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在高校教师中存在职业倦怠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对教师自身、教学效果和整个社会都产生了负面影响,通过分析其职业倦怠的表现和成因,提出解决对策,希望引起社会各方面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成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学生和教师个人四个方面。社会对高校教师期望值过高导致教师的压力增加;学校的管理模式、校园文化和制度建设没有充分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导致教师的无助、管理学生的困惑;教师个人的人格特质也导致个人的职业倦怠。教师个人要通过心理暗示、学会适应、适当放松等策略提高心理应付水平,学校通过实施人性化管理、职业成长文化、顺畅沟通渠道改善高校教师的成长环境,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与高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普遍。本研究为探寻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深层次影响因素,调查获取227份有效问卷,了解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普遍情况和严重程度,然后测度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分值,最后,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称、科研压力满意度、月收入和高校制度公平性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越低、科研压力越大、月收入越低以及高校制度越不公平,将导致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加剧;职称越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建议高校合理安排科研工作量和考核制度,提高高校教师待遇并完善高校管理制度,提高制度公平性,从而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促进高校教师高效工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因此而产生的职业倦怠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而民办高校教师由于与公办高校教师在待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职业倦怠现象尤为严重。本文选取江苏省民办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学角度分析江苏省民办高校教师在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低成就感三方面的差异,并通过回归分析来确定对江苏省民办高校教师影响较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以赣州市某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然后从社会层面、高校层面和教师层面分析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降低了工作成效。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一般是在社会支持不良的情况下,由不切实际的社会期望、过高的职业和角色压力以及较低的工作自由度引起的。因此,只有全社会形成对教师职业的合理期待,提高教师管理参与度,提升教师素质,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积极作用,才能有效地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平 《天中学刊》2010,25(2):71-72
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职业倦怠的产生不仅影响教师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同时也会对学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对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社会及个人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改革高校考核与职称评定政策、加强教师定期培训工作等建议,并提出高校教师要坚持体育锻炼,加强自身修养,学会进行自我调适,从而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资本视角来看,造成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教师的社会关系难显优势,社会资本中的信任、规范、社会网络等因素的不良或欠缺,导致其社会资本贫乏或占有不足。预防与消弭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应注重高校教师自身社会资本的积累和价值提升,增强职业倦怠的免疫力;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矫正社会失范,为预防与消弭职业倦怠提供制度基础;建立多元化的高校教师社会支持网络体系,为教师营造温馨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9.
职业倦怠现象不仅在社会众多职业中存在,而且也在高校教师中普遍存在。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往往对工作和生活处在一种过度压力和挫败感中,身心感到疲惫。这种现象的产生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并且在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师及教学中更为明显。文章拟从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和教学因素三方面揭示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探讨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高校教师的职业现状,分析了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内涵、表现特征和形成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及教师自身的视角提出高校教师应对职业倦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在我国蓬勃发展已有十多年,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把校企合作作为主要的办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对于财经类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将在校所学知识与当今社会相关联,时刻关注社会所需人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注重教学环节,因此需对财经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能力领域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了解财经类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内涵,分析财经类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并设计出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校财经类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冬梅 《海外英语》2012,(13):282-283
The significance and status of the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ake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society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 internal contact of curriculum discourse and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rom a few respects such as the rationality of curriculum discourse,the long-term nature of the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 article also analyzes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influencing Tibe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the light of these problems.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教师具备与之相匹配的专业伦理。笔者通过对全国十多个省市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总体状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为学生服务的质量尚需提高;与同事的团结有待加强;与家长的合作欠深入、平等;不善于坚持专业判断;对社会(社区)没有尽专业之职责;对专业集体的责任履行不很充分。为此,本文建议要着力构建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注重一体化的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并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修养方法教育。  相似文献   

14.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以中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方法考察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对学生的影响,发现教师职业倦怠对学生的学习和生理心理健康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教师职业的特点、各方面对教师的评价以及教师的个人因素。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既要通过教师个人自身努力,同时社会各界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领导也要予以深切的关注和积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也越来越深入,教师专业发展也越来越备受重视。文章通过全面梳理关于国内外教师专业的相关发展理论,从而进一步提出更新颖的、更有利的英语教师专业的发展理论,并进一步阐述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6.
After graduation, it is essential for teachers to continue working on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ince they need to be prepared for the requirements of tomorrow's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based society, a more varied student and pupil population creating new responsibilities, and higher social expectations from schools and the society as a whole. Although attention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t work is increasing, the availability of valid survey instruments that measure their participation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t work is still limited. 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such an instrument was designed. This 21-item self-report measure, using a 4-point rating scale, makes an inventory of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activities contributing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of the instrument is to make teachers, school leade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aware of whether, and to what degree, teachers engage in learning at work. This is important because ultimately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depends on it. A survey was administered in 9 Dutch primary schools and 15 Dutch secondary schools.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onfirmed a six-factor structure, and augments earlier findings in the field. The reliabilities of the six subscales were sufficient to good.  相似文献   

17.
在“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思想指导下,高职院校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应该更新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理念,建立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发挥团队优势,完善知识结构,创新思维模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素养,继而提高教学水平,以便为社会培养更多更适用的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18.
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精神和深层次的文化形态,是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价值指引。基于工匠精神的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现状,尝试阐释其时代内涵和敬业乐业、笃学求真、精益求精等要素,并聚焦应用型高校教师工匠精神培育,如融入教师思想观念、注入教师工作环境、纳入教师培训体系等可行路径研究,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匠人型教师,为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能工巧匠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李青 《天津教育》2021,(1):182-183
随着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社会、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也随之加大。由于各种因素,教师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对教师生理和心理上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重视和调节教师的职业压力,让教师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投身到教书育人之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针对职业院校专业化发展水平低的问题,通过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的研究,提出构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培训体系”解决方案,即研究制定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标准,根据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职业院校教师培训需求,设计实施职业院校教师培训项目,促进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