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实体书店文化空间与城市文化之间呈现出一种共生关系.两者之间既存在互惠共生关系,也存在偏利共生模式和负面环境影响;两者由共生关系走向共生发展的实现路径体现在:从实体书店文化空间维度来看,它与城市文化共生发展的主要路径有书店外部建筑设计契合城市文化风格、书店内部空间设计呼应城市文化特色、书店主题文化活动涵化城市文化品牌、以实体书店人文关怀滋养城市文化内涵、将书店文化融入到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中、以科技手段赋能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体验.从城市文化维度来看,它与实体书店文化空间实现共生发展的主要路径有优化城市文化环境,涵化市民文化阅读习惯;培育城市文化品牌,发挥城市文化“容器”功能;完善城市文化政策,营造良好的文化共生环境;推进城市文化教育,提升校园书店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实体书店空间转型过程中,经营者通过对知识、意象、符号的操纵使空间形态实现表象化、具体化和概念化转化,推动了空间从感知维度向构想维度的转变,并重构书店与读者间的关系,形成表征空间。而活动于该空间中的读者及其他主体则推动了书店空间与区域、城市的共振,从而拓展了书店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力与影响力,促使书店实现自己的文化责任与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书店是文化的窗口,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绿地.书店本身作为一个具体的物化空间,满足了所在城市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空间的需求,并与整个城市的风貌、气质融为一个整体.城市真正接纳了书店,书店也依托城市而大放光彩.本文以南京的先锋书店为例,引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从空间建构与满足的视角分析实体书店与城市融合的必要性,借以回答实体书店如何才能更好地在都市中生存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党百年来,实体书店始终是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空间。作为出版物的陈列售卖空间、读者的交流互动空间和思想文化的传播空间,实体书店具有思想性和文化性的场所特性。新时代实体书店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借助叙事使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实体书店作为文化空间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融合、在地性与相关性交织、延展性与再生产性联结的特点。文章基于书店文化空间的特点,从空间叙事角度,提出在文本层、时空体层和地志层将场所精神和红色文化融入实体书店环境,构建红色文化空间的路径,并进一步探索实体书店红色文化空间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从公共空间向私人空间的延伸路径,促进读者在多重空间中形成对红色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在描述北京市实体书店布局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各区实体书店的均衡性分析,并将北京市实体书店分布现状与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世界城市作了对比,最后总结归纳了当前北京市实体书店布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于网络书店崛起、线下实体书店经营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冲击,民营实体书店一度遭遇生存危机。民营书店融入城市阅读空间,既可促进自身发展,又能顺应全民阅读趋势。文章通过调研合肥悦·书房、成都方所书店、北京砖读空间等典型案例,剖析了民营书店融入城市阅读空间和经营业态转型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民营书店发展的破茧之策。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第四次零售革命和出版融合发展的双重压力,实体书店行业不断进行业态创新,多业态共生、城市文化空间和去实体化三类实体书店典型新业态应运而生。典型新业态建设的现实起点与逻辑起点的契合程度,决定着实体书店业态创新的方向。通过供应链和价值链分析,发现实体书店典型新业态建设的现实起点是应对供应链重构引发的跨界竞争,逻辑起点是围绕价值链变异通过业态创新进行的价值转型,二者严重偏离,必须通过系统性创新实现两个起点的辩证统一,才能确保实体书店行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制订西安市书香城市建设相关规划,基于重构实体书店价值网络,设计建构一体化新业态体系并进行了运营试验,提出新旧业态优势互补拓展生存空间的系统性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书店在过去的20年里几经坎坷,完成了从图书经营店到书店综合体的过渡,在后疫情、后数字时代,书店的持续发展需认清"空间转向"是趋势,"地方营造"是重心,"文化创意"是策略,"以人为本"是核心.本文在思想革新层面有机结合西方城市"空间社会生产""全球地方感"等理论,对多家书店进行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在对实体书店发展现状和瓶颈分析的基础上,从地方营造、地方感重构、地方认同三个维度对城市实体书店进行创意思维的赋予,以期为实体书店持续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的实体书店纷纷响应全民阅读号召,积极推进自身转型发展,扮演了文化服务综合供应商、知识休闲综合体、城市阅读空间建设参与者等多重角色。文章关注了全民阅读背景下实体书店空间再造与服务创新的动力机制,梳理了其在全民阅读中的角色创新,归纳总结了现有实体书店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实体书店更好地服务全民阅读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缕析民营实体书店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产业政策支持和运作模式创新的二维角度,我们针对西南地区昆明、成都、重庆三个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主要对当地民营实体书店和出版物发行行业组织的负责人开展访谈交流,了解民营实体书店在西南地区现实情况,同时也对新闻出版、国家税务与文化市场管理等机构进行访谈交流,以期深入了解民营实体书店的运作方式和发展阻滞环节.  相似文献   

