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珍惜并鼓励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培养自信心是帮助孩子取得成功的首要一环。每当孩子取得一个小小的进步时,父母应不失时机地予以鼓励和表扬,使孩子坚信自己有能力。二、肯定——心理强化剂。当孩子有错时,应该针对错误行为就事论事,不应否定孩子的全部价值和各方面的成绩。三、让孩子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发挥自身优势亦是强者的一个显著特点。遗憾的是,不少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而不愿听取孩子的个人意愿和自我评价。四、专注——注意力的培养。通过简单而经常的训练,可以提高孩子在学习上的注意力。如对幼儿,可唱一首歌(或用…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竞争愈加激烈的世纪,21世纪是强者的世纪。只有培养孩子的强者气质,让孩子成为强者,才能适应新世纪的需要。自信是强者最鲜明的特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帮助孩子取得成功的首要一环。孩子取得了小小的进步,父母应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和鼓励,使孩子坚信自己的能力。在孩子取得进步的同时,要激活孩子夺取新成绩的欲望,让他有种“永不满足”的宝贵品质。要时刻提醒孩子“我有信心取得成功”。著名作家海明威就是强者典型。他参加了二次世界大战,负过几十处枪伤,乘坐飞机出出过事,但是他依旧有着不可征服的精神。这归功…  相似文献   

3.
表扬的艺术     
一、掌握表扬的最佳时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表扬要在孩子们最需要的时候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厉;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荆,让他振作起采;当学生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之中,表扬如黑暗中的明灯,让他重燃希望.学生做了件好事,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纪律有所好转,老师提问虽没答对却能认真思考等等,都是表扬的好时机.因此,当我们发现了孩子的点滴进步,我们要趁热打铁,及时表扬、鼓励.不要等到孩子的进取心冷却了,上进心消失殆尽了,再表扬、鼓励,那就没把握好时机.……  相似文献   

4.
表扬的艺术     
一、掌握表扬的最佳时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表扬要在孩子们最需要的时候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厉;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荆,让他振作起采;当学生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之中,表扬如黑暗中的明灯,让他重燃希望.学生做了件好事,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纪律有所好转,老师提问虽没答对却能认真思考等等,都是表扬的好时机.因此,当我们发现了孩子的点滴进步,我们要趁热打铁,及时表扬、鼓励.不要等到孩子的进取心冷却了,上进心消失殆尽了,再表扬、鼓励,那就没把握好时机.……  相似文献   

5.
请陪陪我     
藜藜 《河南教育》2005,(4):51-51
从上初三以来,我就一直是一个让你担心的孩子,因为我是一个有着和其他人一样健康的身体和聪明的脑袋,却不知如何去利用,如何使它变得更有价值的人。在你的鼓励之下,我开始努力。但是,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出来,连我自己都失望;第二次,我有了小小的进步,可还是那种放在成绩堆中很难找到的分数。当时你却笑着拍拍我的头:“已经有进步了,值得庆贺哦!”我又有了一些信心,依然在努力着。当我抱着最大的希望等待着第三次月考成绩单发下来时,等到的仍是很重很重的失落,  相似文献   

6.
巴述丽 《家长》2011,(12):16-17
当孩子对某事有了去做的动力的时候,顺势去引导他,给他讲清道理,同时支持他、鼓励他、规范他,这样,我们一定能在与孩子的“过招”中胜出,使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章娟 《早期教育》2006,(11):27-27
1.“假日宝宝”记录表的平面互动。 以往每逢放假,我园总以书面形式发给家长通知,向家长提出配合的有关事项。整个过程,幼儿园是发令,家长是被动接受,没有一种平等、探讨、对话式、参与式的交流和互动。本学期,我们根据孩子的差异,与家长沟通后为每个孩子度身设计了具有个性的假期宝宝记录表。开学了,孩子们带着假期宝宝记录表,自豪地向老师和同伴诉说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我们也听到家长的反馈:一份小小的记录,比家长的说教更管用。由此,我们又设计了双休日的宝宝记录表,鼓励家长图并茂地记录孩子的点滴变化。  相似文献   

8.
王燕 《班主任》2002,(1):46
一个小小的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经常被用来鼓励自己要善待孩子。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孩子,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总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 “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卖。”  相似文献   

