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即游戏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据说,古希腊时,柏拉图的学园,主要是为儿童在游戏中学习而创立的。东西先贤,不谋而合,把学习看作快乐的事,与游戏合而为一的事。  相似文献   

2.
据说,古希腊时,柏拉图的学园,主要是为儿童在游戏中学习而创立的.孔子也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东西先贤,不谋而合,把学习看做快乐的,与游戏合而为一的事.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附加在教育上理性的东西太多,渐渐地,教育变了味,成了工具,成了手段,中小学教育基本上与游戏没多少缘分.学生也就少了许多学习的自由与快乐.  相似文献   

3.
快乐学数学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雍也》)意思是说: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相似文献   

4.
<正>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有听、有说、有唱、有跳……在整个活动中,他们积极参与其中,既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又收获了知识。一、游戏教学的理论基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玩中学习英语,强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学习英语。英语也有句谚语:Education must be fun.(教育必须是有趣的。)英语游戏是把英语学习和游戏活动结合起来的,激发  相似文献   

5.
刘爱波 《现代教育》2003,(5):104-105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卢梭在其教育论著《爱弥儿》中说,希望学生对待学习象对游戏一样,做一切事情,兴趣盎然,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带有情绪色彩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的意向性活动。只有学生对一门功课有兴趣才会爱学,爱学才能学好。  相似文献   

6.
教育即游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据说,古希腊时,柏拉图的学园,主要是为儿童在游戏中学习而设立的。中西先贤,不谋而合,将学习视为快乐的事。可以说,原初意义上的教育是与游戏相关联的,这是教育的本来面目。后来,社会发展了,人们附加在教育上理性的东西太多,渐渐地,教育变了味,成了工具,成了手段。在中国,随着科举制度成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机制,学校教育一步步沦落为科举的附庸,成为求学者博取功名的敲门砖。再加上中国人一向重视实用理性,游戏被视为“奇技淫巧”,…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作为学生,兴趣是驱使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他们坚持不懈学习的保障。尤其是儿童,兴趣可以吸引他们去参加各种活动,思考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8.
愉快教育是一种好学、乐学精神的教育,是一种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教育。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看来,“乐之”优于“好之”。“知之”是因为“乐之”,是发自内心的要求,是主体愉快情绪的反映,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它可使儿童在动手、动脑、操作、运行、讨论时,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美国教育家杜威(Dewey)倡导让儿童"从做中学";[2]有着幼儿教育之父之誉的福禄贝尔(Froebel)提倡游戏教学法,他认为:"游戏和语言是儿童生活的组成因素"。  相似文献   

10.
德国“逻辑狗”活动材料是主题卡片和操作魔板结合的思维类儿童游戏活动材料。在幼儿园阶段一共有30个主题(见下表),每个主题都有16张游戏情境卡片,涵盖儿童思维发展的各阶段内容,能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1.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何伟忠 《教师》2012,(19):68-69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积极的心理表现,是学习成功的向导和推动力量,它支配着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我国的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人们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原动力,一个人对某种对象有了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力求认识它、了解它。正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强趣在求知中的重要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两位伟人的话,都强调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性。正如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总结说:“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相似文献   

15.
郝森 《甘肃教育》2007,(12X):54-54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兴趣都是一位好老师。  相似文献   

16.
1 多媒体辅助教学“趣”字领路 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  相似文献   

17.
李伟 《语文天地》2009,(6):51-52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显然,在学习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与发展。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马媛媛 《云南教育》2023,(10):38-39
<正>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音乐游戏作为学前教育艺术领域中的一种教育活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也深受幼儿的喜爱。它不仅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还能提升幼儿的艺术修养。幼儿可以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初步感受音乐的艺术美,也能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和学习规则。但在我们的教学中,长期以来,教师与幼儿的关系都建立在以权威教育为基本特征的关系上,孩子们在教师设计好的游戏规则中,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大单元教学,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它的开端,倘若我们攻下了开端这一难关,大单元教学就有成功的希望。那么如何创造出大单元教学的一个良好开端呢?笔者以为主要的要落实好“三个原则”,运用好“八点技巧”,注意好“三个问题”。一、导入的原则大单元教学的开端,我把它叫做“导入”:所谓“导入”,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的导读活动中去,它是大单元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创造乐学气氛。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丘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期基说的“学习者有学习的乐趣,就会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有所创造”,强调的都是让学习者愉快地学习的重要性。当代  相似文献   

20.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事业的成功,兴趣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兴趣也是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种内在因素。任何有兴趣的事物都能集中人们的注意,人们都能主动地去接受和研究它,使认识活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