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新闻在舆论监督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时代功能。着重从电视民生新闻谈开,分析它对政治、经济国家大政方针所起到的舆论监督功能,分析它对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价值舆论导向和繁荣城市文化的功能,从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分析它提升市民道德素质的功能。这三个方面是民生新闻舆论监督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论述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对非个人化思潮的理论贡献问题。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对原型形式的研究具有一种客观的形式主义倾向,因此,它深化了非个人化思潮理论思考,促进了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言语交际中的成就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讲话者交际成就感的全新视角对言语交际进行了重新诠释。对交际成就感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它的心理基础与生理基础,剖析了它的一些二元性特征,划分了它的三个强度等级并探讨了它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莉萍 《考试周刊》2014,(19):16-17
本文主要分析了无彩色的一些主要的特征及它在服饰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独到的一面。通过对无彩色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无彩色在生活中独到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批评性分析方法是建立在批评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语篇分析模式。它主张通过描述语篇的形式结构特征,阐释语篇与生成,传播和接受它的交际过程的关系,说明交际过程和它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这一分析模式,对美国现任总统布什于2007年3月17日的电台演讲作一分析,验证这一分析模式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肖颖 《双语学习》2007,(9M):208-209
批评性分析方法是建立在批评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语篇分析模式。它主张通过描述语篇的形式结构特征,阐释语篇与生成,传播和接受它的交际过程的关系,说明交际过程和它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这一分析模式,对美国现任总统布什于2007年3月17日的电台演讲作一分析,验证这一分析模式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山东高考英语卷自主命题七年来命题水平稳步提高。本文分析这七年来高考山东英语卷词汇与语法题部分,找出它的命题特点,分析它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悖论”是思维当中有趣的现象,对悖论话语,肯定它又会得出否定它的结论,否定它又会得出肯定它的结论,让人无法回答.近百年以来,很多逻辑学者致力于对悖论的分析、研究.“说谎者悖论”是诸多悖论中非常典型的一个.可从五个角度、用不同方法对这一悖论进行分析和破解.  相似文献   

9.
成语广告作为成语的文化应用的一种形式,是将成语活用为广告词的广告。文章通过分析成语广告的独特魅力和它的创意方式,了解了它倍受青睐的原因,同时也对它可能产生的一些负效应作了分析,并由此提出了成语广告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成语广告作为成语的文化应用的一种形式,是将成语活用为广告词的广告。文章通过分析成语广告的独特魅力和它的创意方式,了解了它倍受青睐的原因,同时也对它可能产生的一些负效应作了分析,并由此提出了成语广告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认识食品中的假冒蛋白质——三聚氰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三聚氰胺性质,并分析了它的毒性及它对人和动物的危害,为生物教学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新书推介     
领袖[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部著作是领导学界公认的经典名著,曾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它对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关系进行了精辟分析,对道德领导强烈呼吁,更最要的是,它将理论的阐述与现实的分析紧密结合起来,将  相似文献   

13.
层次分析法是汉语语法中一种重要的析句手段,它源于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语法分析方法——直接成分分析法(Immediate Components Analysis)。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它在划分层次结构、适用面、分化歧义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它自身存在的切分繁复、不易归纳句型、无法分析特殊句式的缺点。并探讨在对这一析句方法运用的50多年中,对它所进行的改造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移就辞格是修辞中的一个重要辞格,它被广泛运用于散文和诗歌中,传统的分析很少对它的心理基础和美学功能进行过关注.作为一种变异辞格,它建立在各种素材之上,本论文将从心理基础及美学功能对这一辞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帕措"作为一种特殊的少数民族组织,在我国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它的起源,还是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有其特殊性。文章通过研究"帕措"的特点,分析它对当地社会秩序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史国姣 《教师》2015,(3):33
整体感知课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教师不可忽视。一般说来它是在教师解题、学生读题之后,分析理解课文之前使用。它不仅能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而且能为生字词教学及分析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呢?  相似文献   

17.
“课后分析”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后分析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概括,总结,评价过程,它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全面综合性分析是对教师教学活动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具有广义性,单项分析是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分析,它有深刻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批评应试教育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都有两面性,任何事物我们不能断然地否定它,若要正确地看待应试教育,需要追根溯源,看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它的利弊及价值所在。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应试教育有理性的分析和认识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应试教育的由来、利弊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应试教育作一下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论多就产生的心理基础及美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就辞格是修辞中的一个重要辞格,它被广泛运用于散和诗歌中,传统的分析很少对它的心理基础和美学功能进行过关注。作为一种变异辞格,它建立在各种素材之上,本论将从心理基础及美学功能对这一辞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悖论”是思维当中有趣的现象,对悖论话语,肯定它又会得出否定它的结论,否定它又会得出肯定它的结论,让人无法回答,近百年以来,很多逻辑学致力于对悖论的分析、研究,“说谎悖论”,是诸多悖论中非常典型的一个,可以五个角度,用不同方法对这一悖论进行分析和破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