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课程.教材.教法》2015,(9):108-116
任务型教学在国外有着特定的形成背景及其过程。1997年,任务型教学被引进到中国后,研究者既关注任务型教学在中国的实践应用探索,又着力于任务型教学本土模式的构建,研究成果持续和快速增加,研究主题和领域不断拓宽,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并重,具体在任务型教学的内涵、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实践应用、信息技术与任务型教学融合、本土化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相应进展。任务型教学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系统介绍和研究国外任务型教学;不断提升任务型教学的本土化水平;促进任务型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强化任务型教学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2.
可以说,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是教学经验系统化的结果。从1998年开始,我们课题组就进行了“发现法课堂探究模式”的实验研究,本着“理念在先,注重实际,注重实效”的研究原则,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握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目标与实效相结合”,分  相似文献   

3.
“实践转向”的教学论研究陷入理论与实践的“伪通约”、传统与现代的“伪衔接”和文本与现场的“伪表述”的两难境地中,根源在于没有真正理解教学论的生长点是什么。教学论是历史性的思想,是实践性的历史,建构“历史·实践”的中国教学论体系,需要建立在通晓历史思维和成就基础上的理论研究,介入现实生活和事实基点上的实践探索,展示学术个性和情怀基准上的品性塑造。  相似文献   

4.
王静 《亚太教育》2021,(1):176-177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一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际科研能力的专业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特点,其教育任务在于通过明确研究目的、案例教学,加强课内外实践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探索,逐步形成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当前,“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存在“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实践操作,科研经验少”“课程内容难度大,传统讲授不易理解”等问题。因此作者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即: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学生正确科研观念;实施案例教学,增加学生直观的科研经验;加强课内和课外衔接,提供学生科研实践机会,以促进“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张传燧  石雷 《教育研究》2012,(3):82-86,91
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既指外来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理论体系中国化,也指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现代适切性改造与转化。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包括传统的现代化、外来的中国化、实践的理论化和范式的本土化。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的策略主要有:继承与创造性转化传统(原有)课程与教学论思想;借鉴与创造性转化国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实验并对其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推进和实现中国当代课程与教学论从理论基础、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到建构方法的整体创新和原创性探索。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阶段,但理论滞后于实践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工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困境。沉浸式教学在连接理论与实践、促进二者的相互转换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社会工作教育改革可以尝试从教师沉浸式“教”与学生沉浸式“学”中作出持续性探索。教师需要从教授内容的多样化与前沿性、教授场景的本土化与社区性、教授方法的多元化与互动性层面进行持续性教学改革;学生则要从自觉吸收专业知识、兼顾专业人文习性、明确任务与过程目标方面进行积极性调适。社会工作教育需要教师沉浸式“教”与学生沉浸式“学”相统一,将理论知识嵌入实践中,与实践者进行反思性对话与融入性探索,与时俱进地创新、完善理论,促进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CNKI学术趋势检索系统和超星学术分析系统对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学术研究情况进行文献与数据分析,发现该教学范型在由引进之初的高关注度到之后研究的曲折变化,显示其研究总体缺乏持续稳定性。原因就在于:随机进入教学模式以理论研究为主,专门性研究失缺;受个性化教学影响,模式化教学受冷遇;研究方法僵化、创新性不足。今后必须做到:实证研究与理论反思同步共进,形成专门化研究领域;借鉴与融合并蓄,理性客观看待模式化教学;本土化与模式创新同步共建,形成开放、高效的实践应用体系等,以促进随机进入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靖国华 《职教通讯》2014,(27):49-52
高校思政理论课“05”方案实施8年来,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仍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因此,有必要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实地改革为依托,在长期的“基础课”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课堂实践教学方式的选择、组合与优化,尽可能做到科学、严谨,有所突破和创新,努力实现“三结合”,即:专题化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大课堂与小课堂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中学数理融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国家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前提下产生的一种教学形式。中学数理融合教学过程强调多样性、聚合性和创新性,具有多元化的教学特征,是学科整合背景下对数学和物理的知识、思维、方法的再组织和提炼。中学数理融合教学体系的功能是筛选和整合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呈现方式、教学范式、教学评价和教学保障等要素,促进数理学科融合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提升学生的创新性素养。中学数理融合教学的实施路径为:探索新的学科融合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计;开发建设数理融合校本课程;组建融合型创新学习团队,实行“联合培养”模式;开展数理融合科研课题研究,产学研相结合发展创新能力;建立促进学科融合发展的教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国外教学设计理论经过了产生期、形成期、盛行期、革新期等发展阶段,其生成一是依赖于社会需要的促动,二是取决于认识论、学习心理学和教学设计的整合,三是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影响。国外教学设计理论在本土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基于本土的教学设计创新不足、缺乏心理学等基础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支撑、教师自身缺乏教学设计观念与能力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正确认识与评价国外教学设计思想,促进教学设计的本土创新;构建研究共同体,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教师的教学设计观念与能力;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成为可能,物联网相关课程成为高校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物联网技术课程在当前各高校中课时较少,仅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空洞,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行动学习”的物联网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基于“行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将教学内容提炼成“知行合一”的循环学习过程。通过学习、理解、探究、洞察这几个步骤的循环,形成“行动学习”认知物联网课程的方法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工程化"理念为基础,在原有"环境工程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针对教学中现存问题,采用"线上+线下""实际操作+虚拟仿真""固定+开放"几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工程化实验教学的全过程改革探索.通过优化整合实验室资源,规范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为实验教学提供支持与保障.采用"线上+线下"全过程评价方式,完善了教学过程管...  相似文献   

