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冼春梅  王景周 《编辑学报》2023,(4):416-420, 425
洗稿是一种高级抄袭行为,隐蔽性强、危害性大。该研究结合编辑实践梳理洗稿典型案例的发现和甄别过程,归纳科技论文洗稿行为的表现类型和特点,分析其形成的诱因及学术不端属性。文字重组、结构拆分重组和图表文字互换是洗稿的常见表现形式;洗稿行为侵犯作者著作权。洗稿行为的有效发现和甄别,需要科技期刊编辑部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提高防范意识,注重细节,增强智能工具应用能力,严格初审把关。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编辑如何防范学术不端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要防范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学术期刊编辑应充分发挥编辑主体意识,当好把关人和"守门员".编辑应采取以下措施:树立责任意识和品牌意识,杜绝人情稿、关系稿和学术泡沫;提高服务意识,加快稿件处理速度,缩短发表周期;坚持"小同行"送审,发挥审稿专家在防范学术不端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检测的效率和精度,将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孔艳  张铁明 《编辑学报》2013,25(5):422-425
学术不端是世界各国都有的问题,但情况千差万别。我国近年来的学术不端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高校及期刊等方面综述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介绍国内外治理学术不端的现状,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从坚守学术良心入手,修改版权合同,让作者提供"稿件专投承诺书",建立学术不端行为定期通报制度和个人学术诚信制度,由学术期刊建立遏制学术不端的"第三类法庭"等主张。  相似文献   

4.
列举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的学术不端行为,论述科技期刊针对这些学术不端行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科技期刊利用网络数据库、小同行审稿专家和学术界的力量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监管,取得了比较好的监管效果,为科技期刊的顺利出版扫清了障碍.学术不端行为在社会上根深蒂固地存在,要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期刊界和学术界必须联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以保证学术论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学术不端指学术活动中的失德行为。在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下,学术论文是学术不端的“重灾区”。因为学术论文的发表与个人的学位获得、职称评定、工资水平等挂钩。大量低水平、内容重复的学术论文不但损害了学术诚信,影响了学术生态环境,更严重阻碍了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英 《编辑之友》2011,(4):48-50
近年来,由于社会转型期的体制缺陷,在简单量化的评价机制的影响下,各种学术腐败、学术不端现象日益加剧,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学术界的研究风气,导致学术公信力下降。因此,探讨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一学术不端行为及其主要表现(一)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基于既有的研究对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辨析,笔者认为,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指学术工作者在其学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学术领域层出不穷的科研诚信丑闻,为了探索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路径,首先结合前人研究和典型案例,对当前科研领域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类型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学术论文科研诚信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基于开放科学标识码(open science identity, OSID)的开放科学计划给出的解决路径。OSID平台借助语音介绍、在线问答、学术圈、开放内容和数据等功能,打造出一个在线互动交流的学术平台。该平台有助于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基于单篇论文的学术评价机制,并大力促进开放科学运动的普及。面对学术不端的严峻环境,期刊社应发挥好科研诚信"把关人"的作用,主动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拥抱开放科学运动,逐渐形成期刊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构建作者信用档案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闯  黎贞崇 《编辑学报》2015,27(1):50-52
针对学术不端行为治理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构建作者信用档案的设想,阐述作者信用档案构建的意义、前提及其基础数据库的架构,并归纳出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及其认定方法:档案建立初期,基础数据库可尝试记入严重的、好认定的学术不端行为,并且行为的认定不受时间的约束;在档案中给予学术行为定性或者定量的评价还欠科学,只提供严重学术不端行为者的信息,供核验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防范医学论文数据学术不端行为,文章以Retraction Watch数据库因数据问题被撤稿的医学论文作为数据源,分析被撤稿医学论文的第一撤稿原因、论文类型、撤稿时滞和主要责任主体等特征。研究发现,医学论文数据学术不端行为普遍存在隐蔽性较强、撤稿时滞较长、主要责任主体呈现多元化等特点;医学科研数据诚信监管普遍存在溯源难、核验难、惩戒难等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实时精准采集存储医学科研数据、确认医学科研数据权益归属、提高医学科研数据分析质量,可增强作者诚信意识,把好数据源头关;基于区块链技术确保医学科研数据安全传递、打破医学科研数据壁垒、提高相关人员对于医学科研数据核查验证的主观能动性,可完善医学期刊科研数据审查机制;基于区块链技术实时固定医学科研数据修改证据、管控数据诚信履约风险、实现诚信监管降本增效,可完善医学科研数据诚信监管和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职高专学报稿源质量差、编辑队伍弱的特点,提出积极的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措施:制定高职高专学报可操作性的学术规范,普及利用"科技(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建立偏重技术性、应用性的小同行审稿专家数据库,提高编辑自身的学术识别能力,设立高职高专学报同盟,联合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1.
孙岳  张红伟 《编辑学报》2021,33(5):533-538
本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撤稿声明进行逐条字段标记,以撤稿原因为主轴,对撤稿时序、撤稿驱动主体等进行交叉统计分析,并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的撤稿声明收录和原文处理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国内期刊撤稿特征表现为学术不端撤稿占比最大,学术不端撤稿隐性集中爆发风险大,作者驱动撤稿最多,数据库撤稿处理不规范.在此基础上为期刊、数据库的相关建设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期刊的撤稿声明要明确撤稿原因,对作者自行撤稿行为应高度关注并加强监管,还需规范撤稿调查处理流程且做到科学有据;国内数据库要加强撤稿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对学术不端检测软件与COPE"处理不端行为流程图"这2种方法进行了探索,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CNKI、万方、期刊界等3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文章检测结果作了比较分析,综合考虑抑制学术不端现象和采用多种查重系统判断结果相同比率最大等2个因素,提出编辑部评估文章学术不端的标准是"选择查重报告的总相似度和去除引用相似度均大于等于15%"的论断。基于COPE"处理不端行为流程图",对"在投稿文章中存在剽窃问题"和"文章发表前要求修改作者信息"等2种较常见情况,提出了修改、完善编辑工作流程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高校科技期刊学术不端防范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学术不端行为不断蔓延的形式下,简述了近年来高校学报编辑部在处理稿件中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特征,分析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增长和蔓延的根本原因.基于高校学报出版工作,针对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提出了若干预防措施,包括自主学习、诚信教育、检测查重、监督投诉、责任追踪、信息公开等机制,结合编审工作相关环节,建立了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体系及其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徐玲英 《编辑之友》2017,(6):31-34,53
国际期刊大规模密集撤稿和反学术不端网站曝光的造假丑闻显示了我国学术不端的存在.防范学术不端是期刊编辑义不容辞的职责.虽然撤销已发表论文是国际期刊防范学术不端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期刊还没有真正地发挥撤销论文的威力.在我国还没有专业的反学术不端网站,也没有高端的反学术不端检测软件的情况下,我国期刊应在学术不端检测的基础上,再向前跨出一步,构建一个已发表论文跟踪评价系统,充分发挥读者的监督作用,将漏网的学术不端论文挖掘出来,然后像其他国际期刊一样利用撤稿利器打击和防范学术不端.  相似文献   

