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材中古文失注一例康苏《游褒禅山记》有云:“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里的“往往”一词,教材未注,容易被误解为“常常”之义。因为,“往往”一词,在古汉语中有两个主要含义,一是表时间,意即“常...  相似文献   

2.
陈洪团 《现代语文》2008,(10):151-152
上海高中语文新教材收入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对文中“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翻译,不少教师采用的是上海S版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给出的白话译文:“古人的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收获,这是由于他们探索思考得很深入,而且时时处处都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3.
《游褒禅山记》中“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一句,课本对后一分句注释为“(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的深入而且广泛。”这里把“之”释为“的”,显然是把“深而无不在”当作这个表示原因分句的中心词谓语。笔者认为这个分句的中心词谓语是”求思”,不是“深而无不在”。“深而无不在”这个联合词组是用在中心词谓语“求思”之后作补语,以此来补充说明“求思”的程度。所以,这个“之”应是用在动补之间的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得”。课本注释应改为“(是)因为他们探索、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为妥。“之”作“得”,非我而始。刘诚、王大年编著的《语法学》谈到“之”作结构助词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得”。林三松著  相似文献   

4.
《论语·微子》的“荷丈人”中有“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一句。高中语文课本将“为黍”解释为“用黍米做饭”。这种解释虽然能够讲得通,但不符合文言文翻译“信”这一原则(信·达·雅),即不符合古人生活的习惯。因为“饮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设宴待客往往以酒菜为重,“杀鸡”为菜,那么“为黍”自然应该解释为“备酒”较为合适。这种解释可上溯到“黍”的本义,《说文解字》注:“黍可为酒,古从禾从水也。”“孔子曰‘黍可为酒,禾入水也’。”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二”中有“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一句,意…  相似文献   

5.
记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这么说过:“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读名句也应该这样。因为.名句一般是智者的智慧的结晶,包孕的往往是大思想.体现的往往是大智慧。简言之,名句非三读而不能有得也。  相似文献   

6.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此句中的“要”,一般的选本均不作注,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则认为:“要,要求,这里用作名词,意指‘符合……的要求’”。而中学语文教材的注解又为:“要,适应。”并进一步解释句意为:“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上述两种观点有明显的分歧,我的意见是,句中的“要”不能释为名词“要求”。因为“要”的后面跟有“于时”二词,考查“于时”的语法作用,要么作宾语,要么作状语或补语,但无  相似文献   

7.
高五册教材《柳敬亭传》一文中“盖进乎技矣”一句,教材注为“到了精妙的程度”,笔者认为这样对此句作注值到商讨。其中“乎”可释为“到”,但其它几字都落实不了。从词义上看,“进乎技”即“进于技”,“乎”通“于”,解释为“比”,而“技”即“一般技术”,此句注为“比技术进了一步”或“超过技术领域了”更妥。其理由:高三册《庖丁解牛》一文有“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教材注为“道,天道,自然的规律”,而“进乎技矣”却注为“超过技术了。进,过。”庖丁的“进乎技”中的“技”与“道”相对应,此句注为:“我所喜欢的是道啊,已经超过…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第二册选有“诗圣”杜甫的《石壕吏》一诗。教材对“三男邺城戍”一句中的“戍”解释为“防守”,笔者认为这一注释不正确。下面作一粗浅的探讨。“戍”作“防守”解,的确不鲜见,初中教材中如“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和“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司马迁《陈涉世家》)中的“戍”都可解释为“防守”。但“三男邺城戍”注为“防守”就成问题了。让我们了解一下时代背景: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之子)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  相似文献   

9.
《曹刿论战》“必以情”句中的“情”历来争议不断。长期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注为“实情”,但最新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却改注为“诚,诚实。这里指诚心”。为解答一线教师之困惑,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结合先秦“情”的常用义、古人决狱情况、上下文意、古注出处及传承,明确指出当前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改用“诚心”说,更契合文意。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现行初中语文第五册选收了元朝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对小令中的标题“秋思”之“思”,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以及众多古诗文选本都没有注释。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把“秋思”的“思”或解为“思念”,或解为“思绪”,或解为“思乡”,有的甚至不做解释。笔者认为,教材、教参和有的教师没做注释或解释,有当注未注之嫌;而有的教师把“秋思”之“思”解为“思念”、“思绪”、“思乡”之“思”又皆非“思”的确诂。笔者据古训,揆文情,认为“秋思”的“思”字是“忧伤、哀愁”之义,“秋思”是说“秋天的忧伤、哀愁”。现把拙见胪陈于下,就正于方家达士。  相似文献   

