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闻前哨》2007,(4):55-55
据近日新华传媒网报道:由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组织的中国首部《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6)》,日前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报告由童兵教授担任主编,汇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二十几位博士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2.
《国际新闻界》2012,(1):105
2011年12月28日,刘海龙副教授参加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传播革命与中国传播学:超越功能主义学术对话"的中国传播学高层论坛。作为受邀的两位青年传播学者之一,刘海龙在会上做"中国传播研究中的两种功能主义"的发言。  相似文献   

3.
复旦大学-密西根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所、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海外中华妇女学学会、复旦大学社会性别与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华人女性与视觉再现"国际研讨会于2011年12月16日至19日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办。  相似文献   

4.
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播学会(CAC)和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CA)共同主办的"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2004年1月5日-6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这是中国传播学论坛的第三届年会,也是中国传播学会和国际中华传播学会首次合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被认为是中国传播学研究走向国际化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5.
2008中国传播学论坛于2008年12月13~14日在暨南大学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华文化与传播学的开拓创新",由中国传播学会(CAC)、中华传播学会(CCS)、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CA)、暨南大学共同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传播与社会学刊>、<亚洲传播学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协办.来自美国、英国、瑞士、新加坡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180多位嘉宾、学者出席了论坛.论坛共收到论文260多篇,经专家匿名评审,最终有140篇论文在论坛发表.  相似文献   

6.
2006年12月7日至8日,来自大陆各主要新闻院系的负责人以及香港、英国、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共50余人,汇聚复旦大学,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学  相似文献   

7.
媒介化社会:现状与趋势--"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播学会(CAC)主办,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于8月16至17日在云南丽江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媒介化社会:现状与趋势"。"媒介化社会"的提法是对当今世界大众传媒飞速发展、新媒介不断涌现、媒介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发挥着不可取替的作用这一现状的概括。分析"媒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播学论坛”是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分会(简称中国传播学会CAC)创办的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层次学术论坛。2006年的论坛,由中国传播学会与国际中华传播学会(美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协办,于8月18日至20日在深圳大学举行。本次论坛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中举行的。这次论坛盛况空前,与会学者有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美国、新加坡、日本、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高等院校的学者近200人。论坛收到…  相似文献   

9.
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第一年。从总体上看,传播学研究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2000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为全国唯一的传播学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中国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院系已达232所①。传播学在中国近50年的发展和积累,为新世纪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传播学研究置身的社会环境而言,中国加入WTO后,全球化、国际化和大规模的跨文化交流,使传播学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2001年的传播学研讨活动缤纷多彩、极其活跃。在这一年里,先后举行了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借院庆80周年纪念日,盛邀近80位来自全球各国以及中国两岸三地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究机构负责人以及20余位学者云集复旦大学,举办了一场为期两天、以“媒介化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目标及对策”为主题的“全球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此次论坛是近几年来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界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旨在共商媒介化社会语境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大计。论坛由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1.
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13家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机构发起、倡议成立的“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研究分会”(简称“中国传播学会”),2002年6月22日在上海宣告成立。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国良教授出任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胡正荣教授任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理事会由全国21家传播学硕士点所在院系组成,常务理事会也从中产生。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2月15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12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河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新闻院系和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人民日报新闻研究中心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13.
2010年8月16日-20日,《当代传播》杂志社与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联合召开的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2014年中文新闻传播期刊中传播学方向的论文为基础,总结了2014年传播学十大观点.这十大观点涉及新媒体与社会分层,新媒体对时空感、社会运动的影响,传播思想史研究,大众媒介与集体记忆,灾难传播,欧美传播研究中新兴的“媒介化”范式,新闻记者自我职业认知的新图景等等.这些中国传播学的前沿研究,反映了2014年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议题与成果.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2月15—16日,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新闻学院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大陆、香港10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及研究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规划中国传播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方向。这是我国首次由高校主办的全国性、连续性的传播学研讨会,对于推动新世纪中国传播学的进步,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殿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市广告协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广告艺术委员会副会长,浦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博士后,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17.
传播学的一些理念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就已在中国传播,由于历史的原因,传播现象的研究中断了近30年。1978年,中国大陆学人得以公开知悉传播学,1982年召开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1999年以后进入持续的引进、研究的高涨期。随着近年传播科技的迅速发展,传媒形态对社会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也因此成为中国传播学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笔者认为,中国传播学研究要有全面长足的发展,需要在研究方法上尽可能兼顾本学科三大学派各种方法;需要将研究话题相对集中;课堂教学要全面向学生讲述传播学各个学派、各个方面的知识,能够解释网络时代的传播现象,不能仅以大众传播学替代广义的传播学。  相似文献   

18.
“技术与制度:中国传媒改革开放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6月14—15日在复旦大学举行,这是新闻教育界同新闻实务界联手.围绕改革开放30年举办的首次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120多名专家、学者、传媒领军人物出席会议,会议共发表论文63篇。研讨会由教育部系统从事新闻传播研究的8个“国家队”,即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的8个国家级创新研究基地、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合召开,由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办。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8个方面回顾了2012年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热点.2012年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围绕变革与规范、总结与反思、深化与发展的主题和改革与创新的主线,思考理论创新、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问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呈现出“多元、深入、前瞻”的特点.其未来研究将凸显十八大报告的相关精神,更多关注社会现实和公众需求,创新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徐培汀教授的专著《20世纪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已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汉奇作序。全书52万字,分述20世纪理论新闻、实用新闻学、边缘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广播电新闻学的产生与研究历程;阐述新闻教育、传播学究的变迁与成果,介绍港、澳、台新闻教育、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总结与展望走向21纪的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情况。《20世纪中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