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从向量空间角度讨论了齐次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与其解空间之间的关系,剖析出齐次方程组的实质.继而给出一种通过扩基的方法求以已知空间为解空间的齐次方程组,以及求已知齐次方程组的解空间.  相似文献   

2.
Caristi不动点定理只给出了不动点的存在性,没有给出不动点的求解方法(即没有给出求不动点的迭代方法).本文在赋格距离空间中,在某些附加条件下,用迭代方法求出不动点.  相似文献   

3.
空间直线的向量表示及其在求点到空间直线距离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空间直线一般方程的基本特点,利用线性方程组的基本理论,给出了空间直线的向量表示,并姑合向量正交的几何意义和一元函数极值的基本求法,给出了两种求点到空间直线距离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4.
空间同时存在多个静电场,相应各电场电势零点选择不同,而求空间某点的电势,要用电势叠加原理.文章就此进行讨论并给出一种叠加方法,且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讨论规范正交基的求法.给出了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求n维欧氏空间Rn的规范正交基的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6.
求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几乎成了立体几何的必考题目,在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时,往往需要添加多条辅助线.这给解题带来一定的困难,下面我们给出一种通过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立体几何里,求二面角的大小最能体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现笔者对一典型题目给出求二面角的几种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例题: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和矩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2,AF=1.求二面角A-DF-B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求不变子空间的一个实用方法──矩阵方法。  相似文献   

9.
聂思怡 《南昌教育》2004,(12):23-23
每逢星期天,只要天气好,外公、外婆都带我出去,逛商场、去书店、参观名胜古迹。绳金塔、腾王阁、海洋公园……我都去过。外公的说法:“社会处处是学问”要我到外面“求学问”。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心想:今天外公又要带我去哪里“求学问”呢?  相似文献   

10.
欧氏空间Rn到其子空间L的投影阵(或投影变换)在解决空间点与子空间的投影和距离以及某些极值问题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将它应用在空间解析几何中往往使得求垂足等问题变得简洁.本文给出了空间直线l和平面π的投影矩阵pl,pπ,还给出了一个利用投影阵求空间中点到圆的最短距离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利用血管切面图形的特点 ,得到了血管三维重建的两种方案 .两种方案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找到中轴线的空间位置和半径值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描出了中轴线在XYYZZX平面的投影图  相似文献   

12.
文本讨论了空间圆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向量方程,且给出了求相应空间圆的圆心及半径的公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求空间距离是立体几何教学的一个难点,解决方法灵活而且不易把握,笔者利用空间直线和平面的向量参数方程结合距离的定义给出一种更可行有效的求距离的方法,是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重要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王维斌  吉众 《新高考》2011,(Z1):57-59
一个点在平面上移动(也可以在空间移动,本文不作研究),它所通过的路径叫做这个点的轨迹,轨迹即点的集合.求轨迹方程(fx,y)=0和利用代数方法研究曲线(轨迹)的几何性质是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这决定了求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中的一类重要问题.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很多,当我们面对一个求轨迹方程问题时,该怎样思考?如何选择方法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求轨迹方程的任务是什么?求轨迹方程就是要写出动点的坐标x,y满足的方程.方程即等式,于是找等量关系是求轨迹方程最重要的任务.题设中一般并不给出动点的坐  相似文献   

15.
空间曲线的切线方程的一种求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高等数学教材中空间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曲面的切平面方程的推导过程,给出求空间曲线的切线方程的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学习空间向量的目的主意在于避开几何方法运用运算的方法解决求角求距离的问题.但是,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考查空间向量的的题型主要集中在证明垂直关系、求线面角、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故我们这一部分的热点问题也集中在这三类问题上.热点问题一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向量空间的基变换与坐标变换给出了一种求有穷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用不同于普通教学参考书的方法证明了高等代数中的替换定理,并在证明的同时给出了一种实用的替换方法;给出了求两组向量所分别生成的子空间的交的基的方法,并在理论上给出了证明.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增加了空间向量后,降低了学生空间想象的难度,为解决立体几何的角度和距离问题提供了通用方法,学生可以熟练地用代数方法去计算,去验证.但是在求二面角的大小时,往往需要判断它是锐角还是钝角,学生限于空间想象能力,存在较大困难,文[1]中也给出了一种判定二面角的大小是锐角还是钝角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难于操作,学生也难于理解和想象.本文给出一种简便通用的判定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0.
曹明 《考试周刊》2013,(34):56-57
求解微分方程时都需要求积分,求积分的方法是非常灵活的,对于不同形式的积分有不同的方法.文章给出了几种求积分的方法,有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方便以后求积分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