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圆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中考的一个必考内容,一直受到各地命题者的青睐.命题者经常利用圆中问题“无图多解”的特点设置“陷阱”,来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思考问题的周密性.解题时,不少同学忽视图形的可能位置造成漏解,掉进“陷阱”而不知.本文将结合实例加以分析,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更正启事     
杨立江 《广东教育》2005,(10):66-66
在选择题的命题中,命题人为了考查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经常设置一些陷阱,那么如何才能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命题上,命题人为了考查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经常围绕解题思维设置一些“陷阱”,同学们按正常的思维定式考虑,往往无从下手,如果我们不及时转化思维角度,就会掉人命题人的“陷阱”.  相似文献   

4.
孙文双 《高中生》2015,(9):30-31
为了考查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情况,命题者往往在一些题中设置"陷阱",同学们在解题时稍不留意便会误入这些"陷阱",本文将设置"陷阱"的常用方法进行归纳,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一、在定义上设置"陷阱"例1若动点P到定点F(1,1)的距离与到直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数学题目的命制过程中,命题人往往青睐于“陷阱”的设置,这种设置的题型是一种新型的先进题型,它可以校正同学们掌握知识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等一些毛病,使同学们在解题时,多一丝警觉,同时,也对同学们的解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直线和圆中“陷阱”题出发,揭示命题者的“别有用心”,展示其隐含的真面目,以期对同学们排除障碍,走出解题误区能有所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考试题中,命题人往往故意设置“陷阱”,用以校正同学们掌握知识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等不足,同时也可以考查同学们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避开“陷阱”顺利解题,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肖星熠 《中学理科》2000,(11):19-20
“零”在初中数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但不少学生在解题中常忽视“零”的存在,造成解题的失误.因而许多命题总是精心设置“零”陷阱,从而构成中考和竞赛中一类考查基本概念和学生辨析能力的“热点”试题.本现归类举例剖析如下,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物理命题中,命题人往往设置“陷阱”,它可以矫正学生掌握知识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等一些毛病,同时也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如何才能轻松地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  相似文献   

9.
储鸿胜 《初中生》2012,(21):36-39
正听力测试中,命题人常用巧妙的方式把易错点包装起来,给解题设置陷阱,导致出现"尽管是陷阱,考生还是义无反顾地往下跳"的局面。为此,同学们应该通过训练来洞悉命题人设置陷阱的方法,从而在考试中胜券在握。一、在时间先后上设置陷阱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物理命题中,命题人往往设置“陷阱”它可以矫正学生掌握知识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等一些毛病,同时也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讲解,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考数学试题大多灵活多样,命题者往往故意设置一些"陷阱"等着同学们掉进去"陷阱题"与常规题不同,它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较好的隐蔽性,同学们在解题时如果考虑不周,稍不留意就会出错.下面罗列了考试中最常出现、同学们最易答错的四类"陷阱题".一、因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而掉入"陷阱"由于数学概念都很抽象,同学们如果只了解其皮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在  相似文献   

12.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中考化学考查的热点内容之一,通过对历年中考试卷评析发现,同学们在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时屡有失误。为帮助同学们了解这一知识点的命题方向及考查类型,走出解题误区,现结合2008年部分省市中考试卷,将相关题型及解题注意事项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化学命题中,命题人往往设置“陷阱”,它可以校正学生掌握知识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等一些毛病,同时也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讲解,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化学高考试题中,命题人往往故意设置“陷阱”,用以校正学生掌握知识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等毛病,同时也可以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避开“陷阱”顺利解题,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考试题中,有许多题目难度并不大,但命题设计有“陷阱”,如果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或粗心大意,便会误入这些“陷阱”,造成解题的失误。那么,这些“陷阱”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呢?现以部分中考题为例进行简要的分析,供大家参考。一、利用概念模糊设计“陷阱”  相似文献   

16.
“陷阱”题中的“陷阱”是命题者针对学生学习和解决物理问题时认识上的片面性,思维上的局限性,有意地在题目中设置干扰信息来迷惑学生,如果同学们不能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凭熟知的思维定势去解题,必将跌入“陷阱”.请看以下两例:  相似文献   

17.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中考化学考查重点之一,通过对每年中考试卷评析发现,同学们在应用这部分知识解决问题时屡有失误。为帮助同学们了解这部分内容的命题方向及题型,走出解题误区,现结合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将该类考题的考查内容及考查趋势举例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涛 《初中生辅导》2014,(10):27-29
分式运算是中考命题的热点.有关分式运算的问题概念性强,方法灵活,有些问题或概念模糊,或考虑不周,或以偏概全,或思维定势,常常误入“陷阱”,导致解题失误.现就常见错误,分类辨析如下,望同学们能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19.
命题者往往在代数类试题中设计一些审题障碍或解题陷阱,既能考查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是否全面、基本功是否扎实,又能考查同学们的数学思维是否缜密,还能考查同学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是否达标.对同学们来说。稍有不慎,极易落人题中的圈套或陷阱.造成失分.如能全面地分析问题.掌握一些解题技巧或套路,那么解这类问题也就“有章可循”了.  相似文献   

20.
东南风  江凌 《高中生》2012,(1):34-35
高考时.命题人常用考生熟悉的句式结构设置陷阱,使考生得出错误的结论。考生在解题时,町以通过意群分析法来看穿陷阱.选出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