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大陆学者的死刑存废观念有三种,即死刑逐步废除论、死刑立即废除论和死刑绝对存在论。我国台湾地区学者的死刑存废观念也有三种,即死刑暂时保留论、死刑立即废除论和死刑绝对存在论。我国台湾地区的死刑暂时保留论就是死刑逐步废除论,但它与我国大陆的死刑逐步废除论存在区别。我国大陆的死刑立即废除论与台湾地区的死刑立即废除论及我国大陆的死刑绝对存在论与台湾地区的死刑绝对存在论之间也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2.
死刑的存废是目前国内外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对死刑保留论的介绍,从死刑废弃论的立场对死刑保留论进行了反驳,阐明废除死刑将是人权制度完善的目标,也是文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中国刑法中现在还存在死刑。废除死刑是国际发展趋势。讨论死刑适用与存废问题,应该从刑罚哲学的角度加以探讨,才能把握问题的方向和本质,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刑罚的哲学根据,按照通说有报应论和功利论。从康德和黑格尔的报应论来看,死刑只能用于罪大恶极的暴力犯罪,适用死刑是出于对生命价值的重视,对于经济犯罪适用死刑贬低了生命的价值。从古典功利论发展出的刑罚个别预防论也提出了保留死刑、限制死刑的主张。为此,以刑罚的哲学根据为视角,得出经济犯罪处死刑缺乏正当性基础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对干死刑的态度将是保留并尽量予以限制,这巳成为学界的共识。目前,我国学界大都是从“罪名限制论”以及“司法限制论”等角度展开探讨,而忽视了限制死刑的第三条道路——“死刑赦免限制论”。本文将首先对学界所主张的两种主要死刑限制论作一简要评价,进而论述在我国设立死刑赦免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干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死刑赦免制度提出完整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死刑是一种最为严厉的生命刑,在历史上多有适用。然而随着人权理论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废止死刑的呼声日益高涨。废止死刑是人道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物质、精神条件尚未具备的目前,我国不宜废止死刑,而应将对死刑的严格限制作为最佳的进路。  相似文献   

6.
死刑是一种最古老、最久远的刑罚。随着人类社会人权呼声的日益高涨,世界上已有近110个国家和地区废除或者实际上不执行死刑。1998年10月5日,我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公司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但同时提出了保留意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仍坚持保留死刑。我国的做法是否会出现人权保障与死刑保留的相互矛盾?我国死刑的保留是否具有其必要性?本文拟从人权保障和刑法学的角度对死刑保留进行探讨,说明在我国保留死刑正是为了有效保障我国公民的人权,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我国保留死刑的适用,与国际人权公约及其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对于金融诈骗犯罪的立法经历了不适用死刑、有选择的适用死刑和保留但严格限制死刑三个阶段。在我国,当前死刑存在还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但应逐渐限制并在将来废除是刑法学者的共识。对金融诈骗罪的死刑问题有废除论和保留论两种观点。对金融诈骗罪适用死刑,既不利于刑罚的报应功能的实现,也不能预防、减少金融诈骗犯罪的发生,因此,我国刑法应当取消金融诈骗罪的死刑规定。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法对于金融诈骗犯罪的立法经历了不适用死刑、有选择的适用死刑和保留但严格限制死刑三个阶段.在我国,当前死刑存在还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但应逐渐限制并在将来废除是刑法学者的共识.对金融诈骗罪的死刑问题有废除论和保留论两种观点.对金融诈骗罪适用死刑,既不利于刑罚的报应功能的实现,也不能预防、减少金融诈骗犯罪的发生,因此,我国刑法应当取消金融诈骗罪的死刑规定.  相似文献   

9.
死刑被称为最残酷、最无慈悲的“司法杀人”,也是最古老的刑罚之一,自诞生于阶级社会以来,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治国法宝”。死刑是我国刑罚中的一个重要刑种,也是国际刑法关注的焦点。“近代刑法之父”——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最早对死刑的残酷性提出了尖锐的批判,也由此引发关于死刑存废的争论。  相似文献   

