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的高考试卷体现了以下命题特点与趋势:①向新增内容倾斜,如向量、导数、概率等内容占到44%左右;②对新增内容的考查,主要是以方法的形式出现,重在考查运用数学思想的意识与能力;③强化代数推理,淡化几何证明;④降低应用题的难度.以上4点均与导数的教学与考查密切相关,且看近3年新课程高考卷对导数的考查细目表(理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高考试卷体现了以下命题特点与趋势 :①向新增内容倾斜 ,如向量、导数、概率等内容占到 4 4%左右 ;②对新增内容的考查 ,主要是以方法的形式出现 ,重在考查运用数学思想的意识与能力 ;③强化代数推理 ,淡化几何证明 ;④降低应用题的难度 .以上四点均与导数的教学与考年份题型题量分值考查内容2 0 0 0年解答题 1 1 2 求体积最大值 (导数的实际应用 )2 0 0 1年选择题、解答题 1 +1 5+1 2求极值、证明单调性2 0 0 2年选择题、解答题 1 +1 5+1 2求单调区间、切线方程查密切相关 ,且看近三年新课程高考卷对导数的考查细目表 (…  相似文献   

3.
从 2 0 0 3年高考 (江苏卷 )传递出的信息 ,并注意到新教材的全面使用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们不妨对今后高考教材新增内容的命题走向作几点大胆的展望 .(1)考试内容进一步向新增内容倾斜 ,所占分值加大 ,所占比例增高 .(2 )新增内容的考查难度会逐渐加大 ,综合性会更强 ,新旧内容的结合手法将不会停留在“戴帽子、穿靴子”的层面上 .(3)对新增内容的考查 ,将更多地以方法的形式出现 ,重在考查运用数学思想的意识和能力 .(4 )进一步挖掘新增内容的应用价值 ,以便更密切地联系教材考查考生数学建模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逐…  相似文献   

4.
1 数学试卷的总体印象 :遵循说明 ,高于说明今年江苏卷试题与社会上流行的试题不一样 ,有新意 .考查的内容基本上是高中数学主干知识 ,重要内容 .在代数部分着重考查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 ;在立体几何部分着重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关系 ;在解析几何部分着重考查直线和圆锥曲线知识 ;课程改革中新增内容的考查注意向量、导数与传统数学知识的结合 ,新增内容的分值大约50~ 55分 .对照 2 0 0 3年高考江苏卷《考试说明 (数学 )》,可以发现试卷中的部分试题考查内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有“擦边球”现象 ,其中能力要求超过《…  相似文献   

5.
5.新课程新增内容的考查分析今年文、理科数学试卷对新课程所增加的新内容都有所涉及,考查新增内容的试题分值占总分值的25%左右,这一比例与这些内容在教学中所占课时的比例大致相当,但是对新增加内容的考查似乎很谨慎,命题难度都不大,主要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运算的考查,如三视图、优选法、算法与框图、统计中的直方图、  相似文献   

6.
安振平 《新高考》2011,(10):24-26
特点三:新增内容强化随着相应省份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标新增内容的考查深度和广度得到了不断强化.诸如:陕西卷第9题、广东卷第13题、安徽文科卷第20题对线性回归的考查;全国新课标卷第23、24、25题对选考内容的设计,增强了试题的综合度,在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里  相似文献   

7.
自2000年全国新课程高考融入新增内容以来,近几年对新增内容的考查在设问形式、设计结构、思维层次等方面都一直在发生变化。预计今后对新增内容的考查将不再停留在对新增内容的表层知识面上,而是出现一些新旧知识联系紧密、综合性较强的试题。此类题比较重视运用数学思想的意识和能力,强调新增内容在数学领域中解决问题时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工具性、实用性、应用性与现实性,能较好凸现素质教育的导向。  相似文献   

