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低年段识字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多认识一些汉字,迅速扫除读写障碍,尽快进入阅读和习作,真正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意,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力求做到形式多样,活泼生动,体现趣味性;力求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沟通,体现开放性. 一、生活化.语文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生活本身又蕴涵着丰富的语文知识.生活与课堂密不可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识字量,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生字的有效途径.形义不能同步是一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要让学生既记住形音,又了解字义,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识字.比如在教学《比一比》一课时,先让学生读"黄牛"、"花猫"、"鸭子"、"小鸟"等词,再让学生观察本课挂图,把词语贴在图中对应的事物的旁边,这一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了生字. 二、直观化.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形象.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在生字教学中,简笔画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表现汉字的象形特点,有效帮助学生记忆生字.比如在教学"影"字时,根据"景"字的形貌,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小树,小树在阳光的照射下,投下了影子.学生把图和字比较、观察,发现子就像"景"字,地上的影子就像那三撇儿.学生在欣喜之中牢牢地记住了"影"字.又如在教学"鼠"字时,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只露着尖牙的老鼠,看了图,再来记"鼠"字,既轻松,又有趣.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理解生字"鸣、翠、船",认识"舟"字旁。2.能读出诗句表现的美好情境,背诵全诗。3.找出诗中相对的词语,初步感受诗歌的对仗。过程与方法1.通过字理识字、结构识字等识字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识字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2.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通过动手"摆一摆"活动,了解诗意,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美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句描绘,感受自然的美好,向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3.
《启蒙(3-7岁)》2012,(11):40
尊敬的"乐知舟教育"的领导:您好!我是"乐知识字"课程的学员菲菲的妈妈,动笔写这封感谢信时,我的心情还在因为喜悦而久久不能平静.菲菲在最近一次的识字测验中,得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太开心了!也许这个成绩在别的家长看来不算什么,但我知道菲菲得到这个第一名有多么不容易。在我的印象中.菲菲识字最大的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她经常是昨天认识的字会读,今天就忘记了,隔一段时间又无意中记起来了。我每天都考她汉字,只要她遇到不会的字,就像中了"魔咒"一样,昨天考不会,今天考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更高效。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一、图解识字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教学生字时,可以依托图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舟、竹、石、泉、川、燕"按"实物——象形字——汉字"的顺序演示给学生看,这样既能使学生快速地掌握字形,也能使他们领略到汉字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源于学生多彩生活中的感悟识字思维也必然是丰富的. 在一次教学中,当我举起识字卡片,让学生认读"休息"的"休"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有一次我去公园玩,累了,就倚着一棵树歇息,此时的我和树相依"造型",多像这个"休息"的"休"呀!孩子天真的话语,让这个会意字惟妙惟肖,更让全班学生记住了这个字.  相似文献   

6.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偏旁,谁来认?,出示这个学期学过的偏旁,指导认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识字8",再来学习几个新偏旁,看谁学得好.板书:识字8 二、认识偏旁,了解演变 1.认识"鸟"旁 ,1了解偏旁.教者用粉笔画一只鸟,边画边问:老师画的是什么?它像哪个字?引出"鸟"既可以表示一个实物,也可以作偏旁,接着问学生鸟字旁的字大多跟什么有关系呢?,请学生站起来说一说.  相似文献   

7.
1.情景识字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教材安排中有两组识字教学内容,仔细分析这两组教材内容,不难发现它们是以场景分类的形式出现的集中识字。像“识字一”中安排了《在家里》和《操场上》,“识字二”中安排了《自选商场》、《菜园里》等课文。课堂上学生掌握了课文要求的认读字后,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一课,知一类,到生活中继续去认识更多的生字。比如,学习了《在家里》一课,学生认识了“沙发、报纸、台灯、电视机、电话机”,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把家里的家具和电器都贴上小标签,学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是为了能够阅读,学生一入学首先遇到的就是识字和阅读之间的矛盾,学生的识字量少严重阻碍了阅读的进程。如何让学生又多又快地识字,让天性好动好玩的孩子能够静下来,走进精彩的故事世界呢?识字教学中我改变"教师一言堂""就字讲字""就字论字"的传统教法,聘请"识字小助手",整合"识字资源",讲求"规律识字"。  相似文献   

