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分析】《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大体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古今战争知多少",重在了解古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二是"文艺作品与战争",重在通过涉猎有关战争的诗词、名言、故事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三是"铸剑为犁应有日",重在让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准备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的内容。2.在前两周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组搜集、整理、探究了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用二课时的时间以文字、图片、讲述、朗诵、表演、辩论等竞赛形式展示交流了探究成果——国内外战争故事、  相似文献   

3.
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倾向。 一是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界定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和探究的,是跟过去完全不同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4.
余宪 《湖南教育》2005,(18):20-22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开放性、活动性和自主性。1郾开放性。课程资源的广泛性。综合性学习使语文教学突破了教科书和课堂教学资源的限制,将语文课程的视线伸向了广阔的、丰富多彩的自然和社会空间。语文教…  相似文献   

5.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等等。我们该如何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6.
孙颖香 《教师》2014,(34):70-7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一、突出综合性;二、强调实践性;三、注重开放性;四、注重评价。  相似文献   

7.
铸剑为犁     
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的花园内有一些各国赠送的雕塑。上面这座雕像“铸剑为犁”,是1959年由当时的苏联赠送的。这座青铜雕像是由叶夫根尼·武切季奇制作的,雕像中的人一只手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他要改铸为犁的剑,象征着人类要求终结战争,毁灭武器,把武器变为劳动的工具。铸剑为犁@金军政  相似文献   

8.
黄亦清 《教师》2014,(24):76-77
正新课标把"综合性学习"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使之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着重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可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综合性学习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够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  相似文献   

9.
“战争”这一词语的出现时常伴随着“恐怖”、“惊惶”、“灾难”……一系列词语,既然战争如此无益,那么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呢? 在世界历史漫漫的长河中,最惊心动魄、影响深远的要数第二次世界大战了。二战的烽火是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轴心的法西斯侵略集团燃起,它波及了欧洲、北非及东南亚大陆六十多  相似文献   

10.
【单元教学设想】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的历史。屈辱的战争,我们不应该忘记;和平的阳光,我们更应该珍惜。解读历史,审视现在,展望未来,世界应早日铸剑为犁……本单元选文以叙事类文章为主,有新闻、小说、通讯、书信等文体,有的谴责非正义战争的残酷,有的记叙正义战争的胜利;作者既有“指点江山”的一代伟人,也有“激扬文字”的中外著名作家。学习本单元,要求:1.把握课文内容;2.评价人物形象;3.品味特色语言;4.体验特定情景与人物心情。【单篇教学方案】《新闻两则》教学新点子方案一教学角度:新闻阅读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巧妙掌握新闻…  相似文献   

11.
一、阅读以下文字,然后按要求写作文。“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总部前已矗立了四十多个春秋,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火和死亡仍然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婴儿哭声远远多于鞭炮声、礼炮声、歌声和笑声,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要求:1.以“铸剑为犁应有日”为题写一篇讲演稿。2.内容充实,感情充沛,有理有据,感染力强。3.字数在600字左右。二、阅读这则消息,然后按要求作文。中新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王晓晖)北京大…  相似文献   

12.
高敏 《教育探索》2000,(12):31-32
培养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应成为教学的重要目的和任务。  一、“学会”与“会学”的现状  “学会”,是一种适应性学习或维持性学习,它重在对知识的接受和积累,重在对当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会学”,重在掌握学习方法后去主动探索知识,重在吸收和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对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学习。“学会”是“会学”的基础,“会学”产生高层次的“学会”;二者相辅相成,它们不仅影响学生在校阶段的学习,而且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都江堰市通过“花园、果园、微田园”的“三园”建设,创新劳动教育实施方式,发挥综合实践育人功能,探索出一条区域“五育”并举新路径。“三园”课程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实效性,重在加强区域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的整体推进,指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主要是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叙事状物的。“学习语言文字”是语文课有别于其他课程的个性和本质特点。这里所说的语言,不是理论意义上的语言学,而是实践意义上的语言运用。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并且,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重在运用”,一是指教师对教材的分析角度应当重在运用,重在分析语言材料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如何理解和使用;二是指语文知识的学习应当侧重于学生的学以致用,即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将已学过的字、词、句、段等内容进行积极迁移,恰当地、合理地运用言语形式表达个性言语内容。提出“重在运用”不是否定语文知识的学习,“‘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是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规范,但是这一层次的学习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语文知识的学习目的重在借助他人言语经验和言语智慧获得启发,在公共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形成个人言语经验,恰当地运用个人言语表达和交流。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观照下的文本解读策略,凸显从语用角度进行动态建构和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表述有4个核心:一是“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二是“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三是“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四是“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结合”。针对这4个核心问题,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于条件相对艰苦、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初中,既没有像样的图书馆和网络教室,也…  相似文献   

16.
今天来到茶馆做客的,是来自东海之滨的语文同行,他们带来的话题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又是啥玩意儿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哦,原来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和理念,我们所希望培养的学生的各种素养,都应该通过综合性学习去实施。有人说,新课程改革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习方式的革命。我同意这个观点。“新课程”之“新”,就在于从过去着眼于教师如何“教”,转变为着眼于学生如何“学”。换言之,教师的“教”应该也能够通过学生的“学”达到目的。有老师可能会说了:理念当然好,但如何操作呢?呵呵,别急,让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听浙江宁波东海实验学校的老师怎么说……茶馆掌柜:李镇西  相似文献   

17.
《透镜》一课是学习本章的基础,为学习本章后面几节奠定基础.学习透镜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通过演示实验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从而突破对“会聚”和“发散”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主要掌握凸、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课堂上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重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三步走式”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感悟《陈情表》中的至真孝情。“三步走”即:第一步,以“情”为线索,解读文本,重在启发;第二步,以“情”为牵引,拓展迁移,重在感悟;第三步,以“情”为基点,关照现实,重在升华。  相似文献   

19.
综合性学习日益重要,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互动性等特点,可是很多教师在教授综合性学习时出现误区:1.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缺少必要的指导。2.忽视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3.重课堂"效果"轻课前准备。为了更好地促进综合性学习,要注意:1.提供导详细有序的指导。综合性学习重在语文学习方法应用、重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2.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3.大胆尝综合试各种语文实践方式。4.做好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版课标提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综合性学习是超越课堂和学校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学习环境中,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学习形态,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学习。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背景下进行综合性学习,通过真实情境,高度整合文本及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