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题目]欢欢在计算“20 □×5”时,先算加法,后算乘法,得到的结果是500。你能帮她算出这道题的正确得数吗?[分析与解]题中既有加法又有乘法,根据运算顺序应先算乘法,后算加法,即应先求出□×5的积,然后再与20相加。但欢欢先算20 □的和,再与5相乘,得到的结果是500,这是错误的。要算出这道题的正确得数,必须知道“□”表示多少。我们按  相似文献   

2.
+-×÷的争吵     
今天最后一节课,老师出了一道数学思考题,让我们回家去做:“甲乙两数之和为10,两数之积为24,甲数比乙数大2,问甲乙两数各是多少?”回到家里,我就动起脑筋来,这道题怎么做呢?用加法?不像。用减法?不对。用乘法?乘不了。用除法?算不出来。我在纸上画了大大的“+-×÷”,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望着这些符号发呆。一会儿,我觉得上下眼皮在打架了,这些符号也变得模糊起来。突然,我看见“+”挣扎着从纸上站起来。只见它站得端端正正,一本正经地说:“这道题应该用我加法,因为我的本领最高强,我能求和,任何一个数用我运算都会增大。别说这道题,就是再难…  相似文献   

3.
教育内容:练习册 P2、第2题 P3、第4题教学目标:在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进行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和背诵。运用游戏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师述:上二节课学习了进位加法,这节课我们继续上练习课。出示课题“进位加法练习课”一、归类:(一)9加几的进位加法。1.先出示 9+4= 问这道题等于几谁会算?出示 9+7= 谁会算? 出示:9+9 等于几?  相似文献   

4.
⒈上课了,山羊老师问:“谁能把算式12+23+34+45+56算出来?不过有个条件,只准用乘法做,不准用加法做。”⒉小猪举手说:“老师,乘法是求若干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可这道题的5个加数没有一对是相同的呀!”⒊山羊老师摸胡子说:“对,道题的每个加都不相同,但要意它们之间的化规律和特点,就能用乘法去计算。”⒋小牛观察后说:“我发现了每相邻的两个数,后边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字都比前一个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字多1。”⒌小马高兴地说:“我也发现了后边的4个数都比它前一个数多11。”⒍小狗说:“光发现顶什么用,重要的是要用乘法把它算出…  相似文献   

5.
赵丽敏 《天津教育》2001,(10):39-40
微格情境纪老师讲完了三位数乘法,出了5道题让同学们计算。纪老师巡视后回到讲台,让同学们停笔,说了两三遍,金龙还是不停笔。纪老师有些生气地叫起他:“金龙,你站起来!老师说了两三遍‘停笔’,你为什么不停笔?”金龙站起来,小声说:“我……我想把这道题算完。”纪老师:“你算出来了吗?”金龙:“没有。”纪老师:“为什么没有?你现在在算哪道题?”金龙:“我……我在算2113×123等于多少。”纪老师:“今天我们讲的是三位数乘法,你为什么要计算三位数乘四位数?”金龙瞅了一眼同桌高红,低声说:“我……我看见高红…  相似文献   

6.
建筑式结构数学第二册78页例1、例2“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会读会写乘法算式;懂得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学过程如下。教学开始,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上堂课课外作业第2题:1+2+3,2+2+2,4+4十3,3+3+3+3,思考这些题都是什么算式?找出加数相同的算式,说出相同加数是几,各有几个。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小结:在加法算式中,如  相似文献   

7.
案例:在练习课上,我出示了一组思考题:110+120+130+140+150=()×(),230+240+250+260=()×()。这道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已经对乘法有了初步的认识,懂得了只有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是,上述两道题的加数都不  相似文献   

8.
通用六年制数学课本二册67面的一道习题是:“看一看哪些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再写出来。①5+5+5;②2+2+2+2+1;③3+3+3+2;④4+4+4。”题目的正确解答是”①题改写为5×3;②、③两题不能改写为乘法算式;④题改写为4×3。  相似文献   

9.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算理的欲望“一个数乘分数”计算法则的教学是分数乘法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把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算理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例3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51=12×53=,怎样计算得数呢?在这里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猜想,猜一猜这道题应怎样计算,然后进行谈话:“同学们,这两个算式到底结果是多少呢,同学们是想让老师直接告诉你算法呢,还是自己想办法寻找答案?”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自己找!”老师进一步说:“这两道题,你可以选择自己喜…  相似文献   

10.
应用题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年级越高,学生难学、老师难教的现象就越突出。应用题教学难,有其客观的一面,但低段应用题教学中望文生“式”现象的存在,从一个侧面又增加了中高段应用题教学的难度。一次到乡村学校搞教学调研,我看到学生数学作业正确率普遍很高,于是想听听学生的解题思路,就指着刚做的一道应用题问学生:“这题为什么用乘法做?”想不到学生答得很干脆:“求一共是多少,当然用乘法做。”他还告诉我一个“诀窍”:求一共是多少,要看单位,单位相同用加法做,单位不同就用乘法算。这个“诀窍”的直接结果是:学生见“多…  相似文献   

