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燕 《大众科技》2012,(1):116-117,120
针对细泥锡精矿二氧化硅含量高的问题,为了降低二氧化硅含量高对锡冶炼处理过程的影响,进行了锡精矿脱出二氧化硅的正反浮选对比试验研究。反浮选试验获得指标:锡精矿产率52.64%,锡品位41.41%,回收率86.15%,锡精矿含二氧化硅4.13%。正浮选试验指标:锡精矿产率54.26%,锡品位36.82%,回收率78.93%,锡精矿含二氧化硅12.37%。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11)
针对贵州某MgO和倍半氧化物含量高的中低品位磷矿石,采用正-反浮选工艺,在磨矿细度-200目85%,CB-102用量1000g/t,QS用量450g/t情况下,最终得到P_2O_5品位35.1%、回收率90.33%的良好精矿指标。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某萤石矿属于热液充填型矿床.矿石主要组分为萤石—石英组合,目的矿物是萤石.新型低温萤石捕收剂DL-06在常温下(15℃)能很好的选出萤石精矿,克服了使用常规捕收剂油酸需要矿浆加温的缺点,节省了加温能源与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节能减排、绿色选矿的目标;同时,组合抑制剂(硅酸钠+ AG5)比单用硅酸钠抑制作用增强,萤石精矿粗选品位可提高1.07%,回收率可提高0.85%;采用组合抑制剂和低温药剂DL-06通过一段磨矿、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五次精选的浮选工艺流程[1],能获得很好的选别指标.闭路试验结果:萤石精矿产率45.50%,品位97.52%,回收率93.00%,含SiO2 0.66%、CaCO30.30%、S 0.02%、P0.01%.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某大型钨、钼、铜、铁复杂多金属矿,有用矿物嵌布粒度较细,且不均匀,硫化矿与钨矿物共生,钨矿物与舍钙矿物共生。针对以上的矿石特性,试验采用先浮硫化矿物后浮钨矿物、钨矿物浮选尾矿磁选的工艺流程。硫化矿采用混合浮选获得混合精矿,混合精矿再磨后依次分选钼和铜,钨矿物浮选采用能有效抑制脉石、提高钨粗精矿的品位的组合抑制谛4,组合抑制剂还能有效的去除吸附在脉石和硫化矿表面的药剂,并且钨矿物也得到了活化。最终得到了高品位的钨精矿和理想的钨回收率。试验分别获得了钼品位4816%、回收率81.43%的钼精矿,钨品位66.47%、回收率78.19%的钨精矿,铜综合回品位23.14%、回收率56.5%的铜精矿以及铁品位67.22%的铁精矿,收了矿石中的有价金属,获得了较理想的技术经济指标,大大提高了矿山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突破贵州清镇赤铁矿硅、钾和铝的含量比较高,且赤铁矿与含铁硅酸盐脉石在比重、比磁化系数等方面差别不大的选矿难点,对贵州清镇赤铁矿采用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工艺。精矿铁品位:58.12%;精矿铁回收率:79.38%。重点探讨了工艺过程中磁化焙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对贵州某硅钙质磷矿石进行了脱硅浮选消泡剂的研究,针对该硅钙质磷矿石脱硅浮选中存在泡沫较多且粘的问题,通过分析该磷矿石的矿物化学性质、消泡剂的配比选取及单因素用量试验,可将磷精矿中P2O5品位提高到31.25%,P2O5回收率提至81.26%。试验有效解决了难以消泡的问题,提高了磷精矿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某石墨矿以隐晶质石墨石为主,不同程度的伴生有绿泥石、石英、高岭土、伊利石和方解石等脉石矿物。通过详细的工艺矿物学及选矿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选矿工艺流程,即一段粗选两段精选,最终选出含C固为87.73%,回收率为79.73%的开路石墨精矿。  相似文献   

8.
对某低品位铜钼矿回收铜钼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由于该矿中铜矿物氧化严重,采用铜钼混合浮选流程,粗选获得的铜回收率较低。为提高粗精矿中铜钼的回收率,采用高效选择性捕收剂DF与丁基黄药组合使用,所得粗精矿铜、钼品位分别达到4.03%和0.176%,回收率分别达到52.44%和84.33%,获得了较好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1基于磷矿品质下降,应用拥有知识产权的提磷降杂无传动浮选柱设备和柱机短流程脱镁工艺,形成非酸法磷矿提质降杂配矿及脱镁技术工艺针对各种入选原矿品位变化及精矿质量要求采用配矿技术配置成闭路作业,配成适合于提质降杂技术的入选原料。将P2O5 25~26%、MgO:2.0%~2.5%、MER≥0.18的中品位高杂质胶磷矿,通过配矿技术、脱镁技术,生产出指标为  相似文献   

