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阙特勤碑》碑文上,有一段关于阙特勤“向东一直征战到黄河(yasil oduz)和山东(santuη)平原,差一点到达大海”的记载,由此学界有人认为阙特勤曾征战当今山东省地区,据笔者考证,碑文所记“山东(aantuη)平原”虽与当今山东省地域并不完全重合,但是这场战争所呈现出的中国古代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历史却可见一斑.通过阿尔泰语系语言与汉语山东沂水方言的对比发现,现代汉语中的第二人敬称“您”以及山东沂水方言中的“恁”极有可能是受到阿尔泰语系语言的影响而形成,并且当今山东沂水方言中仍留有较多阿尔泰语对汉语影响的印记.  相似文献   

2.
尊称“您”的产生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您”字最早见于南宋、金时期(12世纪)文献,是“你们”的合音,表示第二人称复数,带有北方色彩。向南传播过程中,“您”开始表示单数,并且逐步占据优势,出现单复数混用状态。从元代开始,“您+亲属词”表示他称带有尊敬意义,并且获得社会一致认同。明清时期,“您”从“您+亲属词”结构中脱落,开始分担尊敬意义。至迟在清末,“您”表示尊称形成。民国以后,“您”表示尊称在北京话中使用就很常见了,直至发展为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表示第二人称尊称的代词。  相似文献   

3.
<茶馆>中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很有特色,从特定的言语环境看第二人称代词"你"与"您"的使用,发现第二人称代词"你"和"您"的使用受特定的言语环境的影响;从社交语境的角度看第二人称代词"你"与"您"的使用及其语用意义,可以看出<茶馆>中第二人称代词"你"与"您"存在语用指称区别、领域指称变异和语用变异.  相似文献   

4.
汉语表达对称的方式丰富多样,显示出汉语强大的表达力。第二人称代词是其中的一种。用第二人称代词表达对称符合语言交际的“经济原则”。以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三个时期的著作《世说新语》、《水浒传》、《荼馆》等为语言材料,对汉语用第二人称代词表达对称的方式进行历时研究,可以发现:第二人称代词在对称表达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文化传承“优胜劣汰”及语言内部发展等原因,从古到今,用来表达对称的第二人称代词数目呈递减趋势,最后定位于第二人称代词“你”。  相似文献   

5.
第二人称代词“你”和“恁”在山东菏泽牡丹区方言中有非常灵活的用法,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表示第一和第三人称,在表示第二人称时也有非常丰富的含义。本文从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解释,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你”和“恁”在日常会话当中多元、复杂的语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汉语中,本来第一人称代词(如:“我,我们,咱们”)指的是说话的人,第二人称代词(如“你,您,你们”)指的是听话的人,第三人称代词(如“他,她,它,他们”)指的是其他的人或事物,而在人们的实际交际和行文遣词中,有时人称代词出现异化,就像为我们所熟知的古代汉语中人称代词的活用一样,现代汉语中也有人称代词的活用,即异化现象,且有特别的表情达意的效用。下面按人称分类略作例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光山方言属中原官话,其指示代词有三系:"这[te31]"系、"恁[n3′1]"系和"那[la31]"系,中指"恁"系较有特色。文章结合语例对光山方言的三分指示代词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区分和描述,也考察了光山方言中指代词"恁"与人称代词"你"的音义关系,为有关语言学者进一步研究汉语指示代词的三分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代词“您”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的尊称形式。关于它的来源以及它与金元时代就有的“您”的语义联系和变异情况可从其意义、使用情况、语义的发展变化、语音变化等方面对“您”的来源问题作进一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唐汪话的词汇基本是汉语的,语序以OV(宾动)为主。句法结构接近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唐汪话的宾格标记哈和河州(临夏)话有相通之处。唐汪话里代词第一人称及第二人称单数的格标记来自人称代词和宾格标记哈的合音。后置词+格标记的句型显然是由于语言接触而形成的混合句法形式。  相似文献   

