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敏 《教学随笔》2016,(5):158-158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好老师应该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所以,我需要不断地和自己的学科相遇,增进自己的教学技术;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对学生真实状况的认知;我们都要教导自己认识自我,以心灵影响心灵。  相似文献   

2.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好老师应该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所以,我需要不断地和自己的学科相遇,增进自己的教学技术;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对学生真实状况的认知;我们都要教导自己认识自我,以心灵影响心灵。  相似文献   

3.
反思:幼儿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长与反思 对幼儿教师发展成长的认识,我们可以借鉴Posner(1989)提出的教师成长方案:经验 反思=成长以及Doyle(1990)提出的"教师发展过程即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更新过程"这一观念.有关研究也表明:促使新手教师转变为专家教师的因素,不是他们的知识和方法,而是他们对学生、自己及自己的目的、意图和教学任务所持有的信念,是他们在教育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和批判反思能力.可见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的取向和理念便是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更新".  相似文献   

4.
韩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多少年来一直支配着教师的行为.教师被认为是真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化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思维空间与自我体验权力。而学生在“师道尊严”思想的压制下。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不敢对教师提出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也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自信,在教学中投入大量的精力悉心指导学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教育教学中建立与培养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人的健康成长是自育与他育并举的过程。思政课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按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思政课教学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能促使学生思考理想、职业等人生问题,实现“态度自觉”。反思教学实践,教师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应遵循相关策略加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关于提高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教师对自己的创造性教学能力,以及对学生学习程度的知觉和信念的影响,则是来源于在教学效能感与创意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基础上而提出的创意教学自我效能感.创意教学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个体预测变量,而教师对于教学的任务和自己本身的教学能力的分析、旁人的评价以及自己本身的经验和生理状态,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它也会影响到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本文以创意教学自我效能感对化学教学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新教师的定位问题:自我、学科与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职初期,是新教师从事教学专业工作的关键适应期。现实表明,绝大多数新手教师在此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即所谓的“现实冲击”。本文基于一场与五位新教师的座谈,并结合笔者的相关资料积累,分析了众多问题与困惑背后的“定位”问题,包括对自我的定位、对学科的定位,对学生的定位等几个方面。其中最核心的是自我定位问题。角色的转换、环境的变化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等都会给新教师的自我认同和定位带来冲击。初入职阶段中大多数的问题都与教师对自我定位摆放不准、放置学科和学生的位子不当有关。如何做好这方面的指导工作,是学校领导、资深同事和教师教育者必须注意的。而新教师本人,也需要放平心态、加强心理素质,坦然面对入职初期的种种问题,促使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9.
当前学生发展中存在着“没有自我”的问题,“没有自我”本质上是没有真实自我,是一种虚假自我。拥有虚假自我的个体仿佛戴着“面具”在生活,极大地影响个体的健康自我成长。与虚假自我相对应的是真实自我,真实自我是健康自我的基础。培养孩子的健康自我首先要让孩子拥有展示真实自我的能力,而自发性是真实自我以及健康自我的核心力量,教师应该鼓励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以非线性教学和非标准答案等保护学生的自发性,创设可以表达真实想法、呵护学生自发性的班级文化和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0.
钱淑红 《华章》2007,(9):88-88
中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期,自我认同感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和行为有重要的意义.培养中学生自我认同感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中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比较多,与各学科教师接触的时间也很多,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对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学科教师这个角度来阐述中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培养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喜欢老师而喜欢老师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地努力学习。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基础。 一、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会经常进行自我评价,而且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表现出要求他人对自己关心、尊重、理解。所以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12.
教师自我效能感,指的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方面的一种主观判断和感受。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我能力的一种信念和认识,反映着教师的主观体验和能动性。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与感受,教师自我效能感对教育工作、学生发展、教师自身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教师适应环境,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自我反思是教师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它能促使教师更加理性、科学地审视自己,及时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意识到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经验与局限,并加以调整和重组,提高自身素质。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自我反思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茫”、“窄”、“浅”、“散”、“浮”等诸多不良现象,“不会反思”严重地困扰着教师们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共同行为,高效的教学既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更需要我们教师的悉心指导,需要教师科学有效的引导。高中英语学科作为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功能,教会学生自我调控,从而真正意义上激活学生,让他们切实参与到英语新知的探究中。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得怎么样”是学科“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根本目的与终极关怀, 学科教学需要重视学习主体的需要、教学意义的生成。从主体论视域审视,任何学科教学均有教材作者主体、教师主体、教材编辑主体以及学生主体之分。从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出发,深度学习是学生发挥主体性过程中与作者主体、教师主体、教材编辑主体构成主体间性关系而创造性运用语言文字等符号认识自然、社会、自我获得的归真、求善、至美情意的活动。其意义的生成自然也就是在与自然、社会、自我互动中达成认知、社会参与、自我发展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提高高校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人格形成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在总结概括国内外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可供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师资培训参考的增进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其中,教学评价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与评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不断地审视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并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自我评价能力呢?一、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评价榜样教师的评价活动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基础.学生  相似文献   

18.
人不由自主地受到社会的同化或异化,个人的命运取决于社会的认同程度和自身对这种认同程度的反映与心理承受力。所以,在教学中要向学生强调在客观认识社会的同时,更要关注自我心理承受力的培养与锻炼。要激励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去感受作品,读出真实感受,写出真切体验,从中了解、对照、分析自己,进而提高自己。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化解他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建立平等对话的平台,让其释放情感;与其一起挖掘作品深刻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追问,并结合社会和个人现实问题加以点拨,促进他们对自我情感、情绪的正确认识及与人交往的能力,从而提升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教师效能感的涵义及作用 1.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涵义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人们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在其自主系统中起主要作用,自我效能感就是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主观判断。它影响着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关注和投入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一、强化目标机制 1.强化自我目标 每个人都希望能看到自己不断有所进步和提高,并且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智残学生也有这种得到他人支持和肯定的正常心理,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能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表扬.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发现智残学生自发的学习欲望和要求,帮助他们减少智残造成的心理压力,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智残学生自己能树立起学习的目标,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