8.
2010年高考数学广东卷的试卷特点有:注重基础知识,主干内容重点考查;注重通性通法,思想方法重点考查;注重能力辜意,数学能力全面考查;注重新增内容,关注文理差异;突出数学应用,凸显探究创新.在高考数学备考中要夯实基础知识,强化思想方法;重视新增内容,优化数学双基;强化解题训练,提高数学能力;深化两个意识,重视应用创新;关注命题趋势,优化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9.
据了解,今年高考数学难度系数应为O.52左右。2004年新课程新增内容如向量、导数等肯定会在考题中出现,并把新增内容和中学数学整体内容在思想方法上融为一体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今年高考出新可能是更加注重研究性,让考生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是近年来高考出题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大面积使用新课程高考试卷的一年.高考将根据新大纲、新教材、新考纲的要求,继续坚持“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对能力提出的新要求,突出对“三基”的考查,加强对新增内容的考查和对考生实践意识、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为帮助高三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好数学新增内容,本期特刊登4篇关于数学新增内容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吴鹏 《中国考试》2005,(1):6-17
紧密结合新教材内容。加强对新增内容的考查是今年新课程卷的一大特点。其中对概率与统计的考查显得尤为突出。在2004年的新课程卷中,除辽宁、江苏、广东卷只在选择、填空题中考查概率内容之外,其余共18份试卷均在解答题中考查了概率与统计的有关内容。综观对概率与统计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08,(Z3)
一、08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基本特点江苏高考命题的基本特点是依据考试说明,紧扣新课程标准;重点考查三基,突出主干知识;支持课程改革,新增内容考查力度不小;重视应用能力、创新意  相似文献   

13.
一、试卷综述 2010年江苏数学试卷在结构、题量与题型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有难度有创新。重点考查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适当考查新课标的新增内容,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对考生数学思维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新增内容逐渐增多,且难度也有所加大,在教学中要善于揭示知识的本质与命题的规律,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裨益,例如平面向量的考查,在填空题或选择题中有单独一道“纯”向量题;在解答题中,往往与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或三角等交融在一起.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对向  相似文献   

15.
<正>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要求从多角度、多层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探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精神,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在2014年中考中,各地命题者精心研制、不断创新,许多好题、活题令人眼前一亮。其中,活动探究题考查角度另辟蹊径,成为试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结合试题谈谈相关解题技巧。一、在考查内容上创新在考查内容上创新通常有四种方法:一是考查尚未考过的内容;二是考查新表述;三是考查新增内容;四是通过知识组合创新。上百个知识点之间的排列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山东、广东、宁夏、海南四省首次实施了新课程普通高中高考改革.试题在着重考查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知识主干的同时,对新课程中新增加的内容进行了较系统的考查.认真分析总结四省新课程实验区数学高考新增内容的命题特点,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对新课程数学高考新增内容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17.
赵攀峰 《数学教学通讯》2011,(8):53-55,61,63
试卷报告本套试卷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和湖南省《考试说明》的规定和要求命制,在重视考查基础的同时,突出了对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本套试卷所选试题对新课标选修内容和新增内容考查合理,难度不大,如理科第2题要求理解黄金分割法的本质;第4题要求理解k进制的转化等.解答题考查了三角恒等变换和解三角形、概率统计、空间线面关系、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及数列等  相似文献   

18.
1考点分析 概率和统计是中学数学的新增内容,它的引入拓宽了应用问题取材的范围.由于概率统计知识的应用极其广泛,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是考查学生实践能力的良好素材,因此它一出现就注定成为新教材高考数学的重点内容,是每年高考数学命题的热点内容之一.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已由当初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及熟悉背景下的概率计算等问题,逐步过渡到考查背景新颖、并与其他知识交汇融合的试题.  相似文献   

19.
<正>函数的观点与思想方法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近几年的高考中函数试题的分值一直占有较高比重,从近几年高考卷以及2021年新高考适应性测试的"函数与导数"题型来看,函数的结构式新增了对三角函数与对数指数式混合式的考察,三角问题逐渐成为高考导数压轴题考察的热点.一、三角函数与导数压轴题常见考查问题高考中导数压轴题的考查内容以函数与导数的知识内容为载体,主要考查函数单调性问题、极值最值问题、零点问题以及不等式证明问题等,  相似文献   

20.
郑梦华 《教学考试》2024,(11):75-78
<正>近年来,在“新课标” “新教材” “新高考”的背景下,概率与统计板块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和难点,不仅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还考查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概率与统计内容于2000年高考首次出现,2004年课改后高中教材中大幅增加概率与统计内容,相较于之前的教材,2019年新教材内容变化更大,新增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等内容,对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探究意识也提高了要求,同时近四年新高考真题难度也逐渐增大,学生在这一类情境化试题失分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