10.
《元典章·刑部》中的人称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元典章·刑部》中的人称代词,归纳出元代北方汉语的人称代词系统:第一人称用“我”、“俺”、“咱”,第二人称用“你”、“您”,第三人称用“他”。“俺”、“您”在直译体文字中分别对译蒙文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和第二人称代词复数。在一般语体文字中,“咱”、“咱每”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包括式,“俺”用为排除式。“伊”只在叙述案件经过及对案件定性的场合出现,反映的是吏牍公文的行文伎俩,并不代表口语。元代北方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实际上只有一个“他”  相似文献   

11.
人称领属是阿尔泰语系大多数语言所具有的名词范畴,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有些语言的人称领属还区分单复数.它的语序位置总是在中心名词的后面,形成“名词性词语+人称领属附加成分”的结构,这个结构称为人称领属结构.人称领属结构的语序分布情况有三种:人称领属结构居首;人称领属结构居中;人称领属结构结尾.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越南留学生的语用偏误入手,对汉越人称代词进行对比,越南语的人称代词在汉语中虽有对应项目,但在感情色彩义和语用功能的分布上有差异,越南语因第二人称代词缺乏如汉语"您"、"你"、"你们"这样的礼貌式而不得不借用亲属称谓词、职务名词等用于交际场合,第二人称代词空项给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第二人称代词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3.
“你”和“您”都是第二人称代词,但在含义和用法上是有区别的。首先,称呼的含义不同。“你”是一般称呼,而“您”则是表示尊敬的称呼。其次,复数的形式不同。“你”单用可以表示复数。如:你单位、你校、你家等。其中的“你”字都是指“你们”或“你们的”;“你”可以与“们”字连用,表示两个人以上。而“您”字不能与  相似文献   

14.
从《西厢记》中的人称代词,归纳出它的人称代词系统:第一人称用"我"、"俺"、"喒"、"咱",第二人称用"你"、"您",第三人称用"他"。"我"和"俺"对立主要体现在作不同的句子成分。"您"字已经出现了单数的用法,但是还没有完成表敬称这一转变。元代北方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实际上只有一个"他","们"字在书中用得极少。  相似文献   

15.
您:你看,我身上有你的影子,就是比你多个“心眼”。 你:您说到哪去了?什么“心眼”不“心眼”的,我们俩都是第二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16.
我们已经学习了人称代词I,you,he,she等。若有两个或三个人称代词并列作主语或宾语时,你知道它们应该怎样排列吗?同学们要注意,在人称代词的排列顺序上,英语和汉语的习惯是不同的。汉语可以说“我和你”,“我和老师”,而英语则说“you and I(m e)”,“the teacher and I(m e)”,所以我们不能按汉语习惯套用英语。那么,人称代词该如何排列呢?按英语的习惯,人称代词(包括主格和宾格,单数和复数),人名或称谓词(属第三人称)由and,or等并列连词连接时,通常按这样的顺序排列:1.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并列时,第二人称在前,第一人称在后。例如:Y ou a…  相似文献   

17.
第二人称代词“你”,只有面对面称呼时使用,不像第三人称。他”,使用时第三者大都不在现场。因此“你”字本身就直接体现着感情的流露;但如不看对象,一概用“你”则难以体现。北京人的尊称“您”,一字之差,就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与友爱。  相似文献   

18.
日语中很少使用第二人称代名词「あなた」,相反,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您"你"的使用频率却非常高。大多数的中日词典也会将"您"或"你"译为「あなた」,这也是在日语学习者的会话中连续出现「あなた」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对「あなた」与"您"或"你"的差异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从而进一步明确两者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领属结构可以分为可让渡领属和不可让渡领属两种。青岛方言中第一人称及第二人称的可让渡领属和不可让渡领属在领属标记上有明显区别。与单数人称代词合音后的复数标记也是不可让渡领属关系的标记。对青岛方言中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可让渡领属和不可让渡领属做了层级制图,解释两种领属结构的相似点及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邓敏慧 《文教资料》2009,(33):30-31
本文拟从生成语法角度,对过往被动句保留宾语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赞同汉语被动句中的保留宾语是领属短语分裂移位留下的观点.移位的动因是DP被汉语功能中心语IO的强[D]特征吸引到[Spec,IP](温宾利、陈宗利,2001),移位后的保留宾语具有格,格标记“的”在领属短语分裂移位后删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