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背景 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因为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如同把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复习课的教学方式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新授课相比,师生都不钟情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  相似文献   

2.
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学生无生气,像木头人,教师提一下,动一下”。确实如此,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因为复习的内容旧,是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因为复习的时间紧,是面面俱到的“流水线”操作且紧张,学生真正需要复习的薄弱内容,教师难以预计也难以充分展开;因为复习的方式死,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新授课相比,师生都不喜欢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那么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复习课教学,让复习课教学也能光彩奕奕呢?  相似文献   

3.
韩林 《考试周刊》2010,(32):91-91
复习课是检验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是体现教师对所教学科知识归类整理能力。一堂好的复习课最能充分体现一位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许多老师把复习课上成练习课,只注重练习,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整理及学生整理知识能力的培养。如果每节课如此反复地进行,学生练得多觉得累,老师评讲多了也累,到头来师生双方都弄得疲惫不堪,从而对复习课感到厌烦。经过实验研究,目前我们采用如下的复习课结构。  相似文献   

4.
复习就是再现学习过程,将已学知识加以梳理,纳入整体系统之中.复习课是教学诸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然而,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复习课,目前有两种偏向,一种是不进行知识技能的整理,以题海代复习.另一种是复习整理干巴巴,学生不爱听.与新授课相比,师生都不钟情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  相似文献   

5.
数学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一是复习的内容如同把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二是复习的时间少,而且还要面面俱到,真正需要学生复习的薄弱内容,难以充分展开;三是复习的方式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教学新课相比,师生都不钟情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那么,复习课是否就因复习内容的旧、时间的紧、方式的死而无法来吸引学生了?一篇《让苹果长出人情味》的文章让我深有启…  相似文献   

6.
正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学生无生气,像木头人,教师提一下,动一下".确实如此,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因为复习的内容旧,是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因为复习的时间紧,是面面俱到的"流水线"操作且紧张,学生真正需要复习的薄弱内容,教师难以预计也难以充分展开;因为复习的方式死,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新授课相比,师生都不喜欢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那么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复习课教学,让复习课教学也能光彩奕奕呢?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他认为在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时,会获取新的收获.达到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然而,长期以来复习课存在着“炒冷饭”的现象.不少教师一味采用“练习.讲解,再练习,在讲解”的机械重复方式.让学生在题海里鏖战.这样的复习教师累.学生也感到疲惫.但是收效甚微。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现象,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对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层的再学习、再归纳和再整理.完善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8.
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之后,常常需要帮助学生进行复习。为什么要复习?普遍认为是巩固已有的学习成果.查漏补缺,沟通联系,强化训练,以便考试时考出好成绩。因而,大多数复习课都把时间花在温习旧知、做题讲题上,单调、枯燥、无趣充斥着课堂。“复习”与“应考”被十分功利地捆绑着,使得学生学得苦,教师忙得累。、复习课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9.
“复习”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一种学习形式。知识的掌握有一个认知、巩固、再现、重复、应用的过程 ,复习和应用是关键。学会复习就等于学会了有效学习。单元复习、阶段复习、综合复习……表现在课堂上 ,则称之为“复习课”。复习课该怎么上呢 ?这需要搞清复习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复习课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复习课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什么 ?复习课不是新授课 ,不能简单的知识再现 ,不能一味的解题、练题 ,不能以教师的“辛苦”代替学生的思考。“温故”是知识的再现 (有机再现 ) ,“知新”是重新组合 ,积极创新。中学数学复习课的基…  相似文献   

