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作为第三代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杜维明一直致力于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儒学的第三期发展",他将儒学界定为"哲学的人类学",其实质乃是以人文主义的视野赋予了儒学的宗教向度和人文精神;他坚持从"启蒙精神"与"启蒙心态"两个层面辩证分析启蒙主义遗产,同时坚持从全球化与地方性的对峙视野下来解读启蒙现代性内在的困境所在,从而彻底打破了"现代"与"传统"的二分法。杜维明主张"儒学传统的文明对话",他相信,儒学只有面向全球不同文明开展交流和对话,才能获得其后续的生命力存在,但如何将儒学价值落实到中国本土社会实践和民众世俗情感认同中,却依然得不到合理解释和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2.
“五四反儒学”作为支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反映的并非历史的真实情况,此种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关系的误读根源于传统与现代二元割裂的思维模式。究其实,五四新文化运动政治层面的批判主要因孔教运动而起,其实质是反对借宗教之名来行帝制之实;伦理层面的反思主要指向以三纲为核心的礼教制度,并未攻击“仁”“义”等儒家形而上学价值;学术领域的“整理国故”更非对儒学的全盘清除,实为对儒家文化正本清源的价值重估。重新审视和还原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的关系,发现两者在历史情境、儒学转型、现实意义等领域具有重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应当在会通传统与现代的基础上,一方面用五四的革新精神促进儒学的创造和更新,一方面在广义儒学的视野下将五四精神纳入其体系之中,从而实现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的真正融通。  相似文献   

3.
在儒学价值的现代重释中,传统儒学如何关切现实人生成为现代新儒家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回顾近百年来现代儒学的基本创生历程,大致体现为三种不同的儒学价值重构范式:一是从生命生活的角度重构儒学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二是从心性本体的角度阐释儒学的道德形上特质;三是从宗教精神的角度提升儒学对于现实人生的终极关切.从总体来看,三者尽管范式和路向不同,但却表征了现代新儒家们在挖掘儒学的当代人文价值层面共同的精神蕲向,即只有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民族性”、“超越性”和“地方性”价值的人文阐扬,才能凸显现代性背景下传统儒学对于现实人生的独特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现代思潮的三大流派之一,现代新儒学力图返传统儒学之“本”、开民主科学之新,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来谋求中国的现代化。现代新儒家将这一过程名之为“内圣开出新外王”。为实现“内圣外王”的现代联结,第二代新儒家的重镇牟宗三提出了“良知自我坎陷”说,其中心意旨是认为:作为传统儒学之本的道德理性可以通过自我否  相似文献   

5.
儒学固然是生命的学问,但儒学更应是面向民众的学问;儒学固然具有世界的价值,但儒学首先应当实现其在中国本土的价值.我们主张:儒学要谋求现代发展,需要吸取现代新儒家的思想历程教训,走“世俗儒学”之路,注重发挥其“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真正在现代世俗社会中确立自己的价值,树立自己的地位,取得自己的现代形态.当代儒学价值的实践应当更加突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的双重融合,把个体教化、社会教化和国家治理相融合,探求传统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这样说,儒学价值在世俗社会中不仅能够与世俗价值相互融合,而且作为传统的儒学还能够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代新儒学的活力 ,在于它力图“植根儒家传统 ,面对现代人存在的问题 ,发出有哲学意义的洞见”的追求。“儒学三期”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但它对于“五四”思潮的批判 ,对于宋明理学的评价 ,不仅有失偏颇 ,而且对自身追求也是一种严重束缚。  相似文献   

7.
将曾国藩定位为“中国近代新儒家的创始人”,首先必须充分分析中国儒学的发展阶段,本文建议分为“四阶段”。“近代新儒家”属于儒学发展的第四阶段,借鉴中外新儒家的研究成果,我们有必要对新儒家重新定义,并确定曾国藩是新儒家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曾国藩的新儒家并非从天上掉下来的,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所以必须分析曾国藩新儒家思想产生的前期背景。曾国藩的新儒家以回归原始儒学为核心体系,将原始儒学“学以致用”的思想发扬广大。因此他的新儒家思想体系包括了十大内容。提出儒学四科,把“经济之学”从“义理之学”中独立出来;重新解释“理”,以“礼”实践“仁”,以“法”惩罚犯罪;提倡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实践儒家的爱民主张;打破官方儒学的专制思想,坚持民主管理任人唯贤;倡导原始儒学的科学精神,发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忠诚为天下倡,以爱国主义精神贯穿“经世致用”的始终;以“诚”治军,用曾氏“经济学”取代旧理学成为湘军的思想体系;继承儒家“修身为本”的理论,培养一二君子改变社会风气;借鉴道家清静无为的精神,倡导君子仁人韬光养晦;借鉴佛家因果报应的思想,引导世人弃恶从善。  相似文献   

