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庄子·秋水>有句:"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课本注:"[轻伯夷之义]轻视伯夷的义.轻,动词,轻视.伯夷,商朝末年诸侯孤竹君的长子.他认为武王伐纣是不义,商朝灭亡后,以不食周粟表明自己的义,饿死在首阳山上.所以古人称他为义士."孤立地看,此注对"伯夷之义"的解释似乎没有问题,但若联系语境,则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2.
八六 成德字容若.或谓"容若"二字源自佛典,似未确.按:容若,清人每记作"颙若",今人亦偶有称成德为"纳兰颙若"者(如周汝昌<献芹集>).容若,实同颙若.容、颙古音本同,颙通容,亦非罕见.清初大儒李颙,又称李容,乃著例.<易·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颙若辞出此.颙,马融训"敬",孔颖达训"严正",皆企仰敬慕义.若,虚辞,犹"然".孔氏<正义>:"观者,王者道德之事."又曰:"下观而化,皆孚信,容貌俨然也".成德取字,正与此合.颙若或作"颙然","苍生颙然,莫不欣戴",见<文选>.  相似文献   

3.
黄山谷<点绛唇>(浊酒黄花)词序云:"重九日寄怀嗣直弟,时再涪陵,用东坡<余杭九日〈点绛唇〉旧韵>."<全宋词>:"案‘再'字疑是‘在'之误."人皆以为此词系山谷"再(在)涪陵"作.如,<文献>1998年第4期胡可先<黄庭坚词系年考证>"绍圣二年乙亥(1095)"条:"考山谷谪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在绍圣二年,其<黔南道中行记>云:‘绍圣二年三月辛亥次下牢关.'词当即是年在涪陵作."  相似文献   

4.
董文玉 《现代语文》2006,(5):127-127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十三经"为代表的儒家典籍是法定的经典."经"在周代的铜器铭文中即已出现,为"经营"之义.关于儒家经典被称为"经"的原因,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经,织也."清段玉裁进一步解释为:"织之纵丝谓制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是故三纲五常六艺谓之天地之常经."这里认为经为事物之根本.东汉班固在<白虎通艺>中说:"经,常也."认为经为常,是常道,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儒家典籍之所以称为"经",是因为认为它们是永恒的真理,它们所包含的道德伦理观念、价值体系等也是不变的,是社会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5.
语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何为"训练"?<说文解字>解释为:"训,说教也.练,涧缯也.""说教"即启发教导;"涧缯"古意为"在水里反复地漂洗织物",其意演变为反复地操作.<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教育辞典>解释为:"训练是教育的一种方法,对培养技能、能力、意志、行为方式和习惯具有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6.
"狼烟"别解     
狼烟:狼粪之烟,设防地区用作军事上的报警信号.相传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唐温庭筠<遐水谣>:"狼烟堡上霜漫漫,枯叶号风天地乾."李商隐<李义山诗集·四寄太原庐司空十三韵>:"鸡塞谁生事,狼烟不暂停."  相似文献   

7.
第四章<张迁碑>的偏旁写法 汉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独体字不能拆开,一旦拆开便无意义,所以独体字是无所谓偏旁的.而合体字能够拆开,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自独立的部分.这些各自独立的有意义的部分叫做偏旁.如:"榆"字,从"木"、"俞"声."木"和"俞"是"榆"字的偏旁.  相似文献   

8.
第一册第一单元寥廓峥嵘风华正茂秋风劲苍茫意气漫溯斑斓漪沦残羹罗绮霉菌干燥坎坷佝偻粗糙溶解叫嚣倾圮枯槁踟蹰跫音春帷窗扉绿阴慰藉霹雳雾霭流岚虹霓渔夫如愿以偿魅惑桂冠反映屈服暴虐崎岖彳亍静穆屏息实战演习1.寥廓注意区别“寥廓”与“辽阔”。辽阔:多指地域。如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寥廓:多指天空。如寥廓江天万里霜。2.峥嵘同学们往往在实际应用中对“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与“后墙紧贴着峥嵘的山石”两句中“峥嵘”的含义分辨不清:峥嵘,一是指高峻,往往与山、岩相搭配;二是比喻才气、品格等超越寻常;不平凡。如头角峥嵘,峥嵘岁月。3.…  相似文献   

9.
考释了"屰、逆、(广,屰)(斥)"等三字."屰"字的甲骨文形体呈倒人状,其发生背景为人跌倒而头朝下或人从高处头朝下坠落."逆"的甲骨文形体义为前面有人倒栽葱在地上,另一人则前往相助.从"逆"字的发生角度分析,"逆"字为会意字.<说文>认为"(广,屰)"的形体构造为"从广,屰声"的形声字,不确."(广,屰)"是会意字,其形体义为房屋倒下,亦即拆除房屋义.  相似文献   