11.
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加法交换律”巩固练习的一道习题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首先请学生观察题中的四个等式,判断它们是否符合加法交换律,然后给学生创造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空间,通过自由发言,以辩论形式,各抒己见,以辩促思,既巩固了新知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片段如下:请学生观察练习十一第3题: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230+370=380+220 30+50+40=50+30+40a+100=100+a 230+420=430+220师:这些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谁来发表自己的看法?生1:这四题全部符合加法交换…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整理和复习”。分两次编排了8道题。新教材如此编排简明扼要,少而精,重点突出,既能复习和整理本单元的知识。又能运用新题材、新结构、新形式,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具体的说。“整理和复习”有以下几点特色。一、题型新颖独特,形式多样“整理和复习”,精心设计了新颖独特、形式多种多样的题型。如: 1.“法理”结合型。如第44页第1、2题。将算法算理相结合,先用表格让学生口算各类题。再从中抽出两题设问:“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促使学生既要弄懂算法,又要弄清口算过程。 2.对照比较型。如第45页第4题,第60页第1、3两题中。采用两问式加强对比:“黄瓜比萝卜多多少筐?萝卜比黄瓜少多少筐?”“鹿比虎多__只,虎比鹿____只?”“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还采用题组式进行对比,第60页第3题中三道小题编成一组,显然有助于学生比较它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57+28=85【教学实况】这是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教学片段。教师出示例题:57+28师:这道题,用口算的方法怎样算?你有什么好方法?和同桌的同学说说。教室里立刻响起了激烈的讨论声。不一会,许多同学纷纷举起了手。生1:我是先算57+20=77,再算77+8=85。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生1的算法,并与学生共同点评该算法。师生一致认为这种方法可行,而且简便,是个好方法。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有,有”,顿时又有好多手高高举起。生2:我是先算28+50=78,再算78+7=85。生3:我是先算7+8=15,再算50+20=70,15+70=85,所以57+28=85。生4:我是先算50+20=70,再算7…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时,我一站到讲台上,学生们一双双信任求知的眼睛紧望着我。我被学生这极佳的学习状态所感染,不禁突发奇想:把教本和备课一台柱讲桌旁一推,“今天我们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这两个定律与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运算道理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计算简便/之后,我也没让学生看例题,只出了两道式于题要同学们做做试试。9×318=25X7X4结果同学们都做对了。我对同学们热情赞扬,学生们乐得眉飞色舞,我也尝到了教学的乐趣。这时我又要求学生自己去看四道例题,最后做了练习题结果很理想,错题…  相似文献   

15.
【案例】“加和减”教学片断:师:(板书44+25= )这样的题你们会算吗?生1:44+25=69。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生1:因为个位上4加5等于9,十位上4加2等于6,所以“44+25=69”。师:不简单,你是在头脑里列竖式计算的。你们还有其它算法吗?生2:我想……先用“44-4=40”,再……(一部分学生议论:计算加法,他怎么做起减法了?哈哈!几个同学笑出了声。)生2:我……(越急越说不出)师:计算加法,能先算减法吗?你再想想。其他同学也都想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以倾听、鼓励为主。巡视中教师了解到生2用“44-4=40”的意图是…  相似文献   

16.
[例1]分数乘以整数 1.9/2的意义是什么?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 1.2+1.2+1.2+1.2=()×()。 3.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8×3=()+()+(); 0.3×4=()+()+()+(). 4.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5.根据4个9/2是多少这一命题作图填空:(1)用线段图表示4个9/2;(2)4个9/2,用加法算式来写,可写成();(3)把写成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可  相似文献   

17.
“总复习”共编了30道题,按顺序可大致分为:①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1—3题);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4-8题);③ 2-5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9-12题);④化、聚法(13题);⑤加、减、乘、除及运算符号和关系符号的混合练习(14-18题);⑥应用题(19-29题);⑦思考题(30题)。复习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5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及应用题。根据总复习的内容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给儿子出了这样一组加法题:2+3= 3+2=一开始儿子并没有发现其中的奥秘,算出结果后,他突然问我为什么这两道题的计算结果都等于5。我让儿子仔细观察这两道题都是哪些数相加,儿子恍然大悟,说:"这两  相似文献   

19.
“小数加减法”的起始课,一位老师是这样开头的——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3页,谁能站起来把例1读一遍?生:(一生站立,并朗读例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8.5公斤。第二小队采集了21.5公斤。一共采集了多少公斤?师:这道题是叫我们求什么的?生:叫我们求“一共”。师:既然叫我们求“一共”,这道题应该怎么算?生:用加法算,列成算式18.5+21.5。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如果让你们计算1/6+1/(12)+1/(20)+1/(30),你们想怎样算呢?是不是想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呢?当然,这样计算是可以的,不过有更简便的方法哟!1/6+1/(12)+ 1/(20)+1/(30)=1/2-1/3+1/3-1/4+1/4-1/5+1/5-1/6=1/2-1/6=1/3,这种算法是不是很简便?其实这里运用的是分数裂项的方法。所谓分数的裂项,是指将一个分数拆成几个分数的差的形式。运用分数裂项的方法求和,可以使一些运算简便。现在就请同学们试着完成下面这几道题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