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治部真里  李颖  曾文 《情报工程》2015,1(3):008-018
日本版NIH 及其制药企业,政策制定·战略规划需要佐证。为此,本研究尝试基于新的指标体系进行制药行业的现状俯瞰与未来预测。本篇基于连载第四篇导出的用于辨识制药企业在研药物及药物密切相关专利的新指标,按照国别和专利申请人,揭示低分子药物、不同技术类别的生物药的基础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2.
治部真里  李颖 《情报工程》2015,1(2):021-030
日本版NIH及其制药企业,政策制定·战略规划需要佐证。本研究尝试基于新的指标体系对制药行业现状进行俯瞰与预测未来。连载第四篇,为了基于专利把握医药品产业的基础研究能力,定位与制药企业各个研发项目的进展状况【临床前实验】→【Ⅰ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批准申请】→【批准】→【上市】密切相关的专利,尝试导出其新型指标。明确了作为指标,IPC分类、被引专利数、专利引用非专利文献数有效。基于专利的这些新指标,不但是通过在研药物(pipeline),也可以通过专利把握医药品产业新药创出力以及未来新药的创出力。  相似文献   

3.
治部真里  李颖  曾文 《情报工程》2015,1(3):019-030
AMED( 日本版NIH) 及其制药企业,政策制定·战略规划需要佐证。为此,本研究尝试基于新的指标体系进行制药行业的现状俯瞰与未来预测。本篇从药物与在研药物的适用症角度出发,分析不同种类疾病的药物开发现状。具体来说,进行了基于国际专利分类(IPC) 的分析及其各种疾病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钟华  邓辉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8):87-92
对专利组合理论进行介绍,构建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专利组合判别模型,并以抗HBV制药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模型生成S曲线进行技术生命周期判断。在此基础上,绘制技术生命周期与专利指标相结合的组合判断图,从而辅助组织监测竞争对手的相对专利地位和认识技术领域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5.
治部真里  李颖  曾文 《情报工程》2015,1(4):021-031
AMED(日本版NIH)及其制药企业,政策制定与战略规划需要循证。为此,本研究尝试基于新的指标体系进行制药行业的现状俯瞰与未来预测。本篇面向与在研药物及药物密切关联的专利,针对此专利的审查官和申请人所引用的专利及文献,并着眼于被引专利的技术领域,分析贯穿专利申请过程的知识流。  相似文献   

6.
对比分析方法在专利情报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基于专利情报的对比分析方法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以萃取国家、产业、产品及公司专利活动的经营及技术情报。在此基础上,以中美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源,DVD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对中美DVD行业进行全面实证研究,得出一系列有用的技术情报信息,以协助国内企业规划所需的技术发展策略,正确选择专利跟踪和专利规避,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地区专利地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大陆地区专利的特点,引入自然语言处理和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等技术,研究专利地图的分析和绘制方法。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使用语义度量、新词识别等技术处理其用词,并将专利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结构化;定义了基于近义词组的文档特征表达,据此计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相似性并完成聚类。对于外观设计专利,借助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提取专利图像的颜色、纹理和形状特征,通过相关反馈确定权重,据此计算外观设计专利的相似性并完成专利聚类。以此为基础开发完成了专利地图软件,可实现对指定范围的中国大陆地区的专利地图的分析绘制,从而辅助设计师和企业进行决策分析和产品定位。  相似文献   

8.
专利情报与企业专利战略制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专利情报类型的基础上,构建包含管理、技术、法律状态3方面的专利情报体系,设计出确认竞争对手——分析对手技术实力——评判对手专利战略——预测对手反应模式——制定本企业专利战略的基于竞争对手分析的企业专利战略制定过程,并描绘出专利情报与企业专利战略制定的对应图谱。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以专利指标评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可行性,指出专利指标能可靠、全面地评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并基于现有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现状,从自主创新过程角度,构建了由创新方向、创新效率和创新效果三个一级指标、专利趋势和专利效率等1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专利指标体系,对利用专利指标评价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辨析专利与企业技术竞争力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目前常见的基于专利的企业技术竞争力评价方法,包括基于单一指标的评价方法、基于多指标的评价方法、基于专利组合分析的评价方法、基于综合加权指标的评价方法以及基于专利网络与专利矩阵的评价方法,并且对每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总结了基于专利评价企业技术竞争力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专利产业化潜力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一些专利评价指标能否用于专利产业化潜力的评价尚具争议,本文对遴选的指标是否适用于国外、国内专利的产业化潜力评价进行验证,尤其针对中国专利的特点,分析与国外专利在产业化潜力评价指标上的异同点。[方法/过程] 从技术、权利、市场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察,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遴选专利产业化潜力评价的相关指标,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等计量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效力验证。[结果/结论] 通过专利流氓购买专利和国内转移许可专利对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结果可知:国内外专利产业化潜力评价指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实证研究确定了一部分可用于评价国外专利产业化潜力的指标,包括相对被引次数、非专利参考文献数量、IPC分类号个数、权利要求数量、专利族大小、专利年龄、授权后第8年是否维持;可用于评价国内专利产业化潜力的指标,包括专利类型、授权后第5年是否维持。  相似文献   