13.
历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变革与超越,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技术如同历史上历次工业革命一样,必然成为课堂教学变革的重要推力。概率分析是人工智能计算思维的运行特性,互动交流是课堂教学生命灵性的实践特性,二者“相向”的特性决定了技术能够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但改变不了课堂教学的本质。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需要坚守三个向度,即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多维复杂性、课堂教学本质具有生命互动性、课堂教学过程具有“不确定性”。未来可期,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需要在“教”与“学”之间的生命逻辑、“教”与“不教”之间的价值逻辑、“学”与“非学”之间的时间逻辑等三重逻辑框架下寻找存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趋频繁与深入,基于文化交流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显得格外重要。高校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在文化交流人才的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文化类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文化交流人才的培养,亟需改革。从提高文化交流实际能力提高的要求出发,对文化类课程采取反向设计、转变课程教学目标、改革课堂教学和课程考核方式方法等措施,改变文化交流人才的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文化交流人才。  相似文献   

15.
"汉字难"是汉语国际教育的瓶颈。不解决汉字难,汉语国际教育难免会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不符合汉语国际传播的宗旨。文章尝试更换视角,寻找解决方法。文章首先探讨"汉字为什么难学",指出其原因涉及汉字自身特点和主观因素。文章就主观因素的原因,提出:教学目标定位不当,教学盲区不少,教学方法内外无别,文字理论还不够完备。要改进汉字教学,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提出海外汉字教学应该突出"听说读",淡化"写"。减少写字量,增加识字量,尽早形成汉语书面阅读能力。文章建议汉字教学实施"两步走"新模式,设置"汉字预备课程"。最后介绍新型教材《汉字ABC》。这个教材凝聚着对改革汉字教学的一系列想法,核心理念是"汉字教学必须从外国学生的特点出发"。教材的创新之处有:汉字教学新模式;汉字教学新方法——字感教学法;汉字形体新概念——"字域";汉字笔画新理论——"九笔画";汉字练习新题型。  相似文献   

16.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两课”教学 ,充实教学内容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突出以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加强实践为核心环节 ,积极掌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创新教学方法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是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现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资本论》选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体现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资本论》选读"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同时还可以从理论与现实层面拓展性地融入育人元素。为了更加深入地提升"《资本论》选读"课程的育人功能,可以从完善的教学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多元的教学方法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讲好中国故事"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而言,具有增强教学话语时代性、提升课程教学吸引力、强化思政课程影响力等积极意义。同时教师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政教学实践中,也存在偏重宏大叙事、强调教师主体、倚重课堂教学、缺乏叙事能力等现实阻碍。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应通过转化叙事角度、丰富讲授主体、结合实践教学、提升叙事能力等方式,为"讲好中国故事"带动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构建有效路径,从而切实提高思政教学及全面育人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总结了推动学习科学从学术研究殿堂走向课堂教学和教师教育实践的三个关键因素:一是脑研究技术及其研究成果的爆发式进展,二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三是新时代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生态重构的现实需求。随后,文章阐释了学习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变革之间“转化者”的角色,并介绍了四位先行者。最后,文章分析了“应用学习科学改进教学策略”课程,提出教师教育MOOC在“互联网+”时代所承担的新型“转化者”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是教育信息化系统改革中的关键。我国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在理论层面已开始由“要素观”逐步转向“生态观”,但实践层面的变革思路上存在着“技术导向”的倾向,这导致研究者热衷技术应用而忽视学与教本身。通过对比中外教育信息化政策以及分析新加坡的典型案例,发现国际上学与教变革的新措施均体现出“学习导向”的特征,并有四个主要动向:关注信息时代学习者的能力结构、挖掘教育“大数据”以分析学习者行为、构建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以培育新型学习方式、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我国应将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思路逐渐由“技术导向”转到“学习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