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迎来了自己的小宝宝,也做出了去边远地方支教的选择。好多人诧异于我的决定,刚成为宝妈,已经很辛苦了,怎么会选择去离家那么远的地方支教?我当时也反复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但最终的决定还是那么坚定!为什么要去支教?其实前几年,我们学校也有去玉溪市县城学校支教的信息,我就报过名,但是由于刚工作不久,资历尚浅,学校并未安排我去支教。  相似文献   

2.
郑俊 《生活教育》2012,(23):31-32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因为选择了支教,使得我的人生更加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3.
陈晓慧 《教育》2008,(3):44-45
2007年7月,在北京市通州区龙旺庄中学,姜明娟开始了她的三年支教生涯。她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党史专业硕士,现担任该校初一历史教师。这是她作为北京市首批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支教。面对支教的选择,她说:“每一次选择,都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又一次起步的时候,我骄傲于前方充满激励和鼓舞的崇高职业。我相信,自己朝向的是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4.
2007年7月,在北京市通州区龙旺庄中学,姜明娟开始了她的三年支教生涯。她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党史专业硕士,现担任该校初一历史教师。这是她作为北京市首批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支教。面对支教的选择,她说:"每一次选择,都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又一次起步的时候,我骄傲于前方充满激励和鼓舞的崇高职业。我相信,自己朝向的是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5.
我累,我快乐     
韩韩国老师说我是好样的 想起当初来支教,并没有太多的犹豫.一个是祖国东南沿海的花园学府,一个是黄土高坡之侧的穷乡僻壤,虽然相隔关山万重,但却有一种力量将它们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厦大西部支教志愿者的精神.对于我,选择参加支教似乎更加合理一些.  相似文献   

6.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唯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 2005年北京市教委开展了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活动,那时,我站在了选择的十字路口。我的爱人长年出差在外,我的女儿还不满3岁,我的母亲身患重病,但是我还是发自内心地想去支教,支教就像一个燃烧的火把点燃了潜藏于心底深处的某种热望,我犹豫着,也激情澎湃着。最终我还是打起了行囊,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一年来,太多的事让我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让我感受了身为支教者的骄傲!  相似文献   

7.
2007年,我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响应北京市教委的号召,成为第一批“北京大学生到农村支教”中的一员,来到了密云县一所美丽的农村校园——东邵渠镇中心小学支教。三年过去了,虽然学校所处位置偏僻,距离市中心遥远,但我依然为我当初毕业时的选择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我深深爱着我的工作,我每天都在工作中体会着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8.
支教半年行     
我怀着满腔热情,来到了新浦区云台农场中心小学,展开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成为阳光底下为孩子们带来一点幸福与希望的支教老师。支教至今已经有半年了,这半年的支教生活,给了我莫大的收益。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都使我受到了颇多的启发。在  相似文献   

9.
仲玲 《生活教育》2012,(17):5-7
暑假期间,许多大学生选择利用假期进行支教。然而,这样的短期支教究竟效果如何?带着这个疑惑,笔者近日对在宁高校的几支支教小组的支教活动进行调研发现,一方面是支教大学生的积极热情和受教学生对支教的热烈欢迎,另一方面却是受教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对假期支教的顾虑与担忧,真可谓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相似文献   

10.
成长在研一     
在本科毕业将至之时我选择了考研,可是第一年失败了。为了继续考研,毕业后我选择了去支教,因为那里相对来说有较多的空余时间来读书复习,而且很清静,连电视也没有。在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我也在为理想打拼。  相似文献   

11.
张靖 《学前教育》2008,(2):25-25
作为北京赴西部支教的一名教师,我感到无比荣幸,我渴望并珍惜这样一次与幼教同行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在亲历整个支教过程中。在大家相互学习交流中,我感悟到了支教责任的厚重与学研的精彩。  相似文献   

12.
自幼对教师职业的崇敬和向往,长期对西部农村教育的关注,使我毅然选择了报考师范学校。步入大三的实习,我的理想促使我选择了一所地处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中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支教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支教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短期支教因时间要求较为灵活,条件要求更为宽松,从而更适于在校学生参与,成为大学生支教活动经常选择的项目。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月山支教项目已有四年的发展历程,本文立足已有经验,结合当地教育状况对贫困山区支教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林文强 《大学生》2015,(Z1):86-87
不知从何时起,支教成为一种热潮。许多公益机构和大学组织都多少与支教有些牵连,而首当其冲的短期支教被推上风口浪尖。一年前,和许多人一样,我也是怀着一颗教书育人的心加入支教行列。两年来,我由一个队员到一个队长,在厦门大学西部梦想社团里收获了不少,关于支教的意义也有了很多思考。  相似文献   

15.
黄名金 《教书育人》2009,(11):80-80
第25个教师节的到来,让我想起了那年在汶川支教的点点滴滴。虽然身在异地,却总也割舍不了那段在汶川支教的朴素情怀。因为,地震前的汶川那批我曾经支教过的学生,我浮深地爱着他们,时刻记挂在心里。  相似文献   

16.
周洪生 《生活教育》2012,(17):10-13
2012年7月初,我有幸担任了暑期赴贵州支教团队的带队指导老师,支教地点是贵州省绥阳县飞利浦希望小学。团队由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师范专业各科共计10名学生组成。本次支教活动由飞利浦公司通过在我校设立飞利浦助学金的方式,给予了我们大力的支持。支教团队的10名支教同学是通过前期的报名和审核程序进行选拔的,让我没想到的是选拔上来的竟然全部是女同学,  相似文献   

17.
王惠芹 《贵州教育》2014,(16):47-48
为响应省教育厅"三区"支教工作的号召,我自愿到离贵阳三百多公里的册亨县者楼镇中学支教。该校位于贵州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是贵大附中对口帮扶的学校,属镇级中学,有1400多名学生。半年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盘点在者楼中学的点点滴滴,内心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我为能获得这次支教的机会感到荣幸,因为支教生活赋予了我生命新的意义和精彩。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感受到边远山区民风的淳朴与厚重,感动于这山水之间那些扎  相似文献   

18.
孙婧 《成人教育》2011,(6):83-84
现在,大学生支教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其中,短期支教因时间要求较为灵活,条件要求更为宽松,从而更适于在校学生参与,成为大学生支教活动经常选择的项目。但是,正是由于支教时间过短,导致了效果不佳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文章将大学生短期支教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原因及存在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大学生支教长效机制的对策,旨在促进大学生支教朝着规范化、科学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继 《班主任之友》2013,(12):54-55
2005年秋天,我申请到距县城200里外的深山支教,已有身孕的妻子毅然放弃舒适的教学环境决定陪我刚行,也自愿申请进山支教。于是,我收拾好行囊,带着妻予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支教之行。  相似文献   

20.
情注山区     
姚舜香 《宁夏教育》2008,(12):71-71
春华秋实,春去秋来,伴随着2008年秋季的到来,银川市西夏区支教队西吉县马建乡支教点的支教工作迎来了第十个年头。离别了年幼的儿子和体弱多病的婆公,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南部山区的支教之行。汽车前进在弯弯曲曲盘旋而上的山路上,望着郁郁葱葱,连绵起伏的群山,我心绪难平。车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好像也在诉说着支教的艰辛。山谷中雨雾迷蒙,山岚飘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