1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专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专利引用、专利合作和专利技术主题关联三个角度出发,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专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侧重对新概念、新思路、新指标、新算法等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对其功能与应用前景进行讨论。考察的主要网络节点包括专利文献本身、发明人、专利权人、主题词、专利分类号等,连接关系包括合作、引用、共现或同现等。  相似文献   

13.
有效专利失效速率测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有效专利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专利存量理论和专利法律状态信息更新特征,设计跟踪式有效专利存量比率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负指数函数提出用以表征有效专利失效速率的专利失效系数。针对国内某科研机构开展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所构建的跟踪式有效专利存量比率计算模型和专利失效系数能够较好地反映机构的有效专利动态发展特征,可作为开展有效专利分析的重要手段。最后,对该模型与指标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专利价值评估是近年来技术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专利被引用次数与专利的法律状态信息是专利价值评估中的两项重要评估指标。文章尝试将这两项指标进行整合分析,通过测度专利的权利维持状态与专利被引用之间的关系,从细致微观的角度来揭示专利价值的变化趋势。文章研究发现,专利的权利维持对专利获得引用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进行专利价值评估时,如同时考虑专利权利的维持与专利的被引两项评估指标,可有效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日本版 NIH 及其制药企业,政策制定·战略规划需要佐证。为此,本研究尝试基于新的指标体系 进行制药产业的现状俯瞰与未来预测。连载第一篇,着眼于制药产业研究开发的 pipeline,即在研药物。按照研究开发阶段来梳理 pipeline,通过与已上市药物数量的比较,显然可以把握各国目前及未来的研发能力。该结果凸现出了美国在研发中的优势,以及日本的特异性等。  相似文献   

16.
日本版 NIH 及其制药企业,政策制定·战略规划需要佐证。为此,本研究尝试基于新的指标体系 进行制药产业的现状俯瞰与未来预测。连载第二篇,着眼于可望今后成长的生物药物,从不同的技术观点来分析各国的强项与弱项。其结果重新认识了美国在生物药物研发中的优势。同时表明,日本研发中的某些领域可以期待。  相似文献   

17.
We propose a backward tracking model for measuring knowledge transfer in the whole translational research spectrum. Using the drugs-patents-papers-grants backward linkages, we try to figure out the funding-science-technology-innovation translational pattern and ponder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on e.g., which priority areas and knowledge convergence level are more likely to generate new drugs. The drug-patent linkage data was accessed through the USFDA Orange Book, covering a drug's active ingredient, formulation, or methods of use for approved indications. It will take about 10 years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earliest patent to the approval of the new drug. Also such high-value patents in FDA Orange Book tend to cite scientific knowledge published on average 10–15 years ago. The technology linkage of new drugs was relatively stable while the science linkage of technology inventions increased rapidly. Among the scientific papers cited by drug patents, private-institution originated papers are only a quarter of the public. By linking theses scientific papers with funding sources, we found a large majority (90%) are public-funded and only a very small part are private-funded or public-private joint-funded. Our study also indicates the importance of research on such fields as pharmacology, chemistry (including medicinal chemistry, biochemistry, and organic 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neurosciences, and immunology on new drugs innovation. There is no obv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icness” and linkages to the resulting patents’ impact and to drugs innovation. A balanced basic research and applied research maybe essential for fostering drug innovation because it is a complete chain translating from basic discovery to clinical evidence then to clinical practice. In ord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only technology, convergence with science at moderate levels (maybe 1/3)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8.
治部真里  李颖 《情报工程》2015,1(2):008-020
日本版NIH及其制药企业,政策制定·战略规划需要佐证。本研究尝试基于新的指标体系进行制药产业的现状俯瞰与预测未来。连载第三篇着眼于持有在研药物(pipeline)主体的规模及其种类,分析了掌控医药品开发的关键主体。其结果表明美国的强项在于中小企业与创业企业。另一方面,日本中小企业与创业企业没有承担像美国那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