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墨家逻辑的谬误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谬误论是墨家逻辑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家对谬误论的原创性研究,内容丰富、深邃,有中国特色。《墨经》结合中国古代语言的特点,分析思维形式及其规律方面的谬误,讨论谬误的产生根源和预防方法,形成初具规模的谬误论,至今仍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逻辑谬误是指削弱论证的缺陷,即破坏论证的错误.高中物理解题中可能出现的逻辑谬误大致有:轻率归纳、歪曲原意、偷换概念、推不出、假设非事实、不合理预设、类比不当等.本文对高中解题中几种常见的逻辑谬误的现象、成因和对策进行分析.一、物理解题中常见的逻辑谬误1.歪曲原意歪曲题意在物理解题中极为常见,存在此类谬误的解题过程往往看似推理严密,因而使得解题者本人亦难以觉察,有时甚至可以迷惑他人.  相似文献   

3.
古代希腊逻辑言说的开展奠基于三大基础,印修辞学、几何学与哲学。其中,由修辞学发展起了论证形式;由几何学发展起了推理形式;而由哲学则发展起了抽象形式。最终,古代希腊的逻辑言说在其形式逻辑学这里确立了基本的范式。相比之下,古代中国以“说”而非“辩”为主的方式影响了逻辑言说的充分发展;科学活动中对于经验的倚重也限制了逻辑言说充分发展的主要途径;哲学思考中过于浓厚的具体化色彩同样不利于抽象表达的生长。再加之语法结构和书写系统的特点以及观念和思想层面对于语言的实用化倾向和怀疑性看法,都存在着不利于逻辑言说的因素。当然,这并非说古代中国没有逻辑言说。早在西周时期,各种推断句型已经形成;春秋时期,分析这样一种逻辑言说的形式也已出现;战国初年,逻辑言说的论证形式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概念的初始形态也产生了。但是,古代中国的逻辑言说显然存在着一些缺点,最突出的表现是:过于注重语用并由此导致定义形式和推理形式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所谓非形式谬误,就是在推理和论证过程中,不是由于违反正确推理的规则,而是由于语词、语句的歧义以及误用或然性推理、理由不充分引起的谬误。它与形式谬误一起,构成逻辑谬误的两大类型。  相似文献   

5.
谬误论是逻辑学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的墨家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分别对谬误论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研究,其相同点是墨家和亚氏都分析了思维形式方面的谬误,都重视对语言和违反矛盾律所犯逻辑谬误的分析,其不同点是墨家和亚氏对谬误分析的表现形式不同,以及其谬误理论的系统化程度不同,墨家逻辑和亚氏逻辑是本质相同而形态不同的两种谬误理论。由于人类思维规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它们所形成谬误论的本质也是相同的,但又由于它们的谬误论形成的具体条件不同,如当时中西方论辩形式不同,逻辑体系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谬误论的内容和形式也就不同。它们各具特色,在当时都对反驳诡辨,认识真理起了巨大的作用,比较墨家与亚氏的谬误论,认识共同异和发生发展规律,是中西逻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逻辑谬误是指人们在思维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思维规律或思维规则而产生的各种逻辑错误,与知识性错误相比,它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与欺骗性。地理是一门十分注重逻辑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逻辑谬误,不仅会影响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正确理解,而且会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方法,而这种思维方面的错误一旦形成定式,就很难纠正,很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逻辑学博大精深,涉及面极广,可谓是中国逻辑史上的瑰宝。逻辑学是寻求真理的工具,历来的逻辑著作一般都是以探寻正确的思维形式和规律为宗旨的。然而,正确的思维只有与错误的思维相比较、相对照才会有实际意义,才能显示出它在认识中的作用和价值,人们往往是通过对谬误的批驳和揭露获得正确认识的。中国古代逻辑学很重视对谬误的研究,这对保证正确的思维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可能性推理的新形式谢根成可能性推理,即或然性推理,是与必然性推理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前提和结论不具有蕴涵关系的推理。也就是说,即使前提是真的,按照这种推理形式进行推理,结论具有或然性。本文所讲的可能性推理的新形式,是指现行形式(普通)逻辑著作中所讲的不...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语言影响不同的化,不同的化背景下产生的思维有其独特性,从而使得以思维中的推理为研究对象的逻辑也要受到语言的影响,汉字的特征造就了汉民族思维样式,形成蚀特的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中国古代逻辑思想有不同于西方逻辑的特点,即注重形象说明,忽视抽象概括,逻辑理论的明晰度不强,以推类为主体,重问题研究,轻形式概括。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中国逻辑史研究时,学者大多从形式思维的角度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进行研究,这是必要的,但亦不能忽视辩证思维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影响。先秦诸子对"类"概念同异的辩证分析,为"推类"的进行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具体推理过程中,对"推类"前提的辩证考察更是彰显了先秦诸子辩证思维对逻辑思想的影响。因此,考察先秦诸子辩证思维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影响,不仅可以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推理思想,而且能全方位地展示古代先人的思维表达艺术。  相似文献   