10.
自贝卡利亚发表《论犯罪与刑罚》以后,旷日持久的死刑存废之争正式拉开了序幕,论争双方从政治、法律、哲学、伦理、人道等诸方面各自论证了死刑或存或废的理由和根据,并进而引发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死刑存废实践。不可否认,这场论争直至今日仍方兴未艾,死刑存废之实践也是此起彼伏,时有反复。贝卡利亚之学说尽管有其巨大的历史意义,但对于其死刑观,笔者却持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1.
教育作为一种造福于人类的事业,人道精神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教育的人道精神主要是靠教师来实现的。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对学生尊重关爱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无论怎样提倡教育的人道精神也都无济于事。因此,如何在教育过程中爱护学生的生命、关怀学生的幸福、重视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同时把学生培养成富有人道精神的人是每一位教育都应该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人道主义作为“五四”以来中国作家最普遍也最深厚的精神资源,成为当今小说底层叙述的精神支撑。一批底层叙述作家,深刻关注底层民众的生存处境,细心呵护底层的精神信仰,展出了人道主义在当下语境中新的发展可能和越来越宽广的空间。伴随着世俗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渗透,底层叙述开始从底层人物身上发掘出高尚的人性精神,提升出自我拯救和维护尊严的人性力量,从世俗人性层面开拓出人道主义的新境界和人道主义底层叙述的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13.
企业人道主义是调整企业经济活动中各种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的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原则在企业活动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根据其调节的范围和领域,它可以从企业的对内关系和对外关系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从刑罚的演进史及价值取向等角度,对我国注射式死刑的推广进行法理上的探讨,指出我国死刑执行方式改革的重大意义及人道主义走向等。  相似文献   

15.
人道和报应的死刑观对死刑的存废各执一词,代表的是两种应然的观点,与现实会有偏差.功利主义则可以有效克服这一点,是一种贴近现实的死刑考察方法.功利主义从广义上还可以涵盖人道和报应,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也是功利因素.本文从犯罪预防和社会影响两方面来考察死刑的利,认为死刑是一种必要的恶,应予以留存,但仅限于必要的程度,而不能作为滥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人文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教育是弘扬人性,强调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精神的高度抽象乃是强调人之所以为“人”。而控制自然、主宰自我生命、以“类”的生存和发展为最高行动准则则是人之为“人”的主要体现。与此相应的人文教育自当是从这三个方面促进人性之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7.
史铁生作品中流动贯穿着一个鲜明的人的主题,体现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在,关怀人的生存处境,关怀人的内在灵魂,以人道主义为准则判断问题,倡导宏博的爱愿等。这种人道主义精神在当下中国文化语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同为知青作家,张承志和史铁生虽然都高扬人道主义理想的旗帜,探寻生存的意义,力图以宗教精神来凝聚涣散的民族精神。但是他们的宗教观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由对"人的文学"的具体内涵的分析入手,指出其重要的理论支撑是人道主义和经由人道主义而通达的基督教精神。周作人自觉地融汇基督教精神于"人的文学"之中,与其自身的文化积累和对时代需求的体认不无关系。而且,周作人相信,从精神到形式,中国新文学必然可以从基督教和《圣经》中汲取力量、获得助益。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研究走过30年的历程。其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中国人文精神复苏与启蒙期。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最集中的是人性与异化问题和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问题。通过讨论,人们初步认识到人的问题和人性问题并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不应成为我们理论上的禁区,马克思主义也重视人、人的价值,应加强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论争与重建期。何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否失落"、"如何重建人文精神"成为论争的集中话题,形成了80年代"文化热"以来的又一次理论大讨论。三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人文精神学理与实践的结合期。中国人文精神研究走出学理桎梏,着重于人文精神与现代化、人文精神与市场经济等现实问题的研究。四是20世纪末至今,中国人文精神的拓展期。中国人文精神问题的研究得以进一步拓展,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建构新论点。21世纪,中国人文精神研究,应具有全球人文意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理念,应追求人类与自然的持久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