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学生阅读感悟,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感悟当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获取,但如果学生不能理解着思考,那么获取阅读感悟的质和量都不会令人满意。笔者对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做过一定的思考和实践,现拙于笔端,期求抛砖引玉。一、学生思维习惯培养需求学生形象思维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小学生的特质,那就是需要借助于形象进行思维。学生阅读感悟之思维习惯则必须让学生能够在诸多的直观形象中进行思维,小学生直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进行阅读,对文本需要有一定的感悟,而且就是比较理想的自主阅读感悟。形成小学生自主阅读感悟需要阅读情境的优化,作为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思考阅读情境优化形成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活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学习语文,需要自主阅读感悟。而学生阅读感悟仅仅靠读是难以实现的。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因素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有助于促进学生阅读感悟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新课标指出:“阅l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联系现在的语文课堂,很多学生的思考局限于浅表性,学生一旦找到答案,阅读即告一段落。所以,语文课需要让学生做一点深度思考才行,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也应当需要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进而产生理想的感悟效果。无论是个性化阅读还是合作讨论都需要学生能够凭借相关的资源,而且就是比较丰富的资源。作为教师需要思考学生阅读感悟资源的挖掘和提供,本文所做的优化资源整合,促进小学生阅读感悟,有一定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自由学习,应该是有方向目标的,这样才能增加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我们教师要优化学生前置性学习的导学案的设计,引导学生学习。一、小学语文导学案设计需要能够引领学生的"读"我们应当充分看到的现实是,现在小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是很少去读的,而一些阅读又往往都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吞活剥。没有学生的读,哪有他们前置性学习的阅读感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导学案的设计,必须认真思考学生的"读"的问  相似文献   

7.
袁廷顺 《考试周刊》2014,(97):44-44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学生的阅读感悟甚至创新感悟,要形成学生的创新感悟,就必须解决好学生阅读创新的问题。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作者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认为只有处理好文本资源与课程资源、教师引领与学生自主、自主探究与合作探求的关系,才能强化学生阅读创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形成学生情感,专注于教材文本的局面,达到真情阅读的效果。只有通过真情阅读,学生的感悟才有可能是真实的,小学生真情阅读需要思考的问题比较普遍和深刻。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材的文本如同姹紫嫣红的园圃,学生阅读感悟文本的过程是他们生命之花在课堂中绽放的过程。让生命花朵在阅读感悟中绽放,需要学生在具体的阅读感悟中深读教材、自悟教材,并进行延伸阅读,需要教师做出比较丰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初中学生阅读感悟,需要教师施以引领策略,需要教师从语文学科课程的特点去施以引领策略。新教育实施以来,教师不再对学生阅读感悟进行灌输,多在思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悟。如何在新教育实施中施以引领学生阅读感悟策略,本文所思考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聂爱荣 《教学随笔》2016,(5):106-106
初中学生阅读感悟需要高效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都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进行探索,拉动学生阅读感悟的内在需求,形成阅读感悟乃至创新阅读感悟的动力。本文所做的促进学生阅读感悟的相关思考有一定的思考,可操作性也比较强。对促进阅读感悟高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初中学生阅读感悟需要高效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都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进行探索,拉动学生阅读感悟的内在需求,形成阅读感悟乃至创新阅读感悟的动力。本文所做的促进学生阅读感悟的相关思考有一定的思考,可操作性也比较强。对促进阅读感悟高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发展,在课堂中,老师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语文教材篇目,都是姹紫嫣红的,也都是美甲胜天和质地优良的,极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对阅读感悟不怎么感兴趣,原因何在?是学生的阅读感悟未曾能够真正抓住其文本的兴趣点,其阅读感悟的感动点则不可能得以充分的形成。由此,语文教学追寻文本兴趣点,形成学生感动点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和充分实践。一、给学生以源头,追寻文本兴趣点小学语文教材篇目大致可分为三大块,叙事性文体、说明性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阅读,让语文阅读课成为名副其实的读书课,应该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好好地去读,美美地去读,从读中理解,从读中品味,从读中欣赏。要以读代讲、以读代问,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思考中阅读,在思考中发现、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乐趣中成长。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要渗透以读为本的观念,教育学生充分阅读,在读中学会感悟,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教育学生在阅读中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教师应该创造学生运用环境带动学生阅读,用读带动学生读,以说带动学生读,以练发展学生读的能力,以读促进学生读的策略,保证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会阅读,实现学生运用读促进学生思考,运用读发展学生激情,运用读带动学生感悟,运用读带动学生迁移,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阅读感悟成败的关键,作为阅读教学需要思考建立学生的兴趣,力求做到学生学习的学而不厌。本文对此所做的思考,能够给大家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让学生阅读感悟,需要学生自主阅读感悟,需要学生创新阅读感悟。语文教学需要思考学生的自主、创新,学生自主、创新阅读感悟赖于一定的情境。本文对如何以情境打动孩子心灵强化阅读感悟效果作思考,有诸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需要学生对教材文本产生真实的见解。学生学习语文,要想产生比较真实的内心感悟,就需要不断地去读、去思考。通过以读促思,边读边思,多读多思,让学生在教学中对文本产生共鸣,实心内心的真正感悟,达到文本与精神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材篇目属于儿童文学作品居多,便于小学生阅读。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努力创设小学生阅读感悟的理想空间,为学生提供遨游于文学作品的服务。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索应对小学生遨游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感悟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