9.
玩转1 2 3     
家长该了解的 每一点进步都不容易 与孩子语言能力的迅速提高相比,孩子在数学方面的进展似乎不大。就前者而言,孩子的词汇量以每个月50个单词的速度在激增,过去只会说两个词组成的词组,不久之后便能说出6个词组成的句子了。而孩子在数学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如说出几个数字,识别几个数字或数物体的个数等,虽然在家长看来很有趣,也容易鼓励孩子去做,但这些进步都  相似文献   

10.
孩子学走路,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应该及时表扬:及时表扬和鼓励是促进孩子继续学习,继续进步的必要条件。奖励必不可少,但奖励不当也会让宝宝养成不少坏习惯。  相似文献   

11.
师说心语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或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绩时,教师都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由衷地表示祝贺。因为关爱能给孩子无穷力量,会让孩子树立自信,可助孩子走向成功。作为一名教师,只要你心中有真爱,天天都会有让你欣喜的收获!  相似文献   

12.
“ETPS”是我校全体教师参与研究的一个课题。“ETPS”分别为英语单词encouragement(鼓励)、trust(信任)、Progress(进步)、success(成功)的第一个字母。当鼓励、信任一旦成为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信念,成为教育者的行为方式,学生就会取得进步,不断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3.
在一群孩子中,总有一部分孩子很有号召力。他能组织集体活动,带领同伴游戏,小伙伴们也乐意同他交谈、玩耍。这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得到锻炼。很多家长很是羡慕,希望自己孩子身上也能具备这种能力。怎样培养孩子的组织能力呢?一般具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孩子,往往是自信、有责任心、尊重他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需要家长在生活细小处就开始培养。如果孩子从小就经常得到家人的肯定和鼓励,能使他形成乐观、自信的个性。因此,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成功,家长都应为其喝彩。生活中孩子常会遇到不能轻易完…  相似文献   

14.
从心理学角度讲,喜欢被别人称赞是人的天性,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更是如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一点小小的进步,一点小小的成功,一点小小的创新,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本文从“班级之星”评比这一项赏识评价方式为切入点,谈如何有效地开展赏识评价,提高低年级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张月红 《学前教育》2009,(11):29-29
北京市劲松第一幼儿园的康婧玉老师在《大伟真的变了》一文中,描述了自己在进行《比比和朋友》课程中,帮助任性、霸道、爱打人的大伟转变的过程,总结了四点经验,包括:和孩子交谈,了解他的想法及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鼓励孩子在不伤害别人的原则下,和其他小朋友游戏;为孩子呈现大家讨论出来的应对策略,鼓励他从中找到并尝试自己认可的策略;对于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初见成效后与家长沟通。  相似文献   

16.
正激励奖品是我们在班级管理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学生也很喜欢。当学生表现优异的时候,当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总会准备一些奖品奖励给孩子。但奖励什么?如何奖励?这其中也大有学问。平时我们总是奖励孩子奖卡、小星星之类的。上个学期,我在这方面做了小小的改变:在奖品的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我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个案。题目为"变化",其实,还不能说他已完全转变,但我在他身上花费的心思,已经或多或少见到了成效。在此将其记录下来,也是对自己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总结和鼓励。我班的杜佳玮,绝对是一个让人费心伤神的孩子,他的顽劣让每个科任老师都头疼不已。虽说他时不时地会惹出一些麻烦,可在我的努力下,他还是有一些转变的,我鼓励自己应持一种期待的心态等待他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或许这孩子天性好动、好说、好打闹,因此他的纪律意识很差,每节课能认真听课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他的成绩可想而知,各科倒数。当然,因为他的不守纪律,常常受到各科老师的训斥。长此以往,他变得更加顽劣,更加无视规范,也更无荣辱观念。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该如何转变他呢?简单粗暴的方  相似文献   

18.
陈青 《成才之路》2011,(5):23-23
在对待学困生的问题上,单纯的批评和责备只会使孩子的学习状况更糟糕,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予以及时的表扬和鼓励,用爱心、理解和真诚去关心和呵护他们,相信时间久了,他们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潘雅频 《生活教育》2012,(17):52-54
一、梦想现实巧"共生"大千世界,孩子和小动物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毛茸茸的小鸡,蹦蹦跳的小兔,懒洋洋的小乌龟,古灵精怪的小仓鼠……都是孩子们的玩伴,甚至晨昏相亲,形影不离。说实话,我是鼓励甚至怂恿孩子养小动物的。照顾一个可爱的小生灵,付出爱,同时也是享受爱。养育的过程是艰辛而又美妙的,这种体验,是成长的必需。一日,儿子郊游归来,带回来六颗螺蛳。小小的壳,小小的盖,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极具启示的事例: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