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生活真幽默     
子非鱼语文老师讲课文,讲到庄子与惠子那篇,读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时,老师说:"惠子应该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不知鱼之乐。’这时庄子应该又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知我不知鱼之乐。’……"全体皆晕。  相似文献   

2.
教例二则     
是"捉"鱼,还是"钓"鱼师:听老师朗读——"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捉’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专为白鹭而设计的。"(《白鹭》)生:老师朗读得很好,遗憾的是读错了一个字。  相似文献   

3.
<正>时下,"校本"早已成了我们谋求教育理性发展的关键词。"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是"校本"的实质。其实,它们也是校本教学研究开展的三要义。我校的特色建设历程,走过了"‘九五’尝试中寻找到的‘环保项目’——‘十五’明确中坚持的‘环境教育’——‘十一五’积淀中生发的‘绿色教育’——‘十二五’规划中上位的‘生态教育’"的过程。诚然,我校的教学研究活动的构想是以"生态教育"理念下优势生  相似文献   

4.
程超 《教育教学论坛》2012,(S5):202-204
教学以"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为主线,以"感悟、积累、内化"为主旨,以"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为原则,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方式,通过"感知‘天窗’——扣问‘天窗’——理解‘慰藉’——感受‘神奇’——寻找‘天窗’"五个环节,构建高效扎实的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的审美创造中,通感艺术被广泛地运用。钱钟书曾举例说:"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了体积——‘瘦’,颜色和香气忽然有了声息——‘闹’;鸟声竟熏了‘香’,风声竟染了‘绿’;白云‘学’流水声,绿阴‘生’寂静感;日色与风共‘香’,月光有簌可‘听’;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可以抛落。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CEPNUS)在南京农业大学的实施现状,并提出了"‘钓’胜于‘鱼’"的观点,即方法的传授重于知识的灌输和过程重于结果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理解学生是"为促进学习而教"的基础。剖析现状,重点从实践层面提出"绝对信任——‘理解学生’的情感动力,智慧倾听——‘理解学生’的客观前提,巧妙替换——‘理解学生’的智能秘钥"等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8.
    
编者推荐:此文有一超常举动"奋力向墙撞去,血溅了一地",它为"药"的义项转移——从"药物"到"救治"——架设桥梁。最后自然段的议论太直白,宜议"虽然‘狗’未能用‘心’为喜儿治病,但愿能用‘心’治愈有些人的‘眼病’"。  相似文献   

9.
编者推荐:提供了"推陈出新"经验:第一,联系现实,找新角度——"时刻把国计民生放在心头"。第二,深入开掘,由果求因——"主动犯‘美丽的错误’的人是‘仁爱’者"。  相似文献   

10.
天才儿童     
《家教世界》2015,(3):6
老师:"小明,你用‘果然’这个词造个句子。"小明:"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老师:"不对,不对,不能将‘果’与‘然’两个字分开!"小明:"老师别急,我还没有说完,整个句子是——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果然拉肚子了。"  相似文献   

11.
验血     
变格措施——变换视角——变格后作文将变格前作文的主体事件"‘我’验血"作为背景材料,其主体事件是"父亲护理‘我’验血"。  相似文献   

12.
教列二则     
孙建锋 《云南教育》2007,(11S):31-31
是“捉”鱼。还是“钓”鱼 师:听老师朗读—— “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捉’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专为白鹭而设计的。”(《白鹭》)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一句古话:"授之以渔,而非鱼"。意思是教会他们打鱼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给他们鱼。我觉得这句话就是对"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好诠释。我们提倡在课改中"不教",并不是全盘否定"教",完全要学生自学,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结合自身特点来  相似文献   

14.
广西教育学院潘启富教授推出了创新之作——《元点上的思考》,副标题是"写给公众和家长的教育学"。此书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为什么要写这本特别的教育学?作者的理由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作为‘利益相关人’,他们有权参与;教育服务是一种‘特殊商品’,作为‘消费者’,他们有‘知情权’。他们不仅仅是要‘看热闹’,还要‘看门道’。时下教育学的专著  相似文献   

15.
第三站的事最能彰显"帮助能双赢"之旨——双方都实现了质的飞跃。文中"小彪"中的"小"字宜删除;为了情节更集中,可构思"彪将斑纹献给尤十木"的故事。此文成功与不足均在"彪"——其成功在于"由‘彪’联想到‘虎’";其不足在于"由‘彪’到‘虎’,只是字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一)“鲸”字妙解学习《鲸》这篇课文时(课前曾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我刚写上课题,孩子们就针对“鲸”的字形提出了自己的创见。一个孩子说:“老师,我认为‘鲸’实际上是一个错字,因为通过预习我们都知道鲸是一种哺乳动物,不是鱼,怎么能写成鱼字旁呢?”另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想是因为以前科技不发达,人们对鲸有着错误认识,以为鲸是鱼,把‘鲸’写成了鱼字旁,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知道了‘鲸’是哺乳动物,就应该把鱼字旁改写成反犬旁。”又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认为‘鲸’不是错字,不应该改。因为‘鲸’是形声字,右边的‘…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把这一核心理念概括为四个字——得心应手,还对此进行了阐释,即"‘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既是‘得心’的源头,又是‘得心’的渠道;‘进行创造性表述’的实质是从‘得心’成果向‘应手’转换的要求,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则是‘应手’所要达到的目标"。认真研读课标理念和名师阐释,我觉  相似文献   

18.
编者推荐:此文亮点是"米范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不可以摘——里面有蛇’",它是用"刘心雨带着一群人在街上大叫‘米饭煮熟了’,把他气得直瞪眼"铺垫出来的。标题宜改为"菊花残"——文字实在,语义双关。  相似文献   

19.
陈华忠 《教书育人》2012,(35):32-33
在引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承认青年教师是有差异的,要认真分析他们各自的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采取分类培养,让每位青年教师在各自的轨道上自觉、愉快、迅速地成长。教师的成长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三年‘入格’——适应期""五年‘升格’——胜任期""十年‘形格’——提升期""成熟之后‘风格’——创新期"。  相似文献   

20.
在提到“鲜”字的构造的时候,曾听有人这样解释:“鲜,会意字,从鱼从羊。因在造字之初,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认为鱼和羊是食物中味道最美的两种东西,所以,就用‘鱼’和‘羊’造了这个表示‘味道美’的‘鲜’字。”果真是这样吗?只要查一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