11.
郦道元的《三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有“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之句。对于句中的“陵”字,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参考译文和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教材全解》都把其译为“小山包”,而长春出版社的《初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则把其解释为“丘陵”。笔者以为,把“夏水襄陵”之“陵”解释为“小山包”或“丘陵”都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12.
汉乐府《陌上桑》(收入初中语文课本)有句: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孔雀东南飞》(旧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收入高中语文课本)有句:“东家有贤女,自名为罗敷。”这两处的“自名”中学教材未注,究竟应作何解?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对前一句未作解释,而把后一个“自名”解作“名字叫做”,“名”是“名字”,“自”能当“叫做”讲吗?再说后面的“为”宇也没有了着落。季镇淮等  相似文献   

13.
王安石早就提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文构思要想创新就必须做到两点:一要广泛,二要深入。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做到探究、思考事物广泛而又深入呢?  相似文献   

14.
《论语·先进·侍坐章》中有“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句。对句中的“方六七十”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不少书将它解成了“六七十平方里”。例如,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方六七十,指六七十平方里的小国。”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注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注:“此言如果有一个拥有六七十平力里或五六十平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渔歌子》中的。桃花流水(?)鱼肥”一句,近时有人把“流水”释为“汛中之水”。把“桃花流水”解释成“桃花水或桃花汛”了。张志和《渔歌子》是近时论者所谓的江南鱼米之乡的“春汛图”,还是诗人隐居之乡的风景画,对“桃花流水”的解释,就成了正确评价诗篇美学价值的一个关键问题。对此,有必要提出异议,并试加解释。  相似文献   

16.
“金人十二”语出贾谊《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句中“金人”一词,应怎样解释,语文界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意见:①铜人说。过去的选本和教材多持此说。现行中学语文课本虽未对“金人”作出解释,《教师用书》中的译文也未翻译,但认同传统解释之意则不言而喻。②铁人说。某些选本如天津古籍书店1981年出版的《文白对照古文观止》一书,  相似文献   

17.
缕还是镂?     
《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中有“流苏金缕鞍”一句,课本注为“马鞍周围垂着缨子,上面有镂刻的金饰。流苏,下面的缨子,是五彩羽毛或丝线做的。”把“金缕鞍”解释成马鞍上  相似文献   

18.
比照释义就是根据对句一方的词来理解。古代作家常常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行文,在用词造句方面,为避复(杨树达先生把“避复”列为修辞格,见《汉文文言修辞学》)起见,往往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交相替用,这就是互文(即互相解释,作同义或近义处理)。所以孔颖达注《书·尧典》指出,古书中有“文不同,互相通”的说法。我们  相似文献   

19.
阳货之名,见于《论语》,然《左传》作阳虎,《孟子》则阳虎、阳货并见,至于诸子所引述、《史记》《汉书》所征录,皆作阳虎,与《论》《孟》异焉。历来注家多以“名虎字货”解之,其义晦而未明。据考证,货、虎古音相近,盖古人以音定字,往往二字通用,故古籍时而阳货、时而阳虎,而以“阳虎字货”者非也。  相似文献   

20.
“贯”辩     
《诗经·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这一句,课本注释为:“贯女,养你。贯,侍奉、供养。”这样解释是正确的,但究竟为什么要作这样解释,则易使人感到茫然。“贯”字为什么这里解释为“侍奉”呢?清人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里指出:“贯,即‘宦’之假借。”《鲁诗》、《韩诗》都引作“宦”,可为佐证。按《说文》“宦,仕也。从门从臣。”段玉裁注:“仕者,习所事也。古事、士、仕通用;贯、宦通用。”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云:“今读宦字声在匣纽,贯字声在见纽,古人声宽,喉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