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扫描     
中国的儒学比韩国弱多了国学班开办、国学大师开评、国学短信开通……中国的“国学热”可谓持续升温,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争论。复兴国学,是为圈钱获利,还是为传承文化?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教授,被认为是新儒家第三代的领军人物。日前,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中国的文化断代很严重记者:曾有一个关于“儒家文化在东方各国影响力”的调查,结果受调查的几个国家和地区中,最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是韩国,中国内地排在最后一位。作为儒学的母国,中国的处境为何如此尴尬?杜维明:这个问题需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特别是五四运动讲起。当时中国一心追求…  相似文献   

2.
杜维明立志为儒学的现代复兴“不懈陈辞”。而他关于如何复兴儒学在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学创新”到“丈明对话”的认识转变。通过梳理其认识转变的心路历程,认真分析他的“儒学创新”、“文明对话”说,可以看到:“儒学创新”说强调只有藉“见证人”(知识分子)的影响以实现民众的儒学认同,而“文明对话”说则强调只有通过与世界其他文明健康地对话,儒学才能实现世界性的文化认同,为全球未来文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学科教育》2012,(5):10-10
2012年9月27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清源国学讲堂”首场演讲同期举行。该中心将深入开展国学研究,面向教育系统行政管理干部组织开展国学教育培训研修和国学教育政策咨询。黄济、董光璧、何光荣先生分别向中心赠送“学古而不泥古尊儒兼顾百家”、“尊重传统创造未来”、“大道至善真儒无敌”的题词。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以“国学及其核心价值”为主题作了“清源国学讲堂”首场演讲,并就学员提出的国学的内涵、核心价值的提炼、小悦悦事件、孔子学院、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西文词汇的收入等问题作了精彩回答。  相似文献   

4.
吴光 《中国德育》2013,(1):37-40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百年儒学的命运与前景”。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了。1988年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三十多名儒学研究者在新加坡举办“国际儒学研讨会”,大会的主题就是“儒学发展的问题及前景”,我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发言、讨论,我们就从新加坡的那...  相似文献   

5.
简讯     
《教育学报》2012,(5):10+51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成立国学教育研究中心2012年9月27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清源国学讲堂"首场演讲同期举行。该中心将深入开展国学研究,面向教育系统行政管理干部组织开展国学教育培训研修和国学教育政策咨询。黄济、董光璧、何光荣先生分别向中心赠送"学古而不泥古尊儒兼顾  相似文献   

6.
图览世界     
杜维明等学者倡议:设孔子诞辰日为“尊师日” 在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上.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曲阜师范大学教授杨朝明等四名知名学者联合发出倡议,希望将孔子的诞辰日,  相似文献   

7.
于超  于建福 《中国德育》2012,(21):75-78
世纪之交,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学愈来愈受到世人的重视和关注。为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决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8.
由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徐同文教授主持,李波教授、李玉增教授、吴峰教授参与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1年教育部规划课题———地级市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批准号:FGB011182)已经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于2004年6月18日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对课题进行了鉴定。由国家教育发展中心谈松华研究员任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朱小蔓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靳希斌教授、北京大学陈学飞教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俞家庆教授和李文长教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李志宏处长为成员的专家鉴定组一致通过了课题鉴定。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习的180多位高…  相似文献   

9.
论儒学的价值结构及其现代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治文化的视角考察儒学,提出儒学的价值系统呈“三层次结构”。其中,君权至上是核心,决定着儒学理性思维和价值选择的主导方向;父权至尊是君权至上的社会保障机制;伦常神圣作为价值中介,使君权至上与父权至尊得以相通互补,而且具有了可操作性。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儒学的“格式塔”学术模式,辨析了儒学的理性与合理性问题,认为儒学的现代命运远不像现代新儒家们讲的那么乐观,复兴儒学难免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儒学复兴思潮在中国大陆的泛起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与现代新儒学不同,当前的儒学复兴不是一家独大,而是众说纷呈、多元并存。基于现代新儒家之困境与传统文化研究思潮的勃兴,人们为儒学的未来前景提出一系列独到见解,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蒋庆的“政治儒学”、黄玉顺的“生活儒学”与干春松的“制度儒学”。总的来说,虽然这些理论并非均有现实可行性,但它们标志着儒学研究路向的新展开。  相似文献   

11.
人文学和高等教育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近年来,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哈佛大学东亚系哈佛燕京中国历史、哲学和儒学研究教授杜维明先生曾多次就人文学及其教育功能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对人文学普遍被边缘化的现象,作过精深的阐述。①杜维明教授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向一直非常关注。2002年9月17日,中国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风泰和中国高等教育中心、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副校长就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问题访问美国哈佛大学。杜教授和来访的校长们就人文学和大学教育作了一次座谈。本文是基于杜维明教授这次谈话的内容整理、加工和编辑而成的,成稿后杜教授百忙中审阅并予以首肯。  相似文献   

12.
全国优秀教师许威汉教授1926年生于浙江省平阳县。先后就读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和复旦大学,从国学大师唐文治攻古文献,从语言学家张世禄、吴文祺诸教授进修音韵学、语言学理论。1956年至今,先后在上海师院、上海  相似文献   

13.
《河西学院学报》2013,(5):F0002-F0002
2013年9月20日至21日,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喻平和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吕世虎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期间,分别作了题为“数学教育评价理论与案例分析”、“学生数学学习特征与案例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解读”、“合作学习的特征与安全案例分析”的四场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4.
《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是“儒学第三期发展”的指导性著作,杜维明认为,“儒学第三期发展”必须以方法论转变为导向,要从原来注重儒学之“体”的形而上学方法转到注重儒学之“用”的现实主义方法上来,今日的儒学研究只有从“用”上入手,才能既回归儒学传统,又能从传统儒学中发掘出于现代人有用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5.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和清醒剂。少数民族大学生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基于大历史观视角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团结繁荣、社会和谐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法宝。高校要善于运用大历史观的思维和方法,从党史的角度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讲好马克思主义旺盛活力,从改革开放史的角度讲好自我革命鲜明品格,从新中国史的角度讲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而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敢于“筑梦”未来、坚守“信仰”高地、发扬“首创”精神、走好“赶考”之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好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融合、民心相通,提升沿线国家科技、文化、教育合作水平,满足国际科学教育及沿线各国发展需求,对于借此贡献中国方案、分享中国经验、展现中国智慧等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发展的意义、前景及其所面临的挑战等进行梳理和探讨,旨在提出相应且可行的发展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7.
该文先分四个阶段对20世纪儒学的沉浮作了历史回顾,预测了21世纪儒学的命运。文章认为儒学能否变革与儒学变革能否成功是两回事,儒学不能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主导思想,应以“大海能容百川”的心态来对待现代新儒家。作者预测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世纪。  相似文献   

18.
《学科教育》2014,(1):66-66
2014年1月20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和国学经典教育联盟举行“提升文化自觉自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题座谈会。来自国学教育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山东济宁,辽宁大连,天津大港,北京海淀、通州、朝阳、西城、房山、石景山、大兴等地区的教育行政人员、大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及媒体记者五十余人集聚一堂,深入学习习近平主席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探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道。  相似文献   

19.
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校长发展论坛”于2011年10月28—3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作了题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机衔接”的主题报告。教育部干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郑树山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牛文起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不同省、市、自治区的400多位中小学校长、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教育行政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和教师等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校不断探索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新路子,纷纷请知名教授结合亲身经历、切身体会和成长道路,将如何做学问与人生道路选择、理想追求和事业的成功结合起来,将学生德育,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国学大师讲《国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