16.
医学期刊责任编辑在防止学术不端论文出版中的作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儒祥  丁茂平 《编辑学报》2010,22(6):519-520
基于对医学期刊"连环抄袭门"事件的反思,认为医学期刊责任编辑在预防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中应有以下作为:1)切实做好出版前审查工作,主要是初审工作;2)主动做好出版后"随访"工作;3)正确面对"连环抄袭门",积极处理学术不端事件,认真落实以责任编辑为主体的预防学术不端机制,建立学术不端处理预案,继续为学人作嫁衣.  相似文献   

17.
在学术出版过程中可能遇到抄袭和剽窃、伪造和篡改、一稿多投、不当署名、论文注水等不同的学术不端行为。学术出版机构应制定明确的反对学术不端的政策,并加强对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道德教育,进而针对学术出版中发现的具体的学术不端行为,开展学术道德教育,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郭娜娜  李宗 《编辑学报》2016,28(2):159-161
简析当前军队院校学术期刊中存在的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分析产生这些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并从完善学术规范、倡导学术诚信、创新学术评价制度等3方面探讨构建良好学术风气的主要措施.这对于引导军事学术研究者追求军事学术真理、指导军队院校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团队创办高质量军事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菲  孙琴 《编辑学报》2021,33(2):189-191
借助采编系统内置的未发表相似文献、已发表相似文献学术不端检测功能,寻找学术不端行为的蛛丝马迹;举例分析医学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特征,将一稿多投、抄袭、剽窃、拆分发表等行为消灭在稿件初筛阶段.提出医学论文学术不端的防范对策:加强对作者的科研诚信教育和宣传,提高期刊编辑责任心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鉴别能力;建立科研失信档案,实行信息共享,努力将学术不端行为杜绝在论文发表之前.  相似文献   

20.
从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源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研究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往往源于为发论文而写论文,其根源在于相关考核机制与论文发表数量直接挂钩,导致大量粗制滥造的论文产生。鉴于此,可以通过改进考核机制、科学合理评价、完善审稿机制、一票否决、完善组织机构、严格惩戒制度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