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本教法:引导探索法(教法设计A)。教学过程(五年制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 一、数方格——激发探索欲望一开始,教师出示一个画在格子图上的三角形(参看课本111页),问学生:如果每一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图中的三角形面积是多少?并要求学生讲出是怎样算出这个三角形面积的。学生作答后,教师又问:如果要你计算一块较大的三角形鱼塘水面面积,能不能也用数格子的方法呢?当学生发现不能凭数格子的方法计算时,就产生了探索新方法的欲望。(板书:三角形面积计算) 二、剪叠——引导学生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中,如按教材所述的方法(数方格,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寻求面积公式,学生难以弄明白为什么把不满一格的大大小小的三角形或四边形都要算作半格,而且这样数得的结果也不准确,有知识性错误。因此,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3.
王建生 《江苏教育》2006,(11B):33-34
苏教版国际本教材第九册“多边形面积计算”这一章节中,有这么一个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理解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为分解这教学难点,教材中安排22~23页的“练习与应用”第1题与第4题两道习题。编者意图是:第1题让学生在格子图上比较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帮助学生在比较和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忆和领悟各个面积公式推导的思路与方法;第4题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出几个面积相等的不同的图形,帮助学生在比较和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在实际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回忆和领悟各个面积公式推导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教学设计思路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在上海市一期课改教材中被安排在四年级,教材提供了3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要求学生数格子、填表,并观察表格中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从而归纳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公式)。  相似文献   

5.
李莉  王燕 《河北教育》2000,(1):33-33
“三角形面积”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三角形转化成为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一、巧数方格,蕴伏规律。 引入新课后,首先是让学生感知三角形的面积是它所在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教师出示一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的三角形,如图: 先让学生思考:每个小方格…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1.通过让学生主动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2.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阅读质疑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以下材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把问题随手记录下来。学生阅读后,首先回顾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然后学生提出了疑问,主要问题有:(1)怎样用数方格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建生 《河北教育》2007,(10):35-36
教材解读: 全日制义务实验教材苏教版第九册《多边形面积计算》这一章节中,有这么一个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为分解这一难点,教材在“练习与应用”中安排了第1题与第4题两道习题。编者意图是:第1题让学生在点子图上比较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帮助学生在比较和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教师挖掘教材 ,钻研教材 ,吃透教材 ,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尤其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研究教材、教法 ,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使学生知道获得知识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教会学生学习显得更重要。我们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现就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做一介绍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图 1一、把梯形变成组合图形求面积1 .任意梯形可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求面积。作任意底角到顶角的对角线 ,得到两个三角形 ,那么该梯形的面积就是这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 ,如图 1。证明略。2 .把任意梯形分割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  相似文献   

9.
黄家爱 《广西教育》2023,(34):62-65
面积可以是一个数,面积教学应当体现面积的度量功能,方格纸则把面积的度量功能进行了显性体现。方格纸在数学中运用广泛,但是现实中面积的教学仅仅局限于数格子,学生对面积的度量体验比较少。对此,可从利用方格纸增加学生面积度量体验出发,打通所有度量知识,让学生感悟到所有的度量都是在用合适的数与合适的单位对物体从不同维度进行赋值。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教材五年级上册“图形与面积(一)”这一单元,在学习基本图形面积计算之前,安排了“比较图形的面积”等相关内容。教材以方格纸为载体,以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为素材,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经验,初步体会计算图形面积的两种基本方法:数格子和割补法。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认为 ,受不同的教育观念支配 ,就会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得出不同的教学结果。本文就“三角形面积计算”三种不同教法的比较加以说明。A教法先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再出示画在格子图上的三角形 (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各 1个 ) ,让学生观察 ,数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后 ,教师指出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麻烦。接着 ,让学生逐一数出底和高的长度 ,再比较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底、高的关系 ,学生通过计算 ,知道每个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刚好等于面积的 2倍。于是 ,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 2。…  相似文献   

12.
落实素质教育 ,必须向 4 0分钟要质量。教学“到位”的处理 ,必然会出现高效、低耗 ,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现谈几点体会 :一、新旧知识连接点到位的处理新知是旧知的延伸 ,处理好新旧知识连接点 ,会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由复习题数方格让学生数出三角形面积后 ,让学生数出三角形的底和高所占的格子数分别填入下表。底 (厘米 ) 6 6 6高 (厘米 ) 4 4 4面积 (平方厘米 ) 12 12 12  此表会使学生产生“三角形的面积和底与高的乘积有什么关系 ?怎样才能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典型案例。笔者在备课时遇到如下的问题:1.给学生创造什么样的学习空间更适合学生探索?人教版教材在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提供了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长和面积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什么是面积"时需从三维到二维,从一维到二维,沟通一维、二维和三维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明白面积的本质,掌握通过数格子计算面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了面积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形成有关多边形面积的系统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教学内容的编排往往侧重于理解和掌握图形  相似文献   

16.
三角形的面积知识:1.三角形的面积S△=1/2×底×高.2.等高(底)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它们的底(高)之比.应用三角形的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面积法",下面举例说明"面积法"在几何解题中的应用.一、求线段  相似文献   

17.
要有效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教师需摸清学生的学习起点,找准探究的切入点,把握探究的重点。"三角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入手,以方格背景下锐角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为突破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点带面突破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难点,进而归纳并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完全归纳推理思路,从而进一步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能寻找计算三角形面积所需的条件,并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进一步理解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寻找条件,正确计算(一)出示下图:能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吗?  相似文献   

19.
学生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否就采用教材上提供的思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后,再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教学实践,以下是一些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20.
匡慧娟 《江西教育》2002,(11):31-31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的内容,课始,教师首先让学生回忆刚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接着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说今天先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接下来的一个教学片段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