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7 毫秒
1.
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新课标强调语言内化要多读书,要积累语言材料,并进行实践运用,这一过程简单概括起来就是要“读进去,记得住,用得出。”它如同交给学生一把开启语文知识宝库的钥匙,让学生在美的语言境界里自由呼吸,自悟自得,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言语形式,引导学生经历语言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内化迁移,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与作者对话、编者对话,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本的表达形式,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自觉积累语言的习惯,将书本的语言内化,进而有效地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季文修 《考试周刊》2012,(88):56-56
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言的“内化”训练。本文结合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从几个方面出发,探讨小学语言训练q-词语的内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母语汉语传承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成为赢得世界尊重的一张名片。反观语文教学,却对语言文字的关注颇有欠缺。坚守语文本位,应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内化与表达,拓宽语言学习渠道。  相似文献   

6.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小学语文教学应重在强化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要从具体的文本语言现象入手,引领学生对文本语言及其所承载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品味、发现、运用,通过课内处阅读等途径加强语言积累,通过把立足语言、创生语言引领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自主内化、建构自身的语言学习认知图式,形成和发展语言经验,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审美品位,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语言文字训练是学生将文章语言转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素养逐步得到提高。语言跟生活有着天然联系,语言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只有将语文教学延伸到校园、家庭、社会,给学生提供大量听说读写实践的机会,才能促成所学语言的全面内化。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要加强阅读训练,使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积累语言,在博览群书中积累语言,在听说读写中积累语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教学,是思维不断训练的过程,也是语言不断内化、不断形成、不断运用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科学有序地进行语言与思维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树立学习自信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承担起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任,可以通过多种手段,...  相似文献   

10.
陈李英 《考试周刊》2014,(34):45-45
文章从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出发,优化语文实践活动策略,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注重语言训练,通过对话交流、内化文本语言、利用教材资源,深化对文本内涵的个性解读,实现读写结合,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锤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卓有成效的,其实现的方法有:课堂教学中规范语言积累,课外阅读中丰富语言积累,习作训练中内化语言积累,综合活动中运用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赏析品味、关联阅读、迁移创造等策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发展思维、内化文本等,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把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而运用的前提在于语言的内化。本文谈的只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所使用的一些方法,当然,语言内化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只有我们教育者不断探索,不断寻求更科学、更行之有效的方式,学生的语言才会更丰富,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才会厚积而薄发,他们的语言才不会苍白,他们的思维才会被点燃、点亮。  相似文献   

14.
内化是形成学生语文素质的心理机制,一切语文教学的外因都要通过学生主体这唯一的内因来实现。 1.积累。积累是内化的前提和基础。素质是日积月累的结果。(1)强化诵读。朗读、复述、背诵是吸收、储存、积累规范化语言的主要途径。经常朗读、复述、背诵教材中规范精美的语言,就能在记忆中积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自身的语言,促使个性化的语言日趋规范、成熟,达到“久熏幽兰人自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卓有成效的,其实现的方法有:课堂教学中规范语言积累,课外阅读中丰富语言积累,习作训练中内化语言积累,综合活动中运用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16.
学习言语总是学习语文的核心,感悟写法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因此阅读教学要指向言语表达,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表达的精妙,体会个性表达形式,并从读促写,实现读写迁移,内化言语表达,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语文课堂中出现了一些背离语文本体的现象:文本被图解、语文被泛化、文本被架空、语言被虚化等。本文就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阅读提出了四条对策:紧扣文本直面语言,反复触摸,培养语感;抓意蕴深刻处,咀嚼语言,加深感悟;寻找学生情感触发点,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内化语言,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语言结构内化方式的讨论,指出语言教学中不仅需要输入可理解的句子,保持语言的真实性,而且要输入结构类似的句子,并让学生尝试运用这些结构,有效促成语言结构的内化。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习其实就是学习他人语言文字表达习惯的过程,同时也是形成自己言语习惯的过程,正是这一有用、有意的过程,才使语文学习及语言作品阅读能够成为学生或者读者乐于参与的活动。依照语言材料的组织单位及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阐述语文教学是学生在言语习惯之上的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下同归了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