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清字形     
贝贝:我对汉字很有研究,尤其是猜字谜,一猜就中。毛毛:是吗?那我给你猜一个。你看:我往这儿一站,就是一个字。贝贝:容易。这是“中国”的“中”字。毛毛:错!是“入队申请书”的“申”字。贝贝:怎么是“申”字呢?毛毛:我腰上系着皮带呢!贝贝:啊?皮带也算呀!这是个小笑话,不过也说明许多汉字很相近。有的字,只要有一点改动,就会变成另一个不同的字。一年级的小朋友初学汉字,特别要注意这个问题哟!用你的“火眼金睛”去仔细观察吧。请你做一个“魔术棒变字”的游戏。1.把下面的字各改一笔,看看它们分别变成什么字了?2.给下面的字各加一笔,看看…  相似文献   

2.
于雷上三年级时我开始“教”他。我听一二年级的老师说这个学生从来就没写过一个字,书也没读过一句,好像也没见他张过嘴。未免太夸张了吧?我们这所乡村小学不常交作业的,或是经常抄他人作业的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不过一个字不写的好像少见。  相似文献   

3.
抄人     
此抄人不能与彼“超人”相提并论,因为他是“抄作业的人”。就如同“贱男村”不能与“剑南春”等同。“抄人”两字在整个年级是如雷贯耳,能有谁不知?可谓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我俩初会时,我并不在意他。他很招人烦——我俩共居一室。寝室里成日飘浮着含有尼古丁、焦油及一氧化碳的迷雾。这雾虽大却也可被一人吞下。因为是他吐出来的,根据光的可逆性,时“光”也应该可以倒流。  相似文献   

4.
嘿嘿,流行语     
好久没上网了,前几天偶然上了一次,就有了很大的发现,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经典”!打开电脑,输入QQ号,登录。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刚登录就有人“咳”我,对方叫“阳光不锈”,是我众多网友中的一位。“见面”后他问我的第一句话便是今年的流行语:“你还活着吗?”正当我和他聊得起劲的时候,又有一个新网友上线了。他问我的第一句话是:“你是PPMM吗?”我一“听”,怪怪,这“PPMM”是什么玩意儿?“PP”是代表婆婆吗?那“MM”呢?难道是代表妈妈?哎,管他呢,反正我既不是婆婆,也不是妈妈。于是我说:“我不是。”谁知他又…  相似文献   

5.
“这道题怎么做?”他拿过我的书问:“今天你们教到哪里?”我告诉了他。他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课文,很快讲出这道题该怎么做,还说了一句:“这些都是书上讲过的,要看书。”可我就没这个习惯,往往一拿起本子就是抄题目做作业。做作业时,感到某一点不能突破,便有些畏难。大概因为问问方便,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种依赖思想,有些问题自己想也没想就急于问他。而  相似文献   

6.
不少人都感到汉字难学,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如果你真正了解了汉字,并且有一个相应的学习方法,汉字不但不难学,而且还非常有趣。方块字记录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它本身也是一幅幅古人生活图。用正确的方法学习汉字,这将是一种高级享受。一、汉字有“字理”,识字要学会用“字理”做指导。今天的方块字为什么是这个模样?为什么这样写就念这个音,就是这个义?这里面是有原因的,弄清了  相似文献   

7.
细节不细     
一次给二年级的学生教古诗《咏柳》,不经意间发现这样一个细节:有个学生抄写这首诗的第一个字“碧”时,竟然看了三次才抄完。我便静下心来,对全班学生作了一次抄写观察,于是有了如下一个观察结果:一类学生,看一眼抄一句,如抄写“碧玉妆成一树高,”只看了一次,有12人。二类学生,看一眼抄一个词,如“碧玉”“、妆成”“、一树”“、高”共有四个词,抄这一句看了四次,有18人。三类学生,看一眼抄一个字,如抄第一句时,一共看了7次,每看一眼抄一个字,有13人。四类学生,抄一个字要看几次,如抄写“碧”“、妆”“、树”等字,每字要看三次,抄完全句一共看了14次,有9人。一类学生抄完全诗花时2分钟,四类学生抄完全诗花时5—6分钟。用时相差近三倍。再一琢磨,又发现一个新情况:那些抄写速度快的,学习状况大都比较好;而那些抄写速度很慢的,学习状况大都比较差。虽说抄写只是一个细节,可是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细节不细啊!抄写速度为什么影响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质量呢?我想,抄写速度慢,可能产生以下连锁反应:(1)妨碍学习新内容。课堂上抄写速度慢,别的学生已开始学习新内容,他还在忙着抄写,就会跟不上学习进度。(2)妨碍参与其他活动。别人半...  相似文献   

