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对"班级、班级管理"概念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作为教师和学生活动的特定场所,在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中被视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的传统模式,使班集体淹没于"班"、"课"、"书"之中.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要求人们重新认识班、课、书与人(集体及其成员)的关系,确立班集体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所倡导的"交互主体性"理念为班集体的主体地位的确定奠定了基础,为班级管理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的团学工作主要以学生组织和基层团支部共同开展,在传统的运行模式中,存在一些弊端。文章旨在通过构建以班级为中心的学生活动工作模式,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这一模式中,班级既是参加活动的主体,又是活动组织策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团学组织—班级"进行双向沟通、双向监督,从而提高效率,真正实现大学生的"四自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诉求要求中国基础教育必须重新审视班级教育的形态与质量。在选课走班已成为教育变革基本路径的背景下,校长在班级变革过程中的推动力、组织力与整合力正成为重构班级教育形态、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然而,校长在班级变革中正遭遇着"缺位""错位""失位"等实践难题,这深刻地反映出校长对现代学校微观治理的领导力不强、对班级教育育人机制的独特性理解不深。为此,应从校长在班级变革过程中的立场—观念—能力三个维度探寻破解思路,提升校长的班级变革力。  相似文献   

4.
进入现代化教育时代,班级管理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换代,在班级管理中灌输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已经取代了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方式,融入学生主体教学意识的班级管理能够改善以往学生处于被动位置的状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班级里的主人翁地位,投入到班级管理当中,带来良好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我校成立了"226"有效教学实验课题小组,选定了几个年级的部分班级先行参与这一实验。第二学期伊始,这些班级就开始了该实验的尝试。很有幸,我的班级也在实验班级之列。实验初期,学校领导组织专门培训,重点给我们详细解读了该实验范式的基本框架,让我们明白了何为"双主体两转变六要素",具体到操作要领,我清楚记得,该实验范式特别强调教师学科整体的课堂教学要突出"六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这强调了班级在学校发展中所起的强大作用,如要达到这一发展目标,实现学生自主管理,体现学校管理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理念,没有一个团结协作的班干部队伍参与班级管理,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 ,班主任是这个主体的组织者、领导者 ,班主任的组织管理对班级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充分结合实际就班级的管理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班级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方重要领地。长期以来,对于"班级是什么"形成了三种基本认识,即社会组织、初级群体及所属群体,其背后却隐藏着假借组织、亲密及集体名义之实。将"班级作为社会群体"表达了一种期待,即改变班级被组织、被规范的刻板印象,强调班级的包容性与宽容度,通过激发班级成员本身的力量,从而实现教育及主体之价值。  相似文献   

9.
智能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场域,学校对其支持作用日益凸显.基于"赋权增能"理论,可提出涵盖学校组织、教师成长中心、学科组、教师个体意愿和行为以及校外机构及社区支持为一体的智能时代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支持体系.研究结果显示,学校组织通过教师成长中心、学科组、校外机构及社区支持教师个体意愿和行为;将教师成长中心、学科组和校外机构及社区支持作为中介变量进行检验,得出学科组在学校组织与教师个体意愿和行为间起正向显著中介作用,教师成长中心在学校组织与教师个体意愿和行为间起负向显著作用.据此,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支持可构建基于"赋权增能"理论的目标体系,搭建以发展"校长领导力"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发挥数据在学校支持中的引导、评估和反思作用,以"教师不同层面合作"促进教师全员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任何系统均受内外因素之双重作用影响,都是自组织与他组织的某种统一体。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系统中,自组织和他组织是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力量。学校自组织行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教师自发性应用信息技术为核心特征;校外他组织以服务学校为依托,通过向学校提供政策引导或支持服务促使学校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应用转变。当前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主要包含学校内部的协同和跨组织的协同两种基本实践模式。前者以参与型领导为主,表现为以需求为导向的信息化应用;后者以指导型领导为主,表现为多主体协同推进信息化应用。从实践样态来看,尽管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协同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尝试,但当前的协同实践仍在协同主体、协同类型、作用力、组织关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基础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要改变传统的"中心—边缘"式结构,形成基于学校自组织与校外他组织的协同机理,需在发挥和保障自组织的主体能动性基础上,将自组织的开放性与他组织的保障性相结合,构建学校自组织为主体与校外他组织为辅助的协调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常德市第四中学是一所城区初级中学,建校时为"明义中学",69年来,学校秉承"明德、尚义"的办学思想,始终注重学校德育工作,注重德育工作的核心集体——班集体建设。近十年来,学校班级管理走过了一条"管—导—合作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之路,并以班级管  相似文献   

12.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体系主要体现在:目标上,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课程上,强调育人为本,具有整体性、基础性、发展性与先进性;教学上,有开放灵活的班级授课组织形式,丰富积极的课堂生活,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以及多样综合的教学模式;评价上,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并重,保证基础教育健康、积极发展;管理上,追求科学、民主、高效,以保证基础教育的公平、优质。  相似文献   

13.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最基本单位,班级文化的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以及同伴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课程"学生主体"思想不断渗透在初中教育中,但是班级管理仍然墨守成规,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主人翁意识的培养,新型班级文化的建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学校这个特殊社会形式的主体,在以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共同活动中形成了各种关系。这些关系包括同伴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也包括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关系、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关系、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学校教育的情景之中,教育的对象,从性别而言,非男即女,男女学生在一起自然会产生马斯洛讲的人类最基本的人际交往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一、教师文化影响班级管理风格1.教师文化影响班级管理观念。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分数成为教师衡量学生好坏的主要指标。由于教师的管理过于权威和专断,学生被排斥在管理主体之外,形成了"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班级管理观念。教师是谁?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是班级管理主体之一。在教师文化诸多内容中,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同是必要的,教师文化影响下的班级管理应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学班级生活是一个独特的教育实践领域,其固有的"团体格局式"的建制方式、班级生活主体的互动生成性以及传统"班干部"与"班级主题活动"的当代变革,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然而,在当代,班级日常生活所固有的重复性、既定性和传统班级生活的时代不适应性等现象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因而我们应自觉地重视和开发班级生活的积极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7.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各学科的教学活动基本上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的,而学校的其他教育活动,如德育、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也主要是以班级为平台操作的。自现代班级授课制诞生以来,班级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行政班级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海燕 《考试周刊》2013,(48):192-192
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实施教育影响的基本单位。在班级内,班主任是学校的"代表",是班级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教书育人,班级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工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学生的成长。而班主任,则是班级工作的主体实施者,在工作中肩负着重任,积极贯彻落实学习提出的教育要求,并卓有成效的开展班级工作,把班级建设成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0.
李三福 《甘肃教育》2011,(22):30-30
班级管理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管理模式,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律及民主意识的增强。班级是学生实现成长的重要基地,提高学生班级生活的质量和建设良好班集体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