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对象:中日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与分析1.我国排球后备人才是在国家体育总局负责下,以业余体校为核心的培养管理体制,排球后备人才学校化的培养管理体系尚未建立;而日本排球后备人才是政府与社会团体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排球后备人才学校化的培养管理体系比较完善。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柔道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并得出影响山西柔道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有:管理体制与训练体制、教练员自身素质、竞赛制度等因素。提出应进一步完善培养机制,拓宽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男子排球后备人才现状与培养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男子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男排重新崛起的关键因素。通过体育测量、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男排后备人才的身体形态、体能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青少年培养方式、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美国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招生制度、教学制度、竞赛制度、训练制度、奖励制度以及规章制度等组成部分。美国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特征体现为以学校教育管理为主导、以球员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社会管理体制为背景、以政府教育扶持为基础、以法律制度规范为保障等方面。我国应当学习借鉴美国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积极有效争取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突出高校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主体地位,健全完善高校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制度规范,促进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访问调查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受到管理体制和训练体制的束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不足;各层次培养目标系统性不强;后备人才培养渠道不畅;各层次衔接不好;输送人才的质量不高;业余训练淘汰率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后备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拓宽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和个人办体育的积极性,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把后备人才培养引入社会化、市场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访问调查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受到管理体制和训练体制的束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不足;各层次培养目标系统性不强;后备人才培养渠道不畅;各层次衔接不好;输送人才的质量不高;业余训练淘汰率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后备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拓宽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和个人办体育的积极性,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把后备人才培养引入社会化、市场化。  相似文献   

7.
对中、澳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运作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是以基地为核心的专业化运作模式为主,而"教体结合"学校化培养运作模式尚处探索阶段,与此相应的培养体制有待逐步完善。而澳大利亚由政府与社会团体相结合的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体制,以及较完善的后备人才学校化培养体系,可为我国构建"教体结合"学校化的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战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瑞典是冰球后备人才发展较好的国家之一,其冰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对我国冰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相关数据的研究,从中国与瑞典两国冰球发展背景,后备人才梯队结构,后备人才培养方式,青少年运动员的储备,青少年运动员占人口的比例等几个方面分析我国与瑞典冰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情况。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冰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冰球强国瑞典存在较大差距,其重要的因素在于我国缺乏雄厚冰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和一个科学并行之有效的冰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上述状况提出了我国冰球管理部门应加强和完善管理体制,尽快建立符合我国社会需要与经济发展的冰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如,组织体育、教育部门及社会团体单独或组合性质的投资主体,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
对中美两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比较,发现中美两国都建立了与各自国情和竞技体育体制相适应的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我国在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比赛场次、比赛对抗性以及训练的长期性等因素上比美国占有优势,而在资金来源、青少年运动员队伍规模、训练的适度性、训练与学习的平衡性以及不同系统发展的协调性等方面比美国逊色.为加强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提出了拓展与完善中学校际排球竞赛体系、从制度上促使大中学校开展校际排球竞赛、改进体校排球队伍的学训模式等举措.  相似文献   

10.
林春源 《体育世界》2007,(11):57-59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访问调查与数理统计等方法。了解我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影响我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受到管理体制和训练体制的束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不足;各层次培养目标系统性不强;后备人才培养渠道不畅;业余训练淘汰率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后备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拓宽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和个人办体育的积极性,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把后备人才培养引入社会化、市场化,据此提出我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男排后备队伍比赛得失分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4年我国男排后备队伍的全国青年男排锦标赛21场72局3053分的比赛得失分统计,从得分和失分的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寻排球新规则实行每球得分制后我国男排后备队伍比赛得失分规律的变化,并从中找出其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女排后备人才"成材率"与"成才质量",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我国女排后备队伍教练员训练理念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女排后备队伍教练员重视自身运动技能水平的掌握;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有较强的敬业精神;自我意识对所期望达成目标的实现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排球后备力量状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球后备人才建设是我国排球运动成绩延续的保障,现阶段我国排球后备力量培养的主体是25所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存在教练员梯队建设不合理、队伍一定程度的老化、教练员学历水平与知识结构不相符等问题。同时发现,女子后备力量要好于男子。各支队伍每年比赛的场次较少,难以达到锻炼青少年运动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与后备力量的培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龚德贵 《体育学刊》2001,8(2):60-62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我国的竞技体育才能持续发展。通过分析1999年中国排球运动成绩滑坡的原因之一——后备力量培养体制不完善及后备力量严重匮乏,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13年四川省青少年锦标赛赛事和参赛队的调研,发现学校排球在四川省各地市州发展不平衡,无论是排球人口还是技、战术水平均存在较大差距;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与《中国青少年排球训练教学大纲》评分标准差距大,特别是助跑摸高差距最大;四川省排球后备人才的储备严重不足,排球"唯高度"引起了广泛争议和关注;基层排球教练员的敬业精神和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调研以提高中国女子排球运动竞技水平为目的,以选拔、培养国家女排后备力量为组织核心的数届全国青年女排集训比赛的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其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近三年来全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年龄征象、身高水平相对稳定;主攻、副攻、二传、接应的体重、指高差异不显著、专位特色不鲜明;助跑摸高、6m×16次移动水平停滞不前;下肢垂直与水平爆发力等专项素质亟待提高;相关指标数据与国家女排运动员、甲A女排运动员有较大差距;身材高大的运动员仍较缺乏。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传统的体制弊端,我国男排的整体水平在过去的十几年内跌入了低谷,出现了新老交替的脱节现象.从北航男排打进全国排球联赛这一现象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培养男排后备人才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我国男排后备人才的新模式,对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参加2016年8月漳州集训的省、市体校的18支男排队伍22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其年龄、训练年限及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指间距和手足间距等主要身体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了解其身体形态的现状与发展规律,可以为我国男排高水平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参加此次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训练营活动的男排运动员年龄较小,训练时间短;不同专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跟一般意义上排球运动员的专位身体形态特征不符合,主要是由于大多数集训队员刚入队不久,训练年限短,专位分工暂时不明确。要紧密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点,抓住排球训练的"黄金定律",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以便向更高层次的运动队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9.
第 8届世界杯女排赛中国队以 0 :3的比分负于日本队 ,仅列第 5名。通过本届杯赛的中日之战我们发现了中国女排在攻防各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因此 ,为了帮助中国女排总结经验 ,找出差距 ,根据本场比赛各项技术的录像统计结果 ,对中日女排攻防技术运用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以期为中国女排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与后备力量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我国的竞技体育才能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我国排球后备力量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