8.
第二代新儒家群体的牟宗三、唐君毅等人,在港台地区为儒学志业的弘扬及声势的壮大,竭尽毕生之力:1954年牟宗三在台建人文友会力求疏解弘扬儒家传统人文之精神;1962年唐君毅于港发起东方人文学会,加强了第二代新儒家群体与海外学界的广泛联系,影响力渐大;20世纪70年代中期,唐、牟二人的门人弟子创办《鹅湖》月刊,对当代新儒学的拓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唐君毅的故世标志着第二阶段新儒学思潮的结束,牟宗三独撑大厦十余年,见证了新儒学第三期多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儒学与西方文化 ,尤其是民主、科学的关系问题 ,换言之 ,儒学的现代定位问题 ,是现代中国思想家都力图回答的问题。“中体西用”论者把西方文化定位为保卫儒学的技术或工具 ,“全盘西化”论者把西方文化定位为消灭儒学的武器 ,“现代新儒家”认为儒家思想中有生长出民主、科学的种子与土壤。在此三种定位之外 ,现代哲学家张东荪提出了可名为“儒学退缩说”的第四种方案 ,把儒学定位为“中国的瑜伽”、“中国的精神分析学”、“内圣之道”、“修养之方法”、“心理卫生学”等。  相似文献   

10.
杜维明视儒家传统为轴心文明核心价值的一种,并对儒家传统进行理性反思,从语言文字、社会科学、现实政治及价值观四个方面来揭示当前儒学研究面临的障碍。同时对西方著名学者列文森有关儒学"博物馆化"的论断审慎思考后得出结论,认为列文森并不是要完全否认儒家文化的价值,而是以一种为儒学命运担忧的情怀错误地理解了儒家传统的现代意义,杜维明试图为其纠偏,从而反思儒学第三期的发展前景与儒学新人文主义的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应该在关切政治、参与社会事务的同时,积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面对传统文化在现代所受到的强大挑战,杜维明认为现代新儒家首先就要继承五四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清除糟粕,发扬精华,在吸收国内外各种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杜维明为现代新儒家知识分子所作的定位在我们看来有其合理之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2.
摘要:儒商精神体现了儒商的基本特色和本质规定,科学地界定儒商精神是准确把握“儒商”概念的前提。文章从归纳学术界关于“儒商精神”的界定入手,在综合考察儒商精神演变的基础上,对儒商精神进行了重新界定,以期进一步深化儒商精神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按照学理,古代文论作为一门以抽象思辨、理论论证为特征的理论性学科,应该以严密的逻辑来论证其理论,应该运用明晰、精确的理论化语言、分析论证的表述方式来表达其思想观点,并用论证性文体来建构其理论,这样才能体现出以"论"为本色的学术特征。但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古代文论的主流学术特征是:运用形象化文学语言和审美化描述方式来表述其理论观点,使用诗、赋、骈文等文学性文体展开理论建构。这种主流学术特征使古代文论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论"的学术特征,并严重地影响了古代文论走向当代。事实上,古代文论并不缺乏"论"的学术特征,只是目前尚不为学术界所关注。而形成这种学术特征的深层原因,是经学。经学对古代文论的"论"的学术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明晰精确的理论化语言,经学中的文论著述体现出了鲜明的理论化语言特色。二是逻辑论证的表述方式,经学关于文论的表述,以逻辑论证为显著特点。三是理论性文体的运用,一方面经学元典中"要言"、"语录"式文论文献从文体形式上对后世文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另一方面,经学家阐释文论问题所运用的"论"、"序"、"书"及"诗话"等文体,都体现出了突出的理论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学者参与立法并解释法律,将儒家思想融入法律之中,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精华--礼.引礼入律被继承和发扬得以深化发展,将法律儒家化又推进了一大步,为后来隋唐法律的成熟和完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学者参与立法并解释法律,将儒家思想融入法律之中,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精华———礼。引礼入律被继承和发扬得以深化发展,将法律儒家化又推进了一大步,为后来隋唐法律的成熟和完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儒家文化对现代韩国基础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儒家文化不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特别是对东亚、东南亚文化的发展都产生过和正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韩国,儒家文化对教育的发展起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的影响力曾一度减弱,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儒家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地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7.
略论孔庙与闽台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庙是儒学文化的载体,闽台地区孔庙的建置过程,反映了儒学在闽台地区的传播过程。泉州府文庙是福建省最早创建的文庙之一。明清以降,泉州府文庙与台湾孔庙之间的文化交流,沟通了两岸人民的情谊,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孔子思想的历史趋向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由于孔子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以前学术界一般据此认为孔子思想是倒退的,但孔子“仁”的思想显示孔子主张“爱人”,“德治”等,反对奴隶制把被统治不当人看待的观念。孔子的“礼”在性质上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奴隶主贵族特有的空洞的行为形成,而成为调整封建社会关系的准则,故孔于思想的历史趋向是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