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袁泽玲 《双语学习》2007,(12M):170-170
目的论是翻译功能派的主要理论,它突破了传统的对等翻译论的框架。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应遵循三个法则,即①目的法则;②连贯性法则;(国忠实性法则,其中又以目的法则为主导。本文阐释了目的论的主要观点。并对该理论在标示语翻译中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周晓寒 《考试周刊》2010,(43):36-37
翻译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的核心理论。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对《大卫·科波菲尔》部分段落的三个中文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并从翻译目的、连贯法则、忠实法则方面简单探讨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着重讨论了功能翻译的目的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功能翻译理论研究认为:目的论除了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还有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ule).功能翻译论提出的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译者较好地实现译文的文本功能,可以为译者进行翻译提供两个基本的翻译标准:(1)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必须让接受者理解,实现语内连贯;(2)忠实性法则要求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实现语际连贯.另外文章也对科技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作为一名科技文献的译者不但要有扎实的英文功底,而且还要懂得大量的科技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4.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流派以目的论为核心,强调文本和翻译的功能,以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为三大法则,其理论对中国特色词语"不折腾"的翻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结合"不折腾"不同的译文,探析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忠实性原则、翻译标准多元化和连贯性法则等方面入手,讨论如何利用功能翻译派的目的论来指导法律翻译。  相似文献   

6.
翻译在技术、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国际交流中扮演着主要角色。科技翻译更是先进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忠实性原则、译者主体地位、翻译标准多元化和连贯性法则等方面入手,讨论了如何利用德国功能翻译派的目的论指导科技翻译。  相似文献   

7.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是功能目的论,它有两个重要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飘》的两个译本在词汇层、句法层和段落宏观层三个层面分别采用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来评价文学翻译,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只要能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下,达到其翻译的目的,都应认为是合适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翻译"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功能派学者提出来的,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概念可以被概括为,翻译行为目的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一理论认为以翻译目的为导向,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是翻译的最高法则.这一理论产生并广泛应用于翻译的各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文从目的论出发,研究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在美剧《权力的游戏》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和具体体现,以期对字幕翻译工作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性法则与化妆品说明书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它认为翻译的实质是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目的论的首要法则"目的性法则"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文本以目的论为依据,认为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应遵循目的性法则,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10.
汉斯·威米尔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他指出翻译要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其理论包括三个法则:目的法则(Skopos rule);连贯法则(coherence rule);忠实法则(fidelity rule)。本文主要从目的论方面来指导旅游文本资料的翻译,提出目的论角度下的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重点的翻译原则,并分析该翻译原则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在旅游文本资料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德国翻译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实现了翻译理论从静态的语言翻译向动态的功能翻译的转化。其中的目的论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从译语读者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做出适当的表达,达到交际的目的。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其对实用翻译的指导作用分析,强调功能主义学派目的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文化价值是李庄古镇的灵魂,是李庄古镇发展的基础与源泉。在对李庄古镇旅游资料进行翻译时,应借助功能翻译理论,将李庄的建筑、抗战、宗教、饮食和民俗五个方面的文化负载传达给目的语受众,且符合其语言使用习惯,促进李庄古镇的对外宣传与文化价值传播。  相似文献   

13.
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目的论,目的论包含目的性原则、忠诚原则和连贯原则。对政论文这种实用的信息型文本英译的分析表明,好的译文往往是这三大原则的结合体。政论文英译需动态地把握这三个原则,牢记翻译的目的,协调好翻译过程的多边关系,译文才能在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同时顺利实现对外宣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旅游公示语是旅游目的地展示给游客的特殊交际语言,其英语翻译又是向世界展示和宣传的重要窗口,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言环境的优劣。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安阳殷墟,其旅游公示语的英译存在诸如规范性差、语用错误等不足之处。功能目的论强调功能对等,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过程,这些原则可以很好地解决安阳殷墟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广告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乐园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0):104-106
"创造性叛逆"这一术语自其提出以来主要用于文学翻译研究。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不难发现创造性叛逆对以广告翻译为代表的应用翻译同样具有较大的解释力。着重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阐释了广告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并提出创造性叛逆不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翻译现象,也是一种有效的"翻译策略",在广告翻译中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6.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认为翻译目的决定译文,也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因此能够为公示语的汉译英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为此,译者应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从实现语篇的预期功能出发,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和文化习惯,遵循简洁明了、互文性和尊重译语文化习惯等原则,灵活采取翻译策略,从而实现公示语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7.
翻译学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是等值的概念,但是这一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往往无法实现。德国的学者提出的目的论和后期发展出来的功能主义为翻译提供了一条新路。通过广告翻译这一视角,指出传统的等值理论并不能完全指导翻译实践,而运用功能主义的方法却能在广告翻译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关于翻译错误的概念和认知语言学有关理论,分析了山东省景区概览性旅游文本汉译英问题,其现有译文普遍存在着语用、语法、文体和文化信息处理方面的错误,这些错误与目标读者认知世界中语言、文化等百科知识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和背景知识产生冲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关于旅游文本汉译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特殊文本,世博标语大多以中英文双语的形式出现,以实现其传达信息、指导读者行为的目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流派以目的论为核心,强调文本和翻译的功能,其理论对世博标语的翻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以此解读上海世博会主题标语的翻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