8.
游戏不只是为了“戏”,在游戏中,也可以学到知识,发展思维。请你看下面这则组字游戏: “口”字加两画,分别组成三十个字,你能在15分钟内完成吗? 这既是一个充满趣味的游戏,又是一道知识训练题、思维训练题。拿到这道游戏题,起初你可能是“奋笔疾书”,想一个写一个,也许你写到十个字,就会陷入苦思冥想之中。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能组合成较多的字呢?这就有个思维方法问题。其实,你先不必忙着去想组合成的字,不妨在游戏题的前提条件上作些思考:两画可能是两种基本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以默写课文为突破口,运用“三到”(手到、眼到、心到),训练学生的“写功”,收效颇佳。手到,能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对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我告诫学生,抄写时必须忠于原文——不可错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开始时可照着书抄,然后掩卷抄,最后丢掉书本默写出来。这样,“抄熟”了文章,_抄顺了手,字写好了、辨别错别怖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眼到,指让学生抄写时,要专心用眼,对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句子都要看仔细,哪怕是一个标点也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0.
“拆”和“折”这两个字实在太像啦!大家经常分不清它们兄弟俩吧?我也一样。现在我还记得小时候的经历:有一次看到一处拆房子,墙上用大红漆写着斗大的一个“拆”字,那时候就很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字。妈妈说它念chāi,表示这里的房子都要拆掉啦。那一次我对这一个字就有了些模糊的印象,接下来在美术手工课上我又认识了“折”字。那时我很自豪地大声将它念成“拆chāi纸”,惹得大家一阵大笑。现在想起来自己也常常忍俊不禁……后来老师告诉我,要记住这两个字有句口诀叫“一‘点’都不行”。“拆”字少一点不行,就像拆房子时,要将支撑房子的…  相似文献   

11.
这样"钻"     
[案例]语文课上,我们正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这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文章,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突然,一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写得好,因为它把小草写活了。”听了该生的发言,我习惯性地问了一句:为什么说一个‘钻’字就把小草写活了?钻’还可以用哪些字来代替?”话音刚落,学生纷纷发言:生1:长。生2:冒。生3:顶。……我又习惯性地问了一句“:作者为什么用‘钻’,而不用‘长‘’冒’‘顶’等其他的字?”(学生沉思片刻)生1:用上“钻”字,就是把小草当作人来写,把小草写活了。生2:可我觉得用上“冒“”顶”,也是…  相似文献   

12.
一天,有个学生来到教研组,向老师借阅教学参考书。这引起了在场教师们的争论,有的主张借给他看,有的坚决反对,理由是,“教学参考书是专给教师们备课用的”。其实,这“理由”背后的潜台词是:我把参考书借给你,到课堂上我讲什么?原来他的宝贝都在参考书里,教学内容都是从参考书里抄的。学生如果知道了这宝葫芦里的秘密,岂不有损教师的尊严?所以,教学参考书既是这些教师的法宝,也就成了字生的禁书。  相似文献   

13.
1.语文是什么? 一次我到某地讲:语文是什么?这是一个大问题,但也可以用一个小例子来说明:刚才我上台发言之前,看见电脑大屏幕上闪过一条标语一“热烈欢迎专家学者前来莅临指导!” 其实,“莅临”已经包含了“前来”的意思.“前来莅临”,叠床架屋,不通不顺,就好像张天翼《包氏父子》里面那个可怜的父亲所说的“你已经留了三次留级”一样.这就是语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这回来谈谈——这个字,我想大家一看就能明白。它是“矢”字,也就是“箭”的意思。我们不妨把它跟实物摆在一起看看——这个字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一般我们想到它,就会跟“战争、攻击”联系起来。比如说疾病的“疾”字,甲骨文是这样写的:——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一个人正面立着,这支箭射到了他的身上。人受伤了,这就是“疾”。这很好理解。但是又能用来表示和平。比如(“室”)这个字,有卧房的意思。奇怪的是,屋子()里面竟然倒扎着一支箭()。我第一次看见这个字的时候,总也想不明白——家里面藏着武器,这住起来该有多么惊心动魄!后来想了很…  相似文献   

