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的舆论环境支持;没有新闻舆论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和谐舆论环境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辅相成。和谐舆论环境的建设就是要为和谐社会理性造势.以积极的、建设性形态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和谐舆论的营造,应更多体现民本思想,更多地追求人性化和理性化,而不是背离客观规律和新闻规律的情绪化与狂热化的虚张声势。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的舆论环境支持;没有新闻舆论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和谐舆论环境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辅相成。和谐舆论环境的构建就是要为和谐社会理性造势,以积极的、建设性形态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和谐舆论的营造,应更多体现民本思想,更多地追求人性化和理性化,而不是背离客观规律和新闻规律的情绪化与狂热化的虚张声势。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关键在于处理好五个元素。一、主题的贴近性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既是新闻规律的本质要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需要。因此报道选题立意必须观点正确、主题…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舆论和谐的程度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谐的程度。新闻宣传媒体,要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引导过程中的一些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和谐离不开舆论和谐,缺乏舆论和谐的社会不可能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舆论和谐既是把握和判断社会和谐的表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把握舆论和谐的规律,正确处理舆论和谐与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新闻事业在这一时代大潮中,也担负着新的使命和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舆论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社会和谐水平的基本指数,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和谐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的舆论环境。而和谐的舆论环境,正是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和主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思想保障。社会舆论的和谐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作为引领社会舆论的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正在将营造顾全大局、珍视团结、维护稳定的和谐舆论环境,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何锦新 《新闻记者》2006,1(12):19-2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全面分析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在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下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建设,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而营造和谐的新闻舆论环境.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我们把和谐社会建设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营造和谐的新闻舆论环境就是“阳光”和“雨露”。缺少“阳光”、“雨露”的照耀和滋润,不可能成就“参天大树”;没有和谐的新闻舆论环境。建设和谐社会也将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舆论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 《新闻前哨》2006,(8):31-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需要社会各界和全员参与的互动工程。新闻传媒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不仅关系密切,而且作用重大。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需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政治、经济、化、法治、生态等各个方面的环境,包括和谐的舆论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舆论工作,努力营造与和谐社会目标相适应的良好的舆论环境,实现新闻舆论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和谐舆论的四大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的舆论环境。而和谐的舆论环境.正是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和主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思想保障。社会舆论的和谐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作为引领社会舆论的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正在将营造顾全大局、珍视团结、维护稳定的和谐舆论环境.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的舆论支持。没有新闻舆论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和谐舆论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辅相成。和谐舆论的根本取向在于以积极的、建设性的舆论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贴近实际,和谐舆论的本质呈现和谐的新闻舆论首先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建构和谐社会已成为我们的重要目标。从宏观来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人相和谐的社会。具体而言,和谐社会更多的是体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和谐,尤其是权力与权利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闻舆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舆论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舆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视和发挥舆论的积极作用,引导社会舆论为社会发展目标服务,将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按照这一目标和要求,需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生态等各个方面的环境,也包括和谐的舆论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舆论工作,努力营造与和谐社会目标相适应的良好的舆论环境,实现社会舆论的和谐。一、舆论和谐的主要表现舆论和谐是指社会舆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与社会发展战略相协调,引导和推动各类发展…  相似文献   

13.
和谐舆论的三大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的舆论环境。作为引领社会舆论的新闻媒体,正在将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笔认为,新闻媒体营造和谐舆论环境,应有三大标志。  相似文献   

14.
吴彧顺 《记者摇篮》2006,(12):45-46,53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作为党的喉舌机构的新闻媒体,应该也必须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全力营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15.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道路的崭新探索和伟大实践。报道好崭新探索的经验和成果,为伟大实践营造和谐的新闻舆论,促进社会协调、快速发展,是这个伟大时代赋于党报的重要任务和光荣责任,也是党报工作者应回答好的重要课题。今年4月至6月,《连云港日报》在“民生热缦”版上,强势推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看港城》、《构建和谐社会看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看9村》、《构建和谐社会看环境》四组系列报道,先后发稿20篇,3万余字,  相似文献   

16.
传媒结构与舆论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怡 《当代传播》2006,(3):25-26
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利益主体不断分化的社会,出现了很多利益有别的社会群体,从而存在表达不同利益要求和不同舆论观点的欲求。而大众传媒结构在体现这种利益和舆论多样性上具有关键意义。我国目前的传媒结构,表面上比较平衡、合理,但是各种传媒不同程度存在的歧视,影响了这种舆论表达的多样性,出现了高度同质化的舆论传播。目前,我国正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也应该包含利益及其舆论表达的和谐。维持一定程度的舆论多样性和异质化,体现正常的舆论生态,应该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全面分析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在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下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建设,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而营造和谐的新闻舆论环境,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新闻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形态,需要一定的舆论环境和舆论形态与之相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的支撑。但和谐之声并不等于一个声音,而是多个声音围绕一个主旋律所形成的一种合奏。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在客观分析社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场域的深刻变革与新媒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舆论场格局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民众参与意识逐渐增强、官方"下场"参与对话以及境外舆论介入,对两个舆论场的合意产生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社会热点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需要从各方面行动,"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迫切需要进一步打通"两个舆论场"。  相似文献   

20.
雷电 《新闻前哨》2005,(5):12-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美好愿望。作为担负着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并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的新闻宣传媒体,怎样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一个和谐的舆论环境呢?笔者认为,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把握基调严禁走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