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课改,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让课堂充满了激情与活力;新课改,让语文教学越来越精彩。然而去掉诸多华丽的外衣,就会透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课堂在"合作"和"活动"的背后,透露出浮躁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并没有被真正的调动;有的课堂一味追求生成而影响到预设目标的实现,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甚至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追求教学的精彩而抛却了诚信,对学生进行"忽悠"。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呢?"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课堂:有的教师一味追捧现代媒体,课堂在声、光、电、色的"狂轰滥炸"下走向了华丽的虚幻美与形式美,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却得不到有效的培养;有的课堂,为了追求教学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很多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问有答,或讨论或交  相似文献   

3.
走进语文课堂,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过于强势已是不争的事实,比如教学中教师总是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不仅牢牢地主宰着课堂,而且教学言论亦是百分之百的权威。而在一些公开课上,有的教师更是为了追求所谓的“视觉效果”和“感官效应”,“一味地迷恋于自己之所好而一往无前,一味地宣泄个人的情怀而一泻干里,  相似文献   

4.
陆素兵 《考试周刊》2012,(84):42-42
在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今天,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课堂教学随之而变化:动手操作多了.交流多了,表现展示的机会多了,然而去掉诸多华丽的外衣,就会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课堂在“合作”和“活动”的背后,透露出学生作秀的痕迹,学生并不愿意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有的课堂一味追求学生为主而影响到预设目标的实现.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低效性甚至无效性;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追求教学的精彩而忘记了教学的精髓,忘记了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就此.我想谈一谈有关于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武惠菊 《宁夏教育》2005,(12):13-14
目前,对“课堂生放出精彩”人们议论纷纷,有的大讲“生成是课堂无法预约的精彩”,有的淡化教学设计翘首期盼“课堂生成”,有的甚至还说“为了有生成,教学设计,你让让步吧……”那么,课堂中的精彩,是否就真的完全来源于生成?教学设计是否真是课堂精彩生成的拦路虎?教学预设和课落生成难道真是一对对立的矛盾吗?反思教学实践,我的观点是:课堂能否精彩,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眼。  相似文献   

6.
教学活动存在着从追求功利性到追求教育性、发展性和解放性的变化过程。从而功利性的教学、教育性的教学、发展性的教学、解放性的教学在历史过程中依次出现。功利性的教学指向受教者、教者以及社会的利益;教育性的教学,一是让受教者好,二是为了受教者好,对于受教者来说,是一种关怀性的干预;发展性的教学力图通过教学让学生不仅好,而且聪明;解放性的教学是培养主人的、培养主体的教学,它把师生置入无压迫的行为结构中,遵循对话的逻辑,追求人的自由和创造之境。  相似文献   

7.
正一、初中新生课堂管理背景俗话说:"三分教学七分管理。"构建和谐有序的课堂是每一个任课教师所追求并为之努力的。由小学跨入中学的学生会出现对初中课堂会不适应现象,学生课堂表现参差不齐。七年级新生来自各个小学。有的来自完小,学生习惯养成较好,能够较快适应中学生活;而大多数学生来自非完全小学,学生习惯欠规范,有的学生连坐姿都不正确,总是习惯斜坐或斜靠,给人懒散的感觉。有的学生看似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了许多宁静和思辨,少了许多浮躁和肤浅。但是,许多语文课堂仍无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范,剑走偏锋,为了追求课堂“出彩”而急于求成,为了追求“剧场效果”而盲目拔高,为了追求设计独特而置文本于不顾……透过那些所谓开满鲜花的“新”课,我们不禁要问:老师,你的语文课堂规范吗?  相似文献   

9.
连云港市针对中小学教学提出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理念要想真正得到落实,有什么具体方法呢?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有的为了开示范课而进行形式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显然学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将小组合作学习当作课堂的一种模式,简单地罗列一些问题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因而课堂效果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该如何建立与管理学习小组呢?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建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张静 《成才之路》2011,(23):96-I0025
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这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的需要。语文,首先吸引儿童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而不是那些操作性很强的语言技能。识字教学追求趣味,但并不是纯粹地,盲目地为了趣味而趣味,追求情趣是为了追求更高效的识字,认识更有生命活力的生字。识字教学又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好语文及其他学  相似文献   

11.
伴随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新课改的理念成为指导教学的中心思想.课堂教学也在各方面有所突破。教学形式变得丰富了.师生交流多了,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但是,课堂教学表面呈现的状况.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并没有提升,透露出种种问题。比如,有的在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看似热闹,其实是乱成一锅粥:有的课堂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学生的学习感受.导致了学生学习的低效:有的教师过多注入了主观因素,对教材的理解、学生的认知比较片面,这些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无效。我们不得不反思岸生在课堂45分钟真正学到了什么,我们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究竟如何提高?下面,我就谈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氛围。“生态课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而有效教学是“生态课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调动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直观、生动、有趣,开展偷决教学是优化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而愉决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哪些昵?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笔者有幸参加了浙江省“新生代”教师的展示课,许多老师都安排有学生活动的教学环节,但我发现,有的课堂活动教学有声有色,使课堂焕发出迷人的魅力,使学生有所感悟与发展,而有的课堂活动教学黯然失色,有形而无神。那么,怎样才能使活动教学展现迷人的魅力,构建活力课堂呢?笔者结合我省“新生代”教师教学展示片断,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所以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创新教学这一形式,在教学中大胆鼓励学生发言,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无论学生的发言、见解是否到位而一味地肯定、表扬,势必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所以我们在提倡创新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心智培养。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逐渐变得多样多彩,变得生动活泼。由于很多教师不在教研上下工夫,使得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倒如,有的教师对课程内容不加选择,教学的重点不清晰、不突出;有的教师照抄网络的样本教案或学案;有的教师为了增加所谓的课堂效果,专门设计好多看似轰轰烈烈实则与课堂脱节的教学环节,看似搞活了课堂,其实乱成了一锅粥;讨论流于形式,教师提供的题目过大,学生为了讨论而讨论,沦为教师的表演工具。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课程改革引发了我们对传统教学课堂的反思,我们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这就是理想中的“生态课堂”。生态的课堂就是人这样一个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任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教育氛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要追求绿色,追求生命之美,张扬生命之力,努力使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大自然的本色。  相似文献   

18.
从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更深入了一步。所有的课堂均可以是有效的——有的效果很好,有的效果一般;有的效果快一点显现,有的效果慢一点显现;有的是让学生收获进步的正面效果,有的是让学生厌恶、僵化的负面效果。因此,我们更应该明确追求那种尽可能让学生收获进步的,尽可能快一点、多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老师过多地引导学生进行人文感悟,淡化甚至忽视了语文感悟,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有的老师重“闹”轻“静”,为了追求课堂的精彩,显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采”,把课堂当作表演的舞台,结果,“闹”过之后学生却无所收获。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视野下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更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的生命化课堂教学。地理课堂追求的是在师生双方得到完整生活的教与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三维教学目标整合,使师生双方生命价值都得以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