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教学从本质上看是以认知活动为载体的情感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思维的内在活动.教师要从教材中挖掘情感因素,认真设计情感活动,通过创设情境、启发诱导、人格熏陶,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充分协调师生情感活动,展示教师人格,将语文情感活动推进到"春风化雨"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情感注入,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关爱学生,形成情感动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童心不泯,才能打开孩子世界的门,我们才可以理解他们的言语和行为.惟其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在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中让孩子们的灵性尽情舒展.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老师上课时会设置导入环节,好的导入会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体验走进语文课堂.笔者在语文课堂上尝试使用"微活动"导入,即每节语文课上课伊始的三分钟(下文统称为"课前三分钟"),做一个小小的语文活动,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经过日积月累,我们的三分钟微活动已经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目标,情感教育应贯彻语文教学始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启迪、培养、完善学生情感素养,丰富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就决定了其更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体验感悟的新课堂。本文基于语文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进行初探并提出实施"熏陶感染"式教学策略的建议,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合理地想象补白、换位体验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促进语文教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它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怎样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快乐"因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沉醉于语文学习情景之中,真正体验到语文教学的乐趣呢?笔者从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感动学生,首先教师必须受到感动;要让学生乐学,教师必须乐教.其次,必须认真开掘快乐之源--教材中蕴含的快乐因素,让它在教师的设计下,成为感动学生情感的"息壤".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情感带来的快感,他才能真正地乐学、爱学,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情感人格是学生人格在情感活动中的体现.情感人格的形成与遗传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后天实践的结果.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其情感人格发展方面,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语文教学不仅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拨动学生情感的弦,使他们透过情感积淀很自然地进人课文的氛围,从而产生共鸣呢?我认为应让"情"贯穿于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手段.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而"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理解课文内容要靠读,感受课文情感要靠读,积累语言文字更要靠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情"——是对文本的理解与表达,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体现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等活动都是建立在"情感"的激发与感悟之上的。可以说,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课堂上必然情浓似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情感"的激发,教师还要注重"情感"的感悟,帮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感悟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认识主体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好情感因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情感还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语文教学中的任何活动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因此,要从备课、授课和复习三个主要环节入手,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志趣.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在情感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教学中如果离开了情感,认知活动就无法进行。在情感渗透、融合、内化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包忠文先生说:"语文教师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健康审美感情和高尚情感的教育工作者。"要感动学生,首先要感动自己。"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情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对新课程下高中语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作探讨,旨在通过分析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来阐述重视词语、语句、阅读、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教学的重要意义.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把握有助于为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行为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需要,从而引起学生学好语文的积极态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语文教师必须创设课堂的共同活动,达到师生间的心理相容;培育语文美的鉴赏能力,塑造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意志品质;迁移端正的情感行为,促成情感交流的流畅.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学生精神栖息的家园,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是没有生命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一定要让孩子的情感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16.
感受"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些描述,都强调了"感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不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活动并不是可以自发而深刻地进行的,必须经过有效的强化才能得以充分开启。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应积极发挥语言魅力,千方百计地拨动学生心底的情弦,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促进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情不自禁地走入文中,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进而促进理解与感悟,提升语文素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呢?我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应当是师生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交融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实施情感教育,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之中,以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要把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语文教学,实现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19.
李春林 《成才之路》2010,(20):32-32
语文教学从本质上看是以认知活动为载体的情感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思维的内在活动。教师要从教材上挖掘情感因素,认真设计情感活动,通过创设情境、启发诱导人格熏陶,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学要充分协调师生情感活动,让情感教育更好地渗透进语文教育,相辅相成,将语文情感活动推进到“春风化雨”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是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互交织的过程.积极的情感可以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但以往的语文教学却片面强调认知因素,忽视了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