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宋德孝 《教学研究》2009,(4):18-21,64
在中美青少年德育的各种载体中,首属群体家庭在两国青少年德育中的职能差异较大,中国家庭承担着传承传统伦理道德的责任,美国家庭则承担着传承宗教道德观的职责.次属群体学校、宗教、社区、大众媒体等在两国德育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其中中国的学校作用突出,而美国的宗教则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种新兴的德育载体,青少年NGO在两国德育中也日益扮演重要角色,中国青少年NGO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美国青少年NGO已较为成熟,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中美青少年德育的各种载体中,首属群体家庭在两国青少年德育中的职能差异较大,中国家庭承担着传承传统伦理道德的责任,美国家庭则承担着传承宗教道德观的职责。次属群体学校、宗教、社区、大众媒体等在两国德育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其中中国的学校作用突出,而美国的宗教则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种新兴的德育载体,青少年NGO在两国德育中也日益扮演重要角色,中国青少年NGO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美国青少年NGO已较为成熟,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佤族原始宗教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佤族的原始宗教与其传统的伦理道德有着密切关系,伦理道德中的不少内容都是由原始宗教中的信仰、禁忌所构成,伦理道德的维系和传承也大多由原始宗教中的神秘力量来控制。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今天,处理好佤族原始宗教与建设现代伦理道德的关系,对弘扬佤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融汇在各民族和生产、生活、礼仪及宗教信仰之中,文章拟从民族礼仪,民族宗教信仰这两方面来对布依族伦理道德进行探求,挖掘蕴含其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与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传统道德观受到严重冲击,人类道德出现空前危机。宗教作为道德规范产生的基础,以伦理道德为其核心内容,其所提供的道德规范体系与终极关怀支撑、维系着个体的道德生活与社会伦理秩序,成为挽救道德危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宗教因素占有很大比重;可以说,宗教是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认识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宗教因素。以及如何正确发挥其宗教的功能直接关系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重视伦理道德教育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在德育首位、德育先导观念的确立,伦理道德教育内容、方法、教材体系的逐步完善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上对传统文化的破坏、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导致传统伦理道德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失去了该有的地位,因此,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学科渗透、德育活动课程等方面对中小学生进行传统伦理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冯仰生 《江苏高教》2017,(11):104-107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高校无不高度重视德育。其德育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其德育模式和方法包括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将德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开展校内外的多种实践活动、注重"无意识"的隐性教育等。借鉴国外高校德育经验,我国高校应加强德育内容的层次性、适切性与递进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高校无不高度重视德育。其德育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其德育模式和方法包括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将德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开展校内外的多种实践活动、注重"无意识"的隐性教育等。借鉴国外高校德育经验,我国高校应加强德育内容的层次性、适切性与递进性。  相似文献   

11.
美德伦理与大学生德性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大学德育定位偏失,缺乏德育的人性意义、伦理导向和实践基础.现代社会的大学德育应坚持德性本位的德育观,以美德伦理为价值导向,着眼于以人的伦理道德力培养为核心的德性人格的塑造.德性人格是对知性人格的超越,是人格塑造的"至善"境界,也体现了大学德育在人才培养上价值理性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台湾少数民族是古代东亚族群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中的边缘环节。自17世纪以来的四百多年里,受汉移民宗教信仰和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台湾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文化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迁。这些外来宗教文化在台湾少数民族社会传播的方式和程度不同,且由于接受与涵化外来宗教文化的形式与历史条件不同,导致台湾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与社会的变迁呈现出不同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13.
布依族伦理道德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融汇在各民族和生产、生活、礼仪及宗教信仰之中,章拟从民族礼仪,民族宗教信仰这两方面来对布依族伦理道德进行探求,挖掘蕴含其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与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无法形成系统的宗教哲学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却可以形成一整套讲道理的心性言说,它扩展为伦理道德而被落实到“修身”过程,从而产生出巨大的人格力量。传统教育作为这种“修身”过程的社会形式,凸显了“德育唯一”。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从体制和理念两个重要层面上走出传统,在现代公民社会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15.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深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底蕴,这种传统体育文化积淀是促进还是抑制,是主动适应还是盲目跟进,这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也决定着民族传统体育未来的命运.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的核心是宗教.文章从宗教现代化,文化多元性及保护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多角度,阐述了这场文化转型的深刻矛盾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宗教教义蕴涵丰富的德育内容,结合宗教积极道德教义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发挥宗教德育功能,促进思品课程的教与学有重大作用.发挥宗教德育功能时,要注意删除宗教消极思想与教义,严格区分宗教教育、迷信与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宗教思想属于唯心主义范畴,正因为其世界观是违背科学的,所以不提倡人们信仰宗教。而全球信仰宗教的人数众多,就中国而言,少数民族的人基本上信仰宗教,5%的汉族人信仰宗教。宗教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但其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积极作用不可估量,对个人、对社会能够起到独到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民族拥有宗教信仰,这个民族就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但教材有些地方用宗教的内容作为说明反面问题的素材,放大了宗教的消极作用,这就把宗教中的道德经念歪了。例如《生活与哲学》引用慧能的言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为了避免对宗教思想的误解,强化其伦理道德价值,有必要谈谈慧能"清净说"的所谓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道德价值。一、"清净说"缘起  相似文献   

18.
宗教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人类社会的语言与宗教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也是我国宗教文化类型极为丰富的地区,特有的宗教文化对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产生了巨大影响.笔者从宗教文化角度,就原始宗教和神学宗教对云南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宗教文化对少数民族语言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戏曲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文化传承和伦理道德教化的重大使命.在“以德治国”的指引下,戏曲艺术与校园德育工作有着天然的结合优势.戏曲艺术走进德育课堂,完全能够胜任艺术传播与德育工作结合的重任.在传统德育工作体系中尝试融入戏曲艺术来辅助德育的可行性方案是: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借鉴戏曲界师德资源四种途径将戏曲与德育有机融合,用隐性教育手段“物化”德育内容,深化德育效果,提升德育内涵.  相似文献   

20.
德育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重要问题."德育创新"要求教师进行知识更新,要求教师角色的多元化."德育创新"的途径包括:更新观念,营造社会大环境;制定长远的德育教育目标,逐步完成德育任务;建设校园文化,在活动中完成德育任务、目标;出校园,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把德育教育、审美教育有创造性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与现代思想理念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