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应变层超晶格晶体材料的结构特征,得到在平行于超晶格生长方向的内平面上,每个应变层的晶格常数都是相同的结论,并利用错配度的概念推导了晶格常数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相关有效场理论的框架内,对横场中的自旋S=1的铁磁超晶格的临界性质做了研究,并通过数值解考察了横场对临界界面交换耦合的影响,得到了各种参数条件下的超晶格的相图。  相似文献   

3.
应用朗道——德文希尔理论研究了生长在(001)SrTiO3上的BaTiO3/SrTiO3超晶格的热力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生长在(001)SrTiO3上的BT/ST双层超晶格的层比例,可以得到不同的热电响应和电滞回线。  相似文献   

4.
用横场伊辛模型研究了钛酸钡钛酸锶(BaTiO3/SrTiO3)超晶格的热力学性质,并考虑了界面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内应力对BT/ST双层超晶格的热电响应和电滞回线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应用平均场理论,在横场伊辛模型的框架内,研究了界面量子起伏对铁电超晶格介电性质的影响。得到界面的量子起伏会导致铁电超晶格的介电极化率的升高。  相似文献   

6.
郭子政 《物理教师》2000,21(3):35-36
1999年恰逢半导体超晶格的概念问世30年.1969年,当时还在美国IBM研究中心工作的日本科学家江崎玲玉奈和华裔美国科学家朱肇祥一道提出了半导体超晶格的概念.当时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的电子器件的发展经过了一段蓬蓬勃勃的发展之后步伐正渐渐放缓.他们分析了当时提高器件性能的困难,认为主要原因是周期结构的晶体材料的性能达到了极限,而周期材料的性能与晶体的晶格常数有关.用简单的话讲.周期材料的周期太小了,而天然材料的这个周期是无法改变的.他们因此萌发了制造人工晶体,即人工周期材料的设想.把两种不同材料交…  相似文献   

7.
以弛豫时间近似下的玻尔兹曼方程为基础,研究了超晶格在外加直流和双模交流场中电子的输运行为,同时计算了几种特定情况下超晶格中电流随频率和场强幅值的变化关系,发现超晶格在外加直流和双模交流电场时内部电流随频率的变化是稳定的,而电流随场强幅值的变化是振荡衰减的.  相似文献   

8.
超晶格由两种不同晶体材料交替生长的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多层薄膜构成,两种材料的"势垒—势阱"结构就是量子阱.通过理想的无限深势阱模型,讨论了施加磁场作用的超晶格中单量子阱束缚态的能级结构和态密度,得到了体系的本征能量与本征函数.分析表明,沿超晶格生长方向能级不受外加磁场影响,垂直于超晶格生长方向以ωc为回旋频率的谐振运动,超晶格量子阱量子化能级高度简并,简并度和外加磁场成正比.  相似文献   

9.
罗静  秦刚 《神州学人》2007,(4):18-20
在2月27日举行的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南京大学物理系闵乃本院士,朱永元、祝世宁、陆亚林、陆延青教授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相似文献   

10.
对InGaAsP/InGaAs组成的超晶格,基底为InP的固体微制冷器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热电和热电子转换同时存在于超晶格微制冷器中。提出了简化后的物理模型,具体分析了影响热电转换效率的热阻和电阻、制冷影响因素和误差等因素,计算结果与实际器件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