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研究基于西北地区民族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西北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总就业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就业能力各维度水平表现不同,且在民族、城乡、年级、学习和个人实习实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个人、学校、政策、家庭等因素均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显著影响。民族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多方联动工作机制,并重视学生群体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分析高校大学生的择业就业观,并从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的特点出发,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观受到需求层次的影响,分为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针对民族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民族的当代大学生,通过对延边大学学生择业就业观调查报告并结合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就业趋势、就业政策、就业结构、就业问题,分析需求层次对民族高校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错误的社会思潮,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主要体现在文化虚无、价值虚无、民族虚无以及政治虚无之中,其特点主要表现在调侃英雄、丑化伟人,割裂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不仅弱化了高校大学生的历史认知、解构了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认同,而且淡化了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消解了高校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此,高校要通过不断增进大学生历史认知,加强历史教育;提高大学生价值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庞俊 《教师》2010,(15):114-115
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网络传播的大背景,分析了网络对高校大学生民族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西部高校大学生民族价值观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5.
庞俊 《教师》2010,(12)
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网络传播的大背景,分析了网络对高校大学生民族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西部高校大学生民族价值观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半开放自填式问卷,对国内某民族高校228名在校本科生的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和谐融洽,成员之间有积极的交往倾向;(2)多数大学生对其他民族持有较高认同度;(3)生活习惯是影响大学生族际关系的首要因素;(4)大学生普遍能理性处理族际矛盾。对于如何促进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的发展,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共生共享,增加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族际接触,设立族际间群体性共同活动目标。  相似文献   

7.
政治观是人们观察、分析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基本观点,直接决定着人们的政治方向。民族高校大学生由于受自然、经济、习俗等环境的影响,他们对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有着特殊的理解。文章从不同的视角,考察和分析了民族高校大学生政治观的特点,并从加强爱国主义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民族认同积极组的回族大学生与民族认同消极组的回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积极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消极组。结合以上结论,围绕高校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理念,对如何有效地培养回族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再次指出新时代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基本向好,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民族属性要作为关键因素贯穿于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在新时代提升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坚定民族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使民族高校大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引领者,谱写人生新华章,将新时代民族高校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现状进行了解析,论述了民族观教育对于民族高校乃至整个民族地区的作用及意义,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适合民族高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整体框架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高校党建工作,是学校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对四川藏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就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建议,以确保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培养,历来是高校对于学生德育教育比较关心的问题,高校通过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旨在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分析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了目前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我国社会和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通过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新形势下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根据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改进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进而提高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全国10所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的7 936份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家庭资本、大学生自身资本,还是大学赋予的资本都对民族院校大学就业形式、就业地域、就业单位性质、岗位对口程度产生显著的影响.为此,要改善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效果必然要从大学生自身素质和民族院校教育教学服务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社交网络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使用社交网络的队伍,与网友分享心得体会和见闻感受。社交网络的出现给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可以利用社交网络这个载体增强实效性;另一方面社交网络也为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根据调查研究,了解民族高校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现状,发现社交网络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寻求适合在社交网络时代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国防后备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民族地区高校的实际,对民族地区高校国防教育的定位和内容体系做了基本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建构。  相似文献   

17.
田洁 《继续教育研究》2010,(11):176-177
大学生是社会的焦点,是国家民族强盛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群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利益,本文从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入手,探讨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德育实践进行研究,并从互联网+视角探讨当代德育实践的路径。研究认为:当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存在德育信念缺失、思想行为受网络制约严重、教育工作者缺少有效德育方法等问题,现阶段受多方因素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刻不容缓。建议: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德育工作,利用互联网+的方式推进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者利用网络进行德育宣传工作,利用网络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和往届待就业人数在逐年增加,初次就业率却在逐年下降。有关部门进一步跟踪调查发现,企业中应届大学生的离职率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民族高校的大学生,因其特殊的内外因素,是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针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的特殊性,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对促进民族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成功就业和服务社会,有...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依旧彰显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作为国家和民族人才库的高校,影响并引导社会风气是其责无旁贷的使命。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精神教育的效率是高校教育者需要长期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