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情况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物理化学"博士点获批;2003年,"教育学原理"、"马克思  相似文献   

2.
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情况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物理化学"博士点获批;2003年,"教育学原理"、"马克思  相似文献   

3.
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情况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物理化学”博士点获批;2003年,“教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地理学”3个博士点获批;2006年,“中共党史”、  相似文献   

4.
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情况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物理化学”博士点获批;2005年,“教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地理学”5个博士点获批;2006年,“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体育教育训练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物理”、  相似文献   

5.
(一) 一九八一年我国正式实施学位制度以来,在短短的八年里,全国已有7.4万人获硕士学位,有1200余人获博士学位。到八七年底我校共有2156人获硕士学位,75人获博士学位,这说明我国在对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等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从另一方面看,学位工作还有  相似文献   

6.
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情况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物理化学”博士点获批;2003年,“教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地理学”3个博士点获批;2006年,“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体育教育训练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物理”、“自然地理学”和“细胞生物学”7个博士点获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被批准拆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2个博士点;  相似文献   

7.
学者简介     
《成人教育》2007,(11):F0003-F0003
<正>赵红亚男,1964年出生,河南襄城人。200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外国教育史专业博士研究生,2004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8.
王铁峰,1994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工系,1999年获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和自动化与计算机应用第二学位,2004年获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读博期间,获清华大学"十优秀研究生"、"学术新秀"、"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北京市三好学生"等荣誉。2006年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在清华大学化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7月起在清华大学化工系任教。  相似文献   

9.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北京市重点学科,特别是自90年代后期有了飞速的发展。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以该学科为主体建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0.
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是控制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有效手段,在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控制过程中效果明显。同时,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不断探索创新。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控制是需要通过不同模式进行控制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制度改革成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规范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2001年起,我校对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制度实施改革与调整。经过三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科学、公正的博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本文基于三年来博士学位论文评阅状况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校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制度的改革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进一步完善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制度,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1999~2011年1279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按论文作者毕业年份统计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学科分布比例;统计了对应年度全国博士毕业生学科分布的比例;将上述两个百分比的比值,称为"学科获优能力"。通过"学科获优能力"排名以及对高校和科研机构按学科门类进行的获优能力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理学、农学和教育学学科获优能力排名前三;工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量排名第1,但其获优能力排名第5;医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量排名第3,但其获优能力却排名第7;对高校来说,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属于获优能力薄弱级学科;对科研机构来说,哲学、经济学、法学和教育学四门学科,属于获优能力薄弱级学科。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陆地区名誉博士学位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荣誉博士学位"的发展历史,探讨英国、美国等国家荣誉博士学位颁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争议,研究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名誉博士学位"授予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而就我国的"名誉博士学位"做语义和法律规范上的分析,认为名誉学位的审批不宜下放,程序可适当减少并逐步扩大授予范围.在此过程中,促进高校保持独立性,在名誉博士学位的授予上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惯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研究生》2012,(8):4-9
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审定会日前在京结束,共评选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0篇。为保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根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决定向社会公布2012年入选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公示信息,本次全国优博公示期自2012年8月6日起,时长60天。在此期间,有发现入选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或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者,  相似文献   

15.
分析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2000—2019年博士学位授予20年的数据,发现美国博士生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能够保障高质量,重要的措施就是坚持了4个“三分之一”基本方略。博士学位授予高校占学位授予高校总量的比例略超三分之一,有效避免所有学位授予机构开展博士生教育的冲动;极少数研究型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约占总体博士学位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保证高水平博士学位授予机构授予的学位占据主体;学术型博士数量占所有类型博士数量的三分之一,以质量标准为前提促使不同类型博士学位分类发展;非STEM领域的博士学位授予比例相对稳定在三分之一,对标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调适博士生教育学科布局。  相似文献   

16.
刘喜怀(1977-),河南淮阳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2001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12月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16年6月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9月到周口师范学院工作以来,主要讲授"高  相似文献   

17.
英国现代博士学位制度历经百年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博士学位类型。适应社会经济及个人发展需求、提高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英国博士学位多样化形成的主要动因;在学位体系形成发展中,不变的是博士学位的研究性本质,改革的是学位设置目的、博士生培养过程及毕业要求,突出的是博士生培养质量。英国多样化博士学位类型及特点,对我国博士生培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我国国情,可设置多样化博士学位类型、建立博士生联合培养制度、设计多元化博士毕业要求。  相似文献   

18.
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在美国快速发展,已成为跨学科博士生培养的制度化手段。美国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包括建制化项目和个性化项目两大类,其中建制化项目包括一主多辅、多主体联合和实体跨学科中心三种组织模式。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主要包括跨学科课程、跨学科社区和跨学科指导三个关键环节,尽管从外在形式上看与传统博士学位项目差别不大,但每个关键环节都体现出强烈的跨学科性。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的生成过程表明,跨学科研究是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的基本内核和逻辑主线,而跨学科研究的固有特点决定了跨学科学位项目具有变动与稳定、分化与整合、高要求与低回报这三方面的张力。基于对美国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的分析,建议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跨学科博士生培养的支持政策:前移支持关口,扩大支持范围;增加软支持,减少硬约束;以项目牵引导师,以导师牵引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研究生》2010,(5):32-3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学校的特色与优势学科,材料学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材料加工工程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建设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学1988年被审批为国家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20.
成娟丽简介     
成娟丽,女,博士,讲师,中共党员,1981年5月出生,山西太谷人。2003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学系,获畜牧农学学士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学学士双学位;2007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学系,获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生物饲料工程(微生物发酵);2010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微生物学博士学位,并获华南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和"优秀博士毕业论文"荣誉;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工作,从事微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