10.
《毛诗序》“六义”解——善阁读《诗》记(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义"是毛公借用<周礼>中"六诗"的旧瓶装的"六义"的新酒,它们的区别是: "六诗"是太师教乐工对诗歌的歌唱演奏技巧,而"六义"是作者对诗歌创作理论的创见.毛公"六义"中的兴包含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比和兴,也就是比喻和象征.毛公在解释<大雅·皇矣>中的比说, "择善而从日比",应用到诗歌创作上就是选材.赋实际上就是要作者作诗推行教化. "六义"是毛公用儒家思想总结的诗歌创作理论,虽然还幼稚,还不完善,但为我国传统诗歌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这里的"行",我们认为,应取"嫁"义.  相似文献   

12.
“以乱易整,不武”重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以乱易整,不武"这句话,人教社高中课标版教科书<语文·必修1>的注释是:"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乱,指打完仗后军队散乱.易,替代.武,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却翻译为:"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两种解释差异甚大,又没有提供相应的训诂理据,导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3.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陈亢问于伯鱼日:子亦有异闻乎?对日: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诗>乎?"对日:"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礼>乎?"对日:"未也.""不学<札>,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日:"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是孔子的学生,伯鱼(字鲤)是孔子的儿子.这段话的意思是:陈亢问伯鱼说:父亲对你有什么特别的教导吗?伯鱼答:没有.不过有一天父亲一个人站着,看见我从庭前小跑而过,就问我:"学<诗>了吗?"我说:"没有."父亲就告诉我说:"不学<诗>,就不能很好地跟别人交流."于是我就回去学<诗>了.还有一天,父亲还是一个人站着,我又从庭前跑过,他又问我:"学<礼>了吗?"我回答:"没有."他又对我说:"不学<礼>,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相似文献   

14.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  相似文献   

15.
一、"黄昏"意象:"楼上黄昏欲望休"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面对黄昏时分清冷的春风,倚楼而望,欲望还休,这是千百年来无数诗人描摹过的场面.李商隐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天涯相隔,异地同心,尤令人印象深刻.   ……  相似文献   

16.
"却"字原本是一个动词,<说文解字>:"却,节欲也."段玉裁在他的<说文解字注>中这样说道:"却者,节制而却退之也."在<汉语大词典>中,"却"有很多义项,如:退、使退;除、除去;回转、返回;还、再;就、便等.  相似文献   

17.
宋代苏轼<题西林寺壁>诗日:"横看成岑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是,西林寺是庐山上的一座庙宇,从正面望去,庐山宛如横空出世的高岑;而从侧面观看,它则成了峭拔峥嵘的险峰.那么,为什么不能认清庐山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处在庐山之中,既不能高瞻,也不能远瞩,只能看到局部,而无法纵观全部.然而,有些事物,即使我们不处在"庐山"之中,有时也是很难识其"真面目".如李白的<静夜思>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18.
一、<周易>重视人的道德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道德"一词首先出现在<周易>中.<周易·说卦>:"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尽性以命."这里不仅提出天地万物有阴有阳、有柔有刚、不断变化,各有其道、各有其德、各有其理、各有其性、各有其命,而且点明作<易>的目的主要是穷究其理性与命."道德"二字连用始于此.  相似文献   

19.
"莫"字词性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惠 《现代语文》2006,(5):128-128
"莫"最初是"暮"的本字,<说文>:"莫,日月冥也."<说文通训定声>:"莫,假借为无."段玉裁认为是引申义,<说文>段注:"引申为有无之无."几乎所有对"莫"的训释,皆以为"无"字,如<广雅·释言>:"莫,无也."<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笺:"莫,无也."<小雅·天保>:"以莫不庶."笺:"莫,无也."<礼记·檀弓>:"莫相予位焉."注:"莫,无也."<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皇疏:"莫,无也."皆以"无"为训,这种训释含混模糊,因此,后世对"莫"的用法争论颇多.  相似文献   

20.
"右文说"是我国宋代学者对汉字形声字"声中兼义"现象加以概括总结而形成的一个学说."右文说"之产生于宋代,既受到其前代字书<说文>、<释名>、<玉篇>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影响,同时也是与宋代学术风气的熏染分不开的.继承和发展"右文说",必须要建立在对"右文说"有彻底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方可使其成为汉字研究的一把利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