11.
逻辑主要是研究推理类型或形式的科学。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中所孕育的逻辑 ,必定会有各自的特点。古印度的因明不等同于古希腊的三段论 ,以墨家逻辑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逻辑也不应是西方传统逻辑的复制品。一些学者致力于探索中国古代逻辑的合理解说和科学定位 ,而中国古代“推类”思想的不断开掘正是这种探索的结果。它深入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逻辑思维特质 ,确立了中国古代逻辑的世界地位 ,并给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真的概念在逻辑学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逻辑学的任务就是探寻逻辑真理.从对逻辑真和事实真的区分入手,正确认识和把握逻辑真理,探讨逻辑真与逻辑推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逻辑推理和法律推理的关系十分密切,法律推理是逻辑推理的一般方法在法律领域中广泛、综合的运用,逻辑推理是法律推理重要的理性工具之一。法律推理中的逻辑推理形式必须是有效的,有效的逻辑推理可以消解裁判中的任意性,避免谬误,帮助获得正当的裁判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Reiter 1980年提出的缺省逻辑的基础上,将缺省条件视为获取知识的背景知识与所得到的知识同等地加以考虑,提出了一种缺省模态逻辑。它是一种非单调逻辑,并且具有在Reiter的系统中所不能保证的两个重要性质:扩充的存在性和非单调性,然后通过知识从其背景中分离出来的方法,给出了一个缺省理论扩充的概念,它是Reiter的扩充概念的一种推广。  相似文献   

15.
类比推理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逻辑推理,并且是一种极富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类比推理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对国内有关类比推理的研究作了扼要的述评,明确了类比推理的定义以及它与归纳、演绎推理的关系,指出类比推理不是纯逻辑的思维,它不仅是逻辑学研究的范畴,还是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对象,其影响和应用的广度、深度都是传统类比推理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16.
传统逻辑学的演绎推理是在一定的条件限制之下进行的。直言命题变形推理形式"SAP→SOP"的成立,超出了传统逻辑理论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这一普遍规律的限制。我们可以把"SAP→SOP"这一推理形式看成直言命题变形推理中的特例,但不应该把它看成亚里士多德开创的传统逻辑学的缺欠和不足。  相似文献   

17.
推定是在部分案件事实不能证明的情况下,依据逻辑关系或者司法理性,确定案件待证事实为真的过程。推定不是证明,但是,它是以控方的证明和嫌疑人的抗辩为基础的。从本质上看,推定不仅仅是一种逻辑思维过程,还是逻辑思维与司法理性相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知识是人类理性思维不断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结果。在我们的日常思维中,离不开两种基本的推理:必然性的推理和或然性的推理。在前一种推理中,数学和形式逻辑起主要作用。而后一种推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可能更普遍,而且更广泛地使用非形式推理。非单调推理就是一种非必然性的推理,它的不确定性、语境依赖性和容错性等特征,是人们日常思维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9.
推理关系的形式化带来了“实质蕴涵怪论”问题,本文对推理关系形式化引起的歧义和“实质蕴涵怪论”的产生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推理是逻辑的研究对象,而逻辑又必须应用推理,推理的这种双重角色决定了对推理进行形式化就会产生“怪论”。虽然“怪论”难以消除,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消除的。既然推理如此特殊,我们只能通过扩充逻辑种类的方法间接完成对推理的刻画,应该抛弃狭义的逻辑观,使数理逻辑的优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