9.
<正>1.游戏识字,寓教于乐1.1猜谜语,识汉字。猜谜语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智力游戏。根据字的结构特点、字形、字义把字或词编成谜语,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在玩耍中识字。例如在教"拿"字时,可以引入谜语: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猜谜过程中通过分析和对比不仅认识了"拿"的间架结构,而且记住了这个字的特点。1.2编故事,识汉字。在教学中,教师巧用汉字的形和义之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在识字与写字方面,实行了"识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要求会认的字不但在本课中认识,放到其他语境中也认识,要求会写的字,强调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这对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如何才能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科学、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呢?本文谈谈笔者在这一方面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一、联想形象识记字形在生字中,有的是象形字。如一年级上册中《口耳目》一课中的生字"口、耳、目、日、月、火",这类生字的字形与它所表示的形象很相似,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可以让学生想象其形状来识记生字。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如,学习"鼠"字,"鼠"字像只小老鼠,上面的"臼"是老鼠的脸,下面是小老鼠的牙齿。  相似文献   

12.
<正>一、编谜语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谜语能使一些原本比较抽象的文字变得具体形象,如"茶"字,下边是"朩",小学生很容易写成"木"。在教这个字时,我就编了"一个小人,躲在草里"的谜语让学生猜,加深了学生对"茶"字的印象。又如,认识"燕"字时,我又编了:"一只鸟,飞到北门口,生了四个蛋"的谜语。  相似文献   

13.
"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可见识字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并根据构字方法灵活运用,来体现识字教学的多元化,从而提高识字的效果,让识字教学变得更美丽.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1~2年级)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也就是说要以"认识"为主,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下面笔者就教材中涉及的识字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象形字笔画简单,表意直白,往往会被教师忽略成"不教也会"的内容,使得学生只是认识笔画,而不认识事物,最终对识字失去兴趣。象形字作为识字之始,必须结合字理图,才能更好地将汉字形义结合。只有图字对照,记忆关键笔画,创设出各种学生喜欢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在学字之初体会到汉字的形体美,从而激发识字兴趣。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基础教育范畴中的语文课程,要以系统的语文知识技能教学为纲,设计教材、教学语文知识;其内涵并不是专业性地学习语文知识理论本身,重要的是语文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所谓"科学化"就是教规律,授"渔"。如果识字教学只停留在"认识这个字"而不晓得其"所以然",不晓得"与其他字的区别和联系",更不晓得"运用的方法和特点",那么这个识字教学仅是"授鱼"而已!鱼就是鱼,积之再多、习之再快也是鱼。随文识字之所以少慢差费,之所以不足取就在于把识字当  相似文献   

17.
打开新教材,不难发现,识字任务加大了.一年级的识字量高达950个,占了小学阶段的三分之一.引用崔峦老师的话:"这些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认识,放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不考."但因为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而阅读又是习作的辅垫,所以识字质量的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打开新教材,不难发现,识字任务加大了.一年级的识字量高达950个,占了小学阶段的三分之一.引用崔峦老师的话:"这些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认识,放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不考."但因为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而阅读又是习作的辅垫,所以识字质量的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人自识字聪明始",我真喜欢那些方方正正的汉字.我认识的汉字已有两三千个,在这么多的汉字中,我对"跑"字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如何教育孩子识字的文章,立即仿效它说的方法,做成识字卡片让我三岁的孩子辨认.待他记牢后,又将卡片贴在墙上,反复加深孩子的记忆。开始,孩子对此还满有兴趣,从一天只记住一两个字,到一天能记住五六个字,于是墙上的卡片越贴越多。客人来时,我总要让孩子在他们面前表演表演。可是过不多久,孩子就厌烦了,教他认字时他总是心不在焉,我读字时他跟着读,可一转眼他就会忘了,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