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处于转型中的各法律关系主体的利益关系不断发生变化,而教育法制建设明显滞后于转型社会各法律关系利益调整的需要,特别是现行教育法律中存在不少瑕疵,严重影响了实施效果,因此,必须加快教育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完善教育立法机制;清理、修改现行教育法;加快《学校教育法》、《教育财政法》、《教育投入法》的立法,完善教育法制,让教育法为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教育攸关国计与民生,与国家、民族及千家万户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息息相连。教育与利益之间关系的实体形态构成教育利益,反映教育领域中不同主体之间进行教育权利、机会、资源等分配所形成的一定性质的社会关系。教育利益具有一般利益共性和自身特质,需要在利益体系中合理定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多面的、综合的,教育利益应从多个方面划定与其它利益的边界。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教育法学尽管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重要历程,但依然稚弱,教育法学的转折与重建势在必行。教育法学需要有更大的志向,要关注重大教育利益的调整,要为教育改革作出更大的贡献。教育法学的研究基点需要前置,研究范围需要拓展,要全面深入研究教育领域错综复杂的教育利益。教育法学要有人道主义情怀,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核心价值观,并以之指导具体教育法律问题的研究。教育法学还需要大力改进研究方法,以方法的规范性和多元化提升自身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4.
教育国际化、信息化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均提出了新的教育伦理问题,需要高度关注。从教育伦理学视角看,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是形成了大的全球教育市场,必须合理处置国家(政府)、教育机构、教育服务商和受教育者(学生)之间的利益竞合关系,确立全球教育市场运作的价值立场和行为准则。教育信息化正在导致教育系统运行模式与生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建立管理虚拟教育世界的价值规范,加强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反思,重构人(主体)与技术(工具)的良性关系。教育改革作为自觉开展的教育更新,其动机、目的、内容、手段和效果,都需要认真进行教育伦理评估,尤其需要慎重安排教育改革的利益分配、风险代价与成本分担机制,强化民主参与原则,从而确保教育改革健康推进。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诚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诚信是教育者应有的道德信条和道德追求,是教育者的立身之本,是一切教育活动的道德基础,是立教之本。教育诚信是教育活动必须遵守并用以维持教育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它是依据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对教育受体利益和权利的尊重和保证,是教育者各种义务责任履行的真实性、持久性和公信程度的体现。倡导教育诚信,重塑教育信誉,是教育改革发展必然要面临的一次道德理念和道德价值取向的新整合和新选择。  相似文献   

6.
教育创新     
我国教育改革三十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和实践。教育改革开放实践是教育理论创新的结果。教育事业继续发展依然靠教育不断创新。教育创新首要是教育理论创新.但关键是教育制度创新,即教育体系与教育体制创新。制度和体制是协调和维护人与人利益关系的一种行为规则。体制改革与创新,其实质是改变人们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7.
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育改革三十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和实践。教育改革开放实践是教育理论创新的结果。教育事业继续发展依然靠教育不断创新。教育创新首要是教育理论创新.但关键是教育制度创新,即教育体系与教育体制创新。制度和体制是协调和维护人与人利益关系的一种行为规则。体制改革与创新,其实质是改变人们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教育法的地位长期存在重大分歧。笔者认为部门法划分有两个标准,一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即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二是该国法制建设状况即法律调整的现状。教育法并不等于调整教育领域的法,而是调整教育关系的法;教育关系并不等于教育领域的社会关系,教育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和内容、法律调整的原则和方法具有区别于其它部门法的特殊性;1999年12月8日首次全国教育法制工作会议的召开,宣布了我国已经形成内容完备、结构合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法律体系,结束了多年来教育无法可依的局面,使教育法独立从可能变成了现实,也使“教育行政法”说从真理变成谬误。教育法现已独立而与行政法同属于宪法之下的一级部门法。  相似文献   

9.