15.
我从小就爱幻想,爸爸妈妈总是说我“异想天开”,可是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假如我是一个糖果大王,我要建立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糖果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小孩儿太爱吃糖了,一天就吃一盒,隔三差五闹牙疼,还有许多蛀牙。我要制造一种有趣的糖,一天可以吃两盒,价格也实惠,晚上睡觉前也可以吃,还没有蛀牙,咀嚼时,带一种清凉可口的滋味,爽极了,这就是既可以当牙膏又可以防蛀牙的“酷爽糖”,这种糖就不用再让家长们为孩子们生蛀牙提心吊胆了。假如我是一个糖果大王,我还要制造一种糖,它可以让孩子们考试时不用忐忑不安,考砸了,孩子们可以…  相似文献   

16.
有个孩子告诉我,他最怕的就是教师眼一瞪,说声“罚抄二十遍”,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一个星期的愉快将全被剥夺。我听到过的“罚”有让小学生把“中国”写二百遍的,有让初一学生抄英语课文一百遍的,有让初二学生把代数作业做二百遍的,最不可理喻的是一位中学教师罚学生做两题数学,不多不少,做二百五十遍,而且规定抄题……教师动辄就罚,究竟有没有“效果”?我想总会有一些的,那就是学生往往会因为这样一种粗暴做法,转而对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强烈的厌恶。有必要作点解释。早先的罚抄,多是罚学生抄子曰诗云,这种罚抄尽管痛苦,但好于打手心,且几十年过去,面对自己的一笔好字和烂熟于心的锦绣文章,对先生的那一声“罚”倒未必有很深的怨恨(当然,“既打且罚”的恶行也是有的);但现今是讲人道的社会,这个“罚”便显示出不可思议的落后性。绑架拐卖儿童、毒打虐待儿童,社会公愤立刻而起;而用超量作业惩罚少年儿童,却无相应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教学生“抄歌”,是在四年级的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上。当时,我用三十分钟时间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还有十分钟,干什么呢?我忽然心血来潮,要求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歌曲完整地抄  相似文献   

18.
只批一个字     
《小读者》2005,(4)
王小宝经常抄别人的作文,被老师批评过几次。这天,他又抄了别人的作文,但在文章的下面加了一个说明:“老师,我向您保证,这次的作文确实是我自己写的。”老师阅后,什么批语也没写,只在那个说明的“写”字前面批了一个“抄”字。只批一个字  相似文献   

19.
曹治才 《师道》2004,(3):57-57
特级教师于永正是我崇拜的名师之一。于老师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写字,凡是老师板书的,从课题到生字新词、重点词语都要求学生跟着书写。这一招很灵。以前,我的学生总有一个生字本,每个生字抄两行、二十个,总以为“熟能生巧”,但大多数情况是,有些字第一个就抄错了,后面的便一错到底。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气得七窍生烟,给学生一个重重的大“×”,再罚学生重抄。但是,这能怪学生吗?学生之所以抄错,是因为我教生字时蜻蜓点水,学生对有些易错字的第一印象就模糊不清,加之重复的机械抄写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目的不在练字、记字,说不…  相似文献   

20.
画饼告诫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中有些学生互抄作业,彼此的答案对错都一样,严重影响到班风学风,必须及时制止。那么,用什么方法让同学们深刻认识互抄作业的害处,彻底改掉这个毛病呢?在一节班会课的最后10分钟,我在黑板上画了个圈,又在旁边写了个“饼”字。同学们迷惑不解地轻声议论:“老师在黑板上画饼干什么呀?”“大家上了一天课,肚子都饿了?”我这一问,同学们都感到很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