11.
民营实体书店要在全民阅读背景下解决当前经营的困境,角色定位转换是重要路径之一。近年因受到经营模式革新不到位、网络书店崛起、大众阅读习惯变化、疫情期间人流受限等因素冲击,大多实体书店举步维艰。实体书店作为城市文化精神空间、公共传播重要场所,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其立足于城市精神空间、公共传播、文化服务提供等的角色定位,适应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也有助于全民阅读深入扎实地开展。  相似文献   

12.
沈悦 《中国编辑》2021,(5):39-43
当前以5G技术赋能的智能传播,架构了社会空间语境的新框架.实体书店通过媒介建构拟态场景,使其在虚拟网络与实体空间的融合中打造新阅读场景成为可能.媒介化背景下的实体书店,呈现场景转向、场景叠化、场景仪式、场景游戏等多模态空间建构,以实现用户向书友转化的媒介动力.实体书店特有的物理空间属性与传播技术带来的媒介场景,将共同建...  相似文献   

13.
吴斯 《编辑之友》2021,(11):44-49
实体书店的空间价值是一个常提常新的问题,文章以气氛美学为理论框架,从实体书店的符号表征、意义生产和空间隐喻三个方面对实体书店空间价值进行讨论,提出未来实体书店的发展升级策略,明确实体书店的空间价值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使得学者对于城市历史和时间、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关注转移到空间上来,开始关注城市的空间性、社会诸过程与空间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建立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多种可能性的问题,这引发对城市传播研究的空间进路的思考。空间进路引入城市传播研究的前提是把学者普遍忽视的城市实体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对城市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这三个层面传播关系和互动关系生成的城市传播影响力进行重新考量,有助于建立城市传播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5.
在作为公共空间的实体书店大量闭店、陷入危机的背景下,社会各界都为之叹惋、缅怀、寻找出路,从其发布的话语内在角度讨论实体书店的发展。文章围绕实体书店关闭这一“关键事件”,广泛搜集相关闭店通知、网络评论和新闻报道,最终基于40篇实体书店关闭文本,借用元话语分析的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观察在实体书店关闭文本中,书店、读者和媒体等主体的不同言说与阐释。研究发现,这些阐释性话语基本依循危机、反思、重建的路径展开,商业化与文化空间已成为转型的主导逻辑,但商业与文化的冲突是实体书店危机难以破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许文谦 《新闻世界》2014,(6):270-272
在网络书店和电子书风行、实体书店数量急剧减少的情况下,方所书店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品牌内涵成为了振兴经济的文化先锋。通过对文化和美学的共享与运作,方所书店在实体空间、文化空间和心理空间聚合着拥有共同信仰的消费者,平衡着人文与商业、产品形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缕析民营实体书店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产业政策支持和运作模式创新的二维角度,我们针对西南地区昆明、成都、重庆三个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主要对当地民营实体书店和出版物发行行业组织的负责人开展访谈交流,了解民营实体书店在西南地区现实情况,同时也对新闻出版、国家税务与文化市场管理等机构进行访谈交流,以期深入了解民营实体书店的运作方式和发展阻滞环节。  相似文献   

18.
历经倒闭潮后出现回暖趋势的实体书店仍面临网络书店和数字出版夹击,自身创新发展乏力,市场秩序欠规范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根据11部委下发的扶持意见,各省市应尽快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帮助实体书店的发展.实体书店自身更应创新经营模式,加速书店升级改造,强化行业自律,以求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个性化服务是中小书店转型成功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9.
高颜值和"书店+"的复合式经营是当下实体书店的主流模式,该模式中的体验设计缺乏鲜明主题和创新,附着了浓厚的商业色彩,淡化了实体书店的复合文化空间功能,故无法解决顾客忠诚度降低、利润率下滑的现实问题.通过对实体书店的体验进行微观考察,发现体验在构建消费者和书店的强连接关系时逐渐式微,从组织认同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国外实体书店运营的典型案例,提出中国实体书店的"重做"模式.以实体书店良好的形象诉求、独特的价值诉求和经营行为为着眼点,实现从总体战略到职能战略自上而下的整体性"重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我国各省(区、市)实体书店分布密度,总结了我国实体书店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从经营成本、供给竞争和需求差异三方面剖析了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完善我国实体书店空间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