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洪宏 《江苏教育》2012,(Z1):77-78
图像是一种视觉形象,对于生活节奏紧张、生存压力空前的当代人来说,观看这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感性形象,相对于主要诉诸理性的抽象文字阅读来说,显然要轻松和容易得多。而且,在一个信息大爆炸并且瞬息万变的时代,文字阅读所必需的沉思默想,难以赶上信息更迭的节奏,而读图显然又比读书能更迅捷地吸收信息,读图时代的来临不可避免。图像古已有之,但活动图像的创造却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是活动图像的主要代表,也是读图时代的宠儿。早在20世纪20年代,电影跨入艺术门墙为时未久,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贝拉就为之欢欣鼓舞,撰文为这一新生的使人重新成为"可见的人"的视觉艺术鼓  相似文献   

2.
正"读图时代"的到来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推动,本文结合实例谈谈"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读图"具有直观形象性"读图时代"的到来不仅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许多重要变革,图像对于教学过程的辅助也具有许多重要的优越性。首先,"读图"具有直观形象性。图像信息与文字信息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图像相当直观,同样的信息用文字来传递往往需要较多的语言组织,图像则不一样,当图像呈现在学生们眼前的那一刻,所有信息便都充分展现了出来,并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电视、电影、网络,都在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我们足够的注意力,使我们丧失对文字阅读的兴趣。我们在恐惧读图时代破坏了对文字阅读的专注力,使我们丧失了深阅读能力的同时,不妨承认图像阅读,确实会给我们带来海量的信息,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信息,才是关键。所谓读图,主要指静态的图像阅读和动态的影像阅读,为方便表述,统一称为图像阅读。图像阅读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信息量大、现场感强等诸多优点,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4.
"读图时代"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出现的阅读方式发生根本改变的特定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接受者普遍倾向于阅读以影视、图像为主要形式的信息载体.随着阅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学习观念、思维方式、学习习惯也随即发生改变.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必须正面面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迎接"读图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老照片》《老漫画》《画说资本论》《西方文化漫画集成》……当各种传统或现代的绘画、新闻或艺术照片、电影、电视、卡通、漫画、商业广告影像等铺天盖地涌来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读图的时代来到了。读图时代的来临,无疑是迎合了我们越来越懒惰的阅读——越读图越多,越读越简单,越读越“返璞归真”了。照这个趋势读下去,下一步恐怕就要读“看图识字”了。读图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图片往往比文字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而且图片比文字更直观、更形象、更通俗、更明白,“读”起来也就更省时省力。新近出版的《读图时代》中也称:“在有文字之前…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文字传播方式进入今天的图像传播方式。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人们对信息的读取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文字读取变成了图像读取。因此也可以说信息时代的到来,也是"读图时代"的到来。"读图时代"的影响力非常深远,特别是对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读图时代"为背景,对"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进行讨论和解析,探讨"读图时代"下,如何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展开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读图时代"是对图像成为主要的叙事语言、阅读图像成为大众阅读方式的一种时间性描述.大学生作为阅读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尤为热衷于对图像的阅读.为了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读图"心理,图书馆应该接受、理解这种阅读方式的变化,分析研究其背后的心理因素及形成机制,训练培养大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视觉素养.  相似文献   

8.
郑琨 《辅导员》2014,(Z1):53-54
正在当今视觉图像力量空前强大的"读图时代",怎样的"读图"策略才能使我们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呢?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文本,是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要求同学们既要学会"读文",也要学会"读图"。链接生活激兴趣非连续文本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生活中非连续文本无处不在,有的以单一的图表或文字形式呈现,如学校徽标、火车时刻表等;有的以  相似文献   

