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凡丁 《出版科学》2004,(5):74-74
周宝荣著《宋代出版史研究》2003年8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刊行。此为断代出版文化研究中,继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叶再  相似文献   

2.
范军 《出版参考》2023,(2):18-20
出版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杰出书”或曰学术精品,是大学出版社的永恒主题,也是其吸引优秀作者、获取社会支持的魅力所在。耶鲁大学出版社一百多年来刊行了许多“杰出书”,也就是学术精品,其重要影响自不待言。从《文字的世界:耶鲁出版史》中看到,耶鲁大学出版社的主政者一直秉持着出杰出图书的学术追求与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3.
中国出版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大量资料基础上,对2006-2010年中国出版史研究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重点概述出版史料、出版通史、断代出版史、出版专题史、革命出版史、地区出版史六个方面的成绩与进展:并就进一步加强出版学和出版史的基本理论研究,加强出版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刊行,加强政府对出版史研究的扶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编辑史、出版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道弘 《出版科学》2002,1(Z1):18-22
近20年是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活跃时期.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和有领导的集体研究与分工合作,对推动研究发挥了很大作用.出版业内人士、高等院校师生和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是研究的基本力量.20世纪最后10年的地方出版史料编纂,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为代表的社史研究,以及编辑出版人物研究、出版史料汇编,硕果纷呈,使"两史"研究进入崭新时期.  相似文献   

5.
范军 《出版科学》2007,15(1):91-93,39
2005年,有关出版文化史的研究成果丰硕,可圈可点.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辑录全年公开刊行的相关论著(含部分旧籍新刊本和修订本),为关注出版学术文化的同道提供参考.我们所录出版文化史著作包括出版史料、出版史、出版学术史、图书文化史、新闻传播史(含报刊史)、印刷史几类.因仅为一年的著作,数量并不很多,编排不再分类.部分书目非经眼所录,而是来自相关报刊、出版社网页、网上书店等,不准确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诸君指正.  相似文献   

6.
近日,《剑桥科学史》中的第七卷“现代社会科学”,由大象出版社刊行问世了。这自然使人想起前些年翻译出版的《剑桥中国史》,尽管其中的某些观点并不为我们所认同,但它毕竟是当代西方学术界一种颇具代表性的流行见解。本着兼听则明的平实心态去认真阅读,相信中国的社会科学诸学科当会从“现代社会科学”卷中汲取许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作者写的是民国出版史,心中装的是当今出版业,故行文中时时可见感慨之语,感悟之论。言外之意,会心人当能体会更多。《民国出版史》的写作基础应该是《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作者吴永贵曾是《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有自。明代迁都北京后,北方书业开始复兴。河北地处京畿,政治、经济、文化因有京城的辐射,其文化及书业也随之活跃起来。至民国时期,河北辖区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各种政权交替更迭,战争频仍。但这个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创造了河北出版史的奇迹,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结合历史实际来看,《河北出版史志资料选辑》及相关书籍,它们总体上反映了河北出版从古到今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比较充分地挖掘、整理了党的出版史料,起到了资政、教化、存史的目的,促进了河北出版志的编写刊行,也为地方的出版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9.
《新新小说》主编者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浩帆 《出版史料》2004,(2):100-103
《新新小说》是中国近代优秀小说期刊之一,它创刊于清光绪三十年八月(1904年9月),在上海出版,由新新小说社编辑和发行,开明书店总经售。所刊文字以小说为主,或著或译,间附戏曲、诗话。初为月刊,但从第2期起就开始脱期,到1907年5月,将近三年时间仅刊行10期,以后是否续出不  相似文献   

10.
刘杲先生的《出版笔记》中有两篇文章专门论述了编辑史、出版史研究问题,提纲挈领、内容丰富。本文以编辑史为中心,以这两篇文章为依据,从编辑史研究与编辑学科建设的关系,编辑史与出版史的关系,编辑史与多种学科史的关系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四个方面,梳理了刘杲先生有关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心史》是宋遗民郑思肖在鼎革之际写的一部诗文集,因内容反抗蒙元,完成后藏于古井中,明末被发现并刊行,其后遭清廷查禁,且有人称为伪书。作者以钱益谦诗文为据,认为钱氏肯定《心史》非伪书,但钱氏对此书内容则赞许与贬评并存。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底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河南大学图书馆史》一书,推动了我国大学图书馆史的研究,促进了河南省大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河南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方向。该书是一部厚重之作,主要体现在史料翔实、发掘广泛;内容充实,结构整备;秉笔直书,客观公正。该书的不足之处,则是史论结合欠缺、口述史料缺乏、比较分析不够,愿该书在以后的修订中能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是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活跃时期。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和有领导的集体研究与分工合作,对推动研究发挥了很大作用。出版业内人士、高等院校师生和相关部门专家学,是研究的基本力量。20世纪最后10年的地方出版史料编纂,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为代表的社史研究,以及编辑出版人物研究、出版史料汇编,硕果纷呈,使“两史”研究进入崭新时期。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应用飞速发展,各种新媒体数字技术应运而生.新媒体具有信息传递迅速、个性化强和融合性好等多种优点,对以纸质媒介为主的传统媒体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中国武术史》一书在新媒体时代,探索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本文立足新媒体视角,对《中国武术史》的出版情况进行简要阐述,并尝试分析新媒体的出现对《中国武术史》的出版发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出版社今后探索该类图书出版和发行的新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5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声乐艺术史》是一部集专业教材和大众阅读于一体的精品力作,反映了出版社专注于专业出版、精品出版、品牌出版的发展特色.文章以《中国声乐艺术史》为切入点,从内容策划、编辑出版、传播推广三个角度分析图书出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杨琳  肖东发 《出版科学》2012,20(2):22-25
对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的出版背景、出版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大学丛书》出版的历史意义在于开辟我国成功出版本土化大学教材的先河,促进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近代中国学术的独立,确立大学教科书成为图书出版专门类别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宋代出版史》基于宋代文明视域,对宋代出版及其知识生产做了学术建构与阐释,该书既是宋代出版史、媒介史、技术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世界古代出版史、媒介史、技术史研究的新成果.该书基于国际学术视野,对宋代出版史做了系统、全面、深入的历史研究,揭示了其物质、技术、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诸层面之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和出版史研究结缘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二十年来坚持不懈,也取得了些许成绩,与人合著有《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中国编辑出版史》等,发表论文近百篇,论文《试论雕版印刷术起源问题》1997年被选入《大学语文》课本,论文集《出版文化史论》2002年1月出版后,被一些高校选作教科书、研究生考试指定参考书。  相似文献   

19.
《新闻学》一书在1901年已经由译书汇编社完成汉译,但未获出版。从1903年商务印书馆所刊行的《新闻学》一书的广告、征引和著录等情况看,它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来自它对记者势力略显夸张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黄超 《图书与情报》2023,(3):136-144
上海“孤岛”时期的复社是党领导下创办的出版机构,出版了《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鲁迅全集》等一批红色文献和进步文献。近年来在对复社的出版物考证后发现:《中国革命性质及动力》是《续西行漫记》正式面世前推出的单行本,其文献价值在对复社所发行的图书和出版史研究中未曾提及,有可深入研究的空间;复社《鲁迅全集》纪念本的遗存较少,但收藏者既有之前未曾发现的公共机构也有私人藏书家,尚需进一步梳理及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