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寅恪与傅斯年是中国近代史学史乃至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史学大家,他们为中国史学的现代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在史学理论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关二人史学成就的研究专著已有数部,但其中鲜有西方学者的手笔,而施耐德教授的《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一书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空白.尽管本书德文版已于14年前出版,中文译著于今日方才面世,但该书所持观点依然不乏可取之处,尤其是该书紧抓“真理与历史”这一深刻的史学主题,广泛采用西方史学中新兴的区分研究语言思想精华,运用比较文化的方法论,以陈寅恪与傅斯年为中心,深刻剖析了近代中国史学学人在面对国学与西学、传统与科学、史学与政治、史家与国家等一系列矛盾复杂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徘徊、彷徨的学术犹豫.  相似文献   

2.
赵谦 《大观周刊》2012,(51):23-23
中国传统史学精神要义是中国史家历来重视的重要命题。而中国传统史学精神要义中所包含的历史观.更是诸多值得研究的命题中的重中之重。从最初的史家修养和史家气质,到后来的修辞立诚和直笔实录,再到后来的粱启超、顾颉刚和傅斯年各自的史学关注点,古今史学大家都将中国传统史学精神要义作为研究的重点。因此,对这一问题系统地归纳和梳理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傅斯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其“史学就是史料学”概括了其一生全部史学理论。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档案学家、考古学家,其诸多论著中蕴含着丰富的档案史料思想,是当今研究档案学,尤其是档案史料编纂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林国妮 《兰台世界》2016,(4):129-132
唐宋时期,道教史家在史学历练中形成了丰富的编纂思想,其中秉笔直书的史学诉求、广采博收及严谨的史料择取观、"劝善惩恶"的史学鉴戒思想以及一以贯之的通史意识是其重要内容。唐宋道教史家以之指导史学活动,推动着道教史学趋向繁荣。  相似文献   

5.
《全国新书目》2013,(12):105-106
本书阐述自“荷马时代”迄至现当代西方史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涵盖古代、中世纪、近代、现当代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和特征,力图从历时性上揭示历史演变过程中西方史学的新陈代谢,从共时性上阐明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与西方史学发展演化之关系,格外关注西方著名历史学家、颇具影响的史学流派、重大的史学思潮与史学变革,尤留意西方史学思想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我读《比较史学》,收获之一是对比较史学与历史比较的联系与区别有了一层新的理解。而理解正是学术研究的起点。所谓比较史学,是20世纪以来出现在欧美的一种国际性的史学思潮与流派,是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马克·布洛克首倡的一种系统地进行历史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中国史学思想史的研究并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值得欣慰的是,最近,黄山书社出版了吴怀祺教授主编的十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多少改变了这种状况。吴怀祺教授多年来一直潜心于中国史学思想史的研究,1992年就出版了《宋代史学思想史》, 1996年又出版了《中国史学  相似文献   

8.
《后汉书补注》与《汉书纂录》是清代惠氏家族在史学上的代表著作。详细考察这两部著作,能够促进有关吴派史学渊源与思想特质的研究。惠栋在史学上深受顾炎武启发,并形成了一种以"汉义"诠"汉史"的思想。这种思想从根本上而言是尊崇"汉学"的经学观念在史学中的具体表达。惠氏史学与经学立场一致,方法相通,多部著作的更名反映了其"汉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他的经史研究还共同透露出政治压力下的思想隐衷。  相似文献   

9.
史学研究者要加强史学素养,人们历来是比较重视的。而对于历史读物编辑的史学素养,人们则议论得不多,对于他们只是要求做“杂家”。根据知识时代的新形势,小平同志指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没有的要学,有的要继续学,实在不能学,不愿学的要调整”。作为历史读物编辑,理所当然地要具备历史专业知识和能力,这样就提出了史学编辑要加强史学素养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了多种史学概论著作,这是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这些史学概论著作各有所长,共同为史学理论建设做出了贡献,其中以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和姜义华等所著《史学导论》(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图书资源库为数据来源,对基于史学视角的档案学研究进行分析,并总结了现阶段档案学史学研究方面的项目和著作,论证了基于史学视角的研究既是档案学研究的热点,也是档案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从元代三史编纂历程来看,袁桷是较早关注三史编纂的史家,无论是理论抑或实践,均有首创之功.袁桷的最大愿望是搜集资料,考订资料,曾编纂几部宋史资料集.袁桷对三史编纂作过认真的专业思考,<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列事状>充分展示了他的史学思想.要求对宋史资料进行考辨,这是袁桷的高明之处,为后来官修<宋史>提供了理念与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史学理论对史学研究的观照与导引──评《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陈锋历史是从悠远的过去导向现在的一个连续因果进程,对于历史学者来说,其职责是对逝去的历史进行描述和解释,并在描述和解释中显现史学的社会功能,架起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但是,史家对历史(课题)的...  相似文献   

14.
刘盛利 《大观周刊》2012,(11):12-13,43
《科学史学导论》主要通过综合性地描述、批判和评论重要的科学史学观点和方法,介绍现代科学史中的方法论和理论问题,本文在介绍该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究其思想体系,说明它是连接一般史学与科学史学之间鸿沟的导论性著作,对我们理解科学史的发展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宋代官修史学文献在我国古代史学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官修史学文献的编撰机构、文献类型、突出特点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6.
郑天挺在北大学习和工作长达30余年,他本人也为传承和弘扬北大历史学科做出重要贡献。郑天挺对北大史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培养和提携史学人才,维持和发展北大的明清史学科,弘扬北大探微考据、严谨踏实的治学风气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面对民国的社会状况,钱穆表现出将史学研究与社会抱负结合起来的态度,而傅斯年则主张"客观主义"的史学研究。然而终极意义上都主张历史研究与社会抱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史学论文的鉴审赵兴元【吉林】历史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历史学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过去曾经发挥过,现在也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史学论文是史学工作者对历史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表达方式,历史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史学研究工作实现的。然而,史学论文...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的欧洲史学研究促进了现代档案学的孕育与形成,现代档案学的支柱理论--来源原则和全宗理论具有丰富的史学研究的基础.19世纪是"历史学的世纪",也是现代档案学在历史学催生下慢慢成长的世纪.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共党史学界对党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作为党史学基础理论组成部分的党史史学史研究也有了进展,但总的来看,这方面研究的力度还不够.时至2001年7月,周一平先生的<中共党史史学史>一书作为庆祝党的80周岁生日的重点图书由甘肃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史史学史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