10.
复习课一向以枯燥乏味“著称”,究其原因,主要是复习课没有新的内容和元素,往往仅仅是对旧知识的简单重复,容易陷入“炒冷饭”的教学模式。一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兴味索然,造成复习课效率低、教学效果差的现状。如何上好复习课,是每个教师高度关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把学习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一提起“整理与复习”课.有的教师与学生就会联想到大量的练习题,把单元整理与复习等同于练习课。这样,教师教得辛苦、批得辛苦,学生学得累、做得累。学生往往对整理复习课缺少兴趣、激情,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2.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的感觉。的确,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使学生觉得有“新鲜感”,又不像别的课那样有章可循。进入复习阶段,基本上都是复习旧知识,如果教师终日埋头于复习题,练习册,测试卷之中,学生埋头作题,教师埋头批改,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一天下来,教师精疲力尽,学生无精打采,对复习题特别不感兴趣,认为枯燥乏味,认为做题很累。那么,如何让上好数学复习课呢?  相似文献   

13.
复习是一种延时反馈,是为消化巩固知识点、归纳总结教学内容或矫正学习中的偏差等采取的教学手段。复习的另一个积极意义就是--温故而知新。由于新课教学不可能把知识讲得十分透彻、全面,复习课却可以将知识拓展、加深,在“贯通”“联系”上下工夫,加强变式、逆向和综合能力的训练,注重知识的迁移。虽然复习课的好处多多,但一线的老师都深有体会,复习课是最难上的。因为一方面都是学过的知识,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另一方面传统的复习方式比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教学的严密规划和统一标准,教师为了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满堂灌”,造成了教师、学生都害怕上复习课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课型之一,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认为复习课是最难上的,因为在复习课中通常采用高强度"炒冷饭"式的复习模式,结果教师累、学生累、复习效率低下。教师要想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在课前理顺复习思路:找准有效复习的切入点→把握有效复习的关键点→选好有效复习的着力点→重视有效复习的延伸点。依照复习思路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复习,从而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数学复习课难上,数学总复习课更难上,这是所有数学教师的心声。对教师,要复习的内容实在太多———一学期的知识要在短短的时间里“扫过堂”,讲得口干舌燥还总觉不到位;对学生,教师讲的内容自己都学过,听不听无所谓。可一旦测验结束,教师感叹:难道连这也忘了吗?学生恍然:这些知识老师怎么不复习?显然“供”与“求”的矛盾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落差。学生到底缺什么?教师怎样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复习目标、设计复习内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认真总结和不断反思的基础上,我对复习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采用“自…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背景】复习课,尤其是中考复习课,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极为重要。部分教师为了节约时间,让学生多做题,完全掌控课堂,将中考复习课上成习题堆积课。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复习效果不佳不说,还容易造成学生厌烦学习的情况。因此,教师需打破传统,将中考的复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自主构建“知识网”。  相似文献   

17.
每个学期,我们都要进行几次复习考试,如章节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特别是区统考、高考等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通常情况下,教师会争时间抢速度,准备大量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中苦战。这样,学生累,教师累,往往达不到预期复习效果。教学过程中,笔者对几次复习课进行了深入反思,提高了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浅谈运用“反馈”与“矫正”实践体会董桂梅一、直接反馈1.从课前提问中收集信息在课前的几分钟内,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复习提问,巩固复习旧知识并为本节课新知识打基础。我改变了过去的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做法,采用了“串问串答”的复习提问法。这种复习方法就是...  相似文献   

19.
复习难,难复习,这几乎是所有教师的一致反映。眼看期末又至,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提高复习的效率,这个问题再一次摆在了每位教师的面前。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实践,谈几点体会。一“、寓教于乐”是提高复习效率之本提高学生复习效率的关键,是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但在复习中,有的学生会因为这些知识已经在前面的新课中学过,认为这些都已掌握而忽视复习课。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复习,体现出一定的设计艺术,让学生能在抓住基础的同时加强知识的系统梳理,使复习得以深入。【案例】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教师用课件创…  相似文献   

20.
复习课难上,是大多数教师的共识;“复习课是热剩饭”,是诸多学生的看法.其实,只要教师准备充分、教法得当,学生对复习课还是能欣然接受的.复习课是针对性极强的课,它既要弥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不足,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尽可能让学生产生新鲜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