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考查考生的五种能力——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应用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为了测试这五种能力,考试内容又划分为五大板块——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这五大板块具体包括41个考点,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9个考点,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4个考点,古诗文阅读9个考点,现代文阅读9个考点,写作10个考点。  相似文献   

2.
从近两年高考命题的实际来看,在对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考查中,以名句名篇为主,文学常识为辅,名句名篇是"重头戏"。大部分省市已经不直接设题考查文学常识,但对名句名篇的考查仍然作为考题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在"2011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题结构"中对这一考点又作了进一步的要求:"必修教材中要求背的一定要落实,选修中要求背的最好落实。"因此,考生对这一考点内容的复习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对于"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考查,近些年高考基本倾向于后者。但2005年高考中有几个自主命题省份(包括浙江省)转向了时"文学常识"的考查。2006年出文学常识题目的省份增多,题型也更为丰富。填空题和选择题都有,有专题考查的,也有与名句、名篇组合起来进行考查的,还有一种较为新颖的题型是把文学常识与名句默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多涉及作家、作品方面的内容。一般情  相似文献   

4.
2005年《考试大纲》内容的调整,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固定的试卷结构被取消;2.删去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和“识记文学体裁常识”等知识点前面的星号;3.删去了“古诗文阅读”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前的星号;4.“写作”考查要求的表述性词语有两处作了变更。  相似文献   

5.
高考新要求GAOKAOXINYAOQIU《课程标准》对“文学体裁”、“名句名篇”分别提出了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2006年《考试大纲》对“文学体裁”、“名句名篇”要求为:“识记文学体裁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007年《考试大纲》有所变化,在“必考内容”之“古代诗文阅读”中,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在“选考内容”之“文学类文本  相似文献   

6.
2002年《考试说明》将“名句名篇”这一考点重新列入考查范围,并且2002年和2003年高考连续两年对这一考点进行了考查,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高考对这一考生考查的新动向,下面以2003年高考题为例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7.
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把考试内容分为五大块: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将分A、D两个能力层级来对考生进行考查,前为“识记”级,后为“表达应用”级。在“表达应用”级中有两点明显的变化,必须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一是  相似文献   

8.
唐建新 《现代语文》2002,(10):31-33
2002年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与过去的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考试内容上虽仍然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五个部分,但是名称上进行了调整: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改为了名句名篇,文  相似文献   

9.
“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这一考点在1999年、200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考试内容”部分被删除之后,2001年以后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再度将它列为“考试内容”。“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  相似文献   

10.
知彼知己,一发而中“的”2005年的高考语文考试范围总体保持稳定,但有局部调整。今年的《语文考纲》除了对各题型的赋分没有规定之外,突出的变化是考点有所增加,写作体裁范围扩大。新《考纲》显示,去年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内容———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中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等内容,今年已列入考查范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新增考点就是考查重点,考生既不必过多考虑试卷框架的变化,也不必被新增加的考点牵着鼻子走,因为,从《考纲》对考试…  相似文献   

11.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2002年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笔者以为只要科学实施如下三条复习对策,还是可以突破“名句名篇识记”这一考点的。一、明确三条原则,突出复习重点。“名句”的范围应如何划定?对1993-1998年高考语文考查的28条名句作一剖析,我们发现了三条基本原则,可供我们组织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恢复对“文学常识”考点考查的第二年,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把握命题的走势,提高备考的实效,现对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常识”题作如下透视:一、考查情况扫描今年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7套试卷对“文学常识”考点设题进行了考查,考查的模式有以下三种:1.单独设题考查  相似文献   

13.
点睛之语: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同属知识性内容,为了不减少试卷中对能力测试的分量,在高考试卷中两项内容将只考一项。下面侧重说一说名句名篇。名句名篇的考查采用默写的方式,考查的内容应该是考生学过或非常熟悉的,大致的考法有4种:1.给出上下句,要求按上下句的提示,在横线上默写出相  相似文献   

14.
《学语文》2005,(1):29-32
2004年的《考试说明》要求: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查的能力层级为A(识记)。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其代表作;②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其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相似文献   

15.
名句名篇的考点大多比较稳定,大家也比较熟悉,一般以主观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一、考查的目的和要求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意在引导学生重视阅读,扩大积累,接受熏陶,提高素养,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然,考查识记能力并不仅仅要求学生能机械地识记,更要能对识记的内容理解、吸收,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二、考查范围范围以“常见的”和“有名的”为主,既有课内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又有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名句。“常见的”应该是学生学过的或熟悉的,不会故意为难考生。“有名的”就文体而言,侧重于诗歌和散文,从时间上说大多集中…  相似文献   

16.
如果把高考语文试卷题大体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三大版块的话,那么语文基础知识,在2009年高考语文18套试卷涉及的考点则有字音、字形、词语、标点、病句、连贯、文学常识及名句名篇等。至于“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得体”等的考查,则是以主观表达题形式出现的,且为综合题,可划归到写作版块中。那么怎样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高复习效率呢?下面结合2009年高考题来作一些分析和总结以求对我们的复习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2003年语文《考试说明》作了少许调整,具体说来:一、考查形式较“稳”(一)题型与2002年高考试题相同,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多题型(多选、填空、简答、作文等)。(二)分值:第I卷为45分,第II卷为105分。(三)题量为26题。二、考点内容“稳中有变”(一)稳定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古代诗文阅读、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与前几年一样,仍是必考点。(二)变化点:1.文学常识的三项内容前全部加了星号,不列入2003年高考考试范围。2.文言虚词减少到18个(在原来的考标上去掉了“矣…  相似文献   

18.
2005《年考试大纲》把考点前的“”号都去掉了,*其中包括能识记文学常识,这预示着文学常识在沉寂了三年之后,将“前度刘郎今又来”。下面对这一考点作一预测并对考生备考提出一些指导意见。一、考查重点《考试大纲》对文学常识考点有三个具体要求: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从这三个具体要求来看,其考查重点是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著名作家,且中外有别:中国作家要记住其生活时代及代表作,外国作家要记住的是其国别及代表作。对文学体裁而言,重点应是高中毕业生应该了解的一般…  相似文献   

19.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在 整体上保持了与2004年的连续 性,同时大胆地做出了如下"四 取消"两修改": 一 取消各个考点前面 的星号。 [修订情况] 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 纲》中加星号的考点有如下四个: 1.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相似文献   

20.
一、考点阐释“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这一考点在1999年、200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考试内容”部分删除之后,200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再度将它列为“考试内容”。鉴于复习时间过于仓促,2001年高考语文暂未列入考试范围,但它将是2002年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这些名句名篇,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事物的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