9.
“读图时代”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出现的阅读方式发生根本改变的特定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接受者普遍倾向于阅读以影视、图像为主要形式的信息载体。随着阅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学习观念、思维方式、学习习惯也随即发生改变。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必须正面面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迎接“读图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孔凡娟 《文教资料》2009,(24):94-95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充斥于当代生活的大量图像正以惊人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阅读取向,促成了由"读文"到"读图"的转变.这就激起了众多学者内心对文字的前途和命运的深沉焦虑,从而打起了反对之旗.其实经过比较,图像也是传承人类文明的工具,亦可以创造经典,厚载深意,并且图文可互补并存,相得益彰.由此,学界应以宽容心来对待"读图时代".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图像开始了对文字的“入侵”,人类从此开始进入所谓的读图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引起了阅读观念、阅读方式的改变,现代阅读也由此兴起。  相似文献   

12.
读图能力:阅读能力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充斥于当代生活的大量图像、影像正以惊人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阅读取向。读图已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快餐文化受到人们的青睐。面对读图时代的到来,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读文能力”的同时,更应注重“读图能力”的培养。因为“读图”与“读文”本源上是一致的,文字与图像是一种相互补充、协调的关系,图像阅读能力与文本阅读能力应成为读图时代语文阅读能力的双翼。只有实现图文互动,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读图时代:是将幼稚进行到底。还是培养有思想的受众? 这个时代是世界被以图像的方式把握的时代。面对纷杂的信息,我们的目光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因而,视觉符号生动的形象、浅显的表意,要比文字和声音更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图形、图像逐渐成为当代青少年课外阅读的主体内容。许多事实表明.“读图”影响学生的阅读品质,使他们的思想幼稚化.逐渐丢失了生命体验的悟性。影响了价值判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卢君 《内蒙古教育》2006,(10):41-42
目前,传统的文字阅读方式正向新兴的图像阅读方式发生着转变。所谓“读图”,是读者对以图形为主体阅读内容的一种方式。在当今社会,图像压倒了文字,转而成为一种文化的主因“。图配文”的流行表明,文学在图像面前显得异常软弱,它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青少年的文字表达能力在衰退,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为新一代的文化范式。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世界,图像超越了文字的霸权,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情境,成为我们文化的主导。青少年“读图”当然有其积极的时代意义,但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一“、读图”对…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人类进入了“读图时代”。图与文都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图像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消除了文字那种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才能理解的间接性。从“文本”到“图本”的转化对人类思维能力的影响是深刻的,面对“读图时代”,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适应思维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逐渐进入了"读图时代"。"读图时代"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在小学的各种教材中随处可见彩色插图,可以说,现代的小学生也更加喜欢"读图"这种快速的阅读方式,而这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无疑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因此,就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基于此,在分析了读图时代的一系列特点之后,就如何在读图时代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传媒技术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发展,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阅读方式的变革,“读图”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阅读方式,有人称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所谓“读图时代”,“就是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文字让人厌倦,让人不过瘾,需要图片不断刺激我们的眼球,丰富我们的求知欲和触动我们麻木的神经。”  相似文献   

18.
读图时代的网络诗歌在审美取向上表现出由文字审美向图像审美的嬗变,也即由"字思维"向"图思维"的转变。总的来说,网络诗歌在读图时代呈现为三种形态,即图像诗、超文本诗和多媒体诗。对此三类诗歌的分析解读,既有助于把握当下读图语境中网络诗歌的审美风向,同时对客观界定图像审美之于诗歌审美的关系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打开学生的课本、教学资料、阅读材料,我们就会发现“图像”的比例越来越大。一二年级的课文中每篇均有配图,而中高年段的课本中图片的比例也相当大。在教学课件中,影像的出现更是比比皆是,阅读材料中所推荐的内容也不只是文本,“图像”越来越多地走人阅读教学的视野,“读图时代”对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和影响。而教师们则一直担心着学生文字阅读能力的下降,于是当阅读教学遭遇“读图时代”,似乎真的出现了一场图像对文字的战争。  相似文献   

20.
一、读图时代:是将幼稚进行到底,还是培养有思想的受众?这个时代是世界被以图像的方式把握的时代。面对纷杂的信息,我们的目光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因而,视觉符号生动的形象、浅显的表意,要比文字和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