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提出,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后,信息技术课程是否就不再需要了。同时,信息技术教育如何有力地推动实现教育现代化,也需要论证。这就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是否有比较特殊的核心价值,以及什么是其核心价值的问题。我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核心是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而信息的传输、获取、储存、表示等应是信息素养的浅层部分,容易建立,但是不够,还应该强调包括理论、概念和实践、技能两部分主要内容。前者即是培养LOGO方法论素养,掌握理解分析、综合、建构的方法论:后者即是程序设计思想,掌握信息分析的方法,建立问题模型,构造模块,进行编程。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程首先应该使学生通过具体案例获得某些基本概念,继而掌握信息分析方法,从而提升信息素养。信息的处理加工及LOGO方法论素养,则是信息素养的深层次内涵也是最主要的核心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
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是迎接21世纪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0年10月份,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3.
肖锦波 《考试周刊》2011,(63):145-145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技术教育应该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将阐述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上培养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课堂是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最佳场所,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通过信息技术课的教育过程,使每个学习者在运用、管理、评价和理解信息技术等方面具有高度素养。新课标对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在初中阶段的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的教学也...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主力军,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信息技术课程目前还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渠道,而且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有着重要影响。为了适应新形式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以及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需要,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全面深刻领会信息素养的内涵,以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特别是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从单纯的计算机技术教育阶段,发展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因此,新课标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该设立信息技术技能训练与信息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开设符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需求的课程内容;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结构形式。这就对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7.
2000年10月26日,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学科意义上看,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从知识能力层次上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普及性,是每一位心智正常的学生都能接受和掌握的;从评价方式上看,目前这门课程还未出现具有选拔性的评测。  相似文献   

8.
何苏宁 《成才之路》2023,(33):81-84
中职信息技术教育改革,要将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深植到每一次教学设计中去,据此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中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秉持学科育人理念,不断对中职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优化,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渐入佳境。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优化,可采取以下策略:借助情境教学法,实现学生信息意识的培育;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发展学生计算思维;创设实践探索空间,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设计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活动,让学生感知信息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是迎接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根本方法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相似文献   

10.
要使中学生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检索、评价、获取必要的信息,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与生活,就必须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例如:美国许多州要求所有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欧洲许多国家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在课程中明确规定了信息技术素养培养要达到的目标。由于我国长期受“学科本位”的影响,加之大多数中学教师本身的信息素养并不高,所以很多人认为信息素养培养只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还没有意识到信息时代已到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基本素养已成为信息时代的“通行证”,全面提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中学教育的新命题,所以各学科教育思想和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各个环节正面临着全面的信息化变革。信息时代为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1.
薛松 《西北职教》2006,(4):54-54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它有太多的空间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设想。信息技术教育,是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锻炼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的主要万式。而素质教育也正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安全防护能力和培养追踪新技术的能力。二相辅相成,具有互动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2.
梁清 《中学理科》2005,(10):23-24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作为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课程,也同样面临着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即学科本位整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及高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重要意义。结合实践体会,尝试总结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并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从计算机基础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变迁,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是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而信息教育的内涵应以培养信息素养为核心,信息素养是以信息技能为核心的素质复合体,是当代社会一个人综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信息素养的培养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普及和深入,社会要求人类提高信息素养,以培养信息素养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自然形成,拓展和取代了计算机文化教育,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职业信息技术教育是开展社会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全民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发展职业信息技术教育将促进信息技术在各专业领域、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技术的切实整合,使信息技术和各种职业技术同时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信息素养中技术伦理观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作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活动手段,其本身也包含了一套相应的伦理价值,人们在使用技术的时候也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今天,我们在强调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在培养学生以信息加工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过程中,也应该同时对其进行信息技术伦理观的教育,这是解决如今网络道德问题的一个必要手段,也是我们教育工作一个义不容辞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曹俊 《广西教育》2009,(9):94-95
在中专生培养中,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而部分中专生缺乏对信息价值的正确认识,信息素养尚处于启蒙阶段。本文从创造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环境、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教师教育素养以及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等方面,探讨了提高中专生信息素养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它无疑将是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课程教学,也必将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方法。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信息素养是开放教育条件下成教学员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开放教育条件下的成教学员信息素养培养应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平台,以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并始终贯穿于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成教学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