《商洛学院学报》2018,(3):87-9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信仰。尤其在利益多元化的新世纪,利益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实基础,利益问题关乎生活的方方面面,决定着人们的三观。利益教育侧面化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不是单纯依靠经济手段,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利益教育的内容为理论基础,重塑利益教育的内容、构建相关机制、优化教育环境,矫正利益教育侧面化,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是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它是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产生的,同时也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正在热烈讨论21世纪的教育和我国目前的教育改革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深刻认识我国的《教育法》与我国教育改革的关系,应该说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政策运行的过程也是教育利益在政府、学校与学生之间调整和分配的过程。教育利益调整是否合理以及分配是否公正,教育政策运行过程中的弱势者——学生的利益表达至关重要。从中国教育政策运行的现实看,学生的利益表达严重欠缺。这种利益的表达欠缺可以在教育政策的设计与执行上找到原因。要使教育政策运行中学生的利益得到充分、合理与有效的表达,听证制度的引入是一个重要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深化校企合作对于提升西藏中职教育质量和效益至关重要,无疑也是西藏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创新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考察了校企合作的内涵与运行机理;然后运用教育投资的外部性和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深入分析了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再调查研究相关企事业单位,考察西藏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教育政策本质是对教育利益的配置,政策过程就是各类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基于相同利益组成的各类利益集团是教育政策利益相关者参与博弈的的基本形式。在教育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的各个阶段,各类利益相关者都是以自身利益需求的满足为目标选择自己的博弈方式、方法和路径,从而呈现出复杂的利益博弈结构和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政策的价值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政策是政策主体控制教育资源,追求教育利益的一种活动。教育政策的价值系统主要由教育政策活动的价值要素及其关系构成,包括教育政策的价值主体、教育政策的价值客体、教育政策问题和教育政策的价值关系等主要方面。教育政策主体控制教育资源并追求教育利益时,产生和形成各种教育政策问题;教育政策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其价值要素之间构成了一系列基本的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15.
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的基础,教育公平是世界教育改革的突出主题。文章从教育法律体系构建、教育改革重大决策法律化、教育投资立法、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教育立法参与机制、教育法律监督系统构建等方面论述发达国家教育立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探求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1978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其阶层结构日益分化,相同或者相邻阶层结构的人们组成利益集团。不同利益集团基于获取教育利益的考虑,一定会千方百计影响教育改革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强势阶层对教育改革进程和方向的影响大,其从教育改革中获得的利益也多,弱势阶层对教育改革进程和方向的影响小,其从教育改革中获得的利益也少。如何提升弱势阶层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力.不仅关系教育改革本身的顺利进行,也关系到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首先是在宏观层面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主体的关系进行调整,继而在微观层面就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主体关系进行协调;先是对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诸多关系进行制度确认,继而对涉及主体利益的关系进行重新构建。这是改革开放30年间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种运行轨迹,其中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在调整关系的过程中将"自己"作为改革的对象,不断革自己的"命,"对保证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起了重要的作用。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已进入相关主体利益调整的关键时期,有关研究生教育主体树立正确的关系观对于促进研究生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全部利益可以分为内在利益与外溢(部)利益。本文阐述了教育内在利益与外溢利益的概念,说明了内在利益的表现形式,描述了外溢利益的表现形式。因为外溢利益具有改善经济运行环境的重大作用,最终使得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各国政府才乐于代表社会补贴教育。我国不仅需要从理论上认识教育的作用,更需要从政策上大力扶持我国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关系普遍存在,人们的利益观复杂多样。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取得实效的重要原因,也是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和处理利益问题的思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的过程中,要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利益与理想的统一;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要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和化解利益矛盾;要建立利益激励机制来促进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改革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背景.利益分化是今日之中国的重要社会特征,三十年来,中国社会逐步从利益一元走向利益分化.利益一元社会中的教育需求是同质化的,利益分化带来了教育需求上的多样化和教育选择.利益分化必然伴随着利益整合,利益整合要求更高的教育平等.教育改革需要兼顾教育选择和教育平等,保持两者的动态平衡.面对教育上的双重需求,政府或社会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教育改革,分别是均衡基础上的多样化发展,绩效责任基础上的自主办学,弱势补偿基础上的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