10.
宁发添 《大众科技》2021,23(10):38-40,48
某进口铁矿石,经过弱磁选产出的产品——磁铁精矿含硫高达2.82%,难以满足钢铁厂的要求,为了提高铁精矿的品质,对高硫磁铁精矿反浮选脱硫的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在以碳酸铵为介质调整剂、GA为活化剂、GN为捕收剂的弱碱性矿浆中反浮选脱硫,闭路浮选试验指标为:铁精矿产率为91.63%、铁品位为68.25%、含硫0.18%,硫精矿产率为8.37%、硫品位为31.68%、含铁59.03%.  相似文献   

11.
以碳酸钠为调整剂,以水玻璃为抑制剂,用YS系列低温捕收剂做捕收剂对内蒙古某低品位萤石矿作了选矿试验,浮选磨矿细度为-200目占70% 时,采用一次粗选、二次扫选、三次精选的浮选工艺流程,得到品位CaF295.92%,回收率CaF290.10% 的萤石精矿.  相似文献   

12.
该矿石中铅品味1.20%,锌品味7.54%,硫含量为20.96%,铅锌矿物之间以及它们与硫、脉石矿物之间共生关系密切,为难选铅锌矿。研究采用合理有效的选矿流程方案及药剂制度,使难选的铅锌矿物得到有效的回收,获得铅精矿品味61.35%、回收率69.67%,锌精矿品位52.24%、回收率89.84%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指导凤凰公司今后的生产实践,特对铜坑细脉带贫细矿石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浮—(磁选)分离"工艺流程可得到较佳的选别指标:浮选锌精矿含锌47.70%,锌回收率89.03%;铅锑精矿含铅19.95%、锑14.31%,回收率铅71.04%、锑72.20%;浮选尾矿含锡0.63%,锡回收率为88.70%;试验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某地废弃金铜矿石进行了实验室可选性研究,通过优化浮选条件,采用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一次扫选的简单试验流程,可以得到产率为1.36%,含铜12.44%、含金23.88g/t,铜、金回收率分别为77.14%和72.96%的含金铜精矿。经计算,可以综合回收利用约8400吨的铜金属、1.6吨的金金属。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某金矿,可利用的主要元素是金、铅、锌,试验采用重选-浮选联合工艺综合回收有价元素。重选工艺回收自然金,重选精矿金品位370.6g/t,金回收率65.45%。重选尾矿采用优先选铅工艺,精矿铅品位53.91%,铅回收率64.81%;铅精矿中金品位164.70g/t,金回收率11.64%。选铅尾矿再选金,精矿金品位22.50g/t,金回收率18.94%;精矿中锌品位8.01%,锌回收率93.01%。从而为选矿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广西某金矿通过进行摇床重选和浮选两种选别工艺对比试验研究发现,采用浮选工艺金回收率明显高于摇床重选。浮选采用硫酸调节矿浆后,采用丁黄药+丁铵黑药作为组合捕收剂,闭路试验在原矿金品位4.23g/t的情况下,获得金精矿金品位80.24g/t,金回收率89.67%的较好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17.
此选矿试验研究报告通过岩矿鉴定、物相、化学多元素分析,确定了该镍矿类型及嵌布特征。原矿经试验研究获得如下技术指标:原矿品位为0.0837%,尾矿品位为0.007%,精矿品位为49.46%(处理后52.04%),精矿回收率为91.64%,精矿产率为0.155%。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楸树湾含硅线石矿物矿石的粗选、精选试验条件的优化,得到Fe_2O_3:3.54%、Al_2O_3:50.26%、Si O2:31.77%的精矿.针对该硅线石精矿,采用焙烧和1:1的盐酸常温浸出的联合化学处理方法,使选矿精矿成份转化为Fe_2O_3:1.47%、Al_2O_3:56.04%、SiO_2:35.13%的精矿.化学处理后的精矿各项指标符合中国国家硅线石标准YB/T4032-2010,能够满足冶金、有色等行业对硅线石矿物的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矿石经选矿试验研究确定水玻璃做抑制剂、NMG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原矿经试验研究获得如下技术指标:原矿品位:43.36%,尾矿品位:1.44%,精矿品位:97.36%,精矿回收率:98.13%,精矿产率:43.71%。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两种联合流程,分别获得了粗粒(≥1mm)和细粒(-200目占90%)两种红柱石精矿产品,其中浮选合格精矿的总产率为8.56%,总回收率为61.24%,达到国家Ⅱ级品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