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社会取得联系的桥梁,家访则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最常用形式。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反映学生在校内的情况,双方能一起研究教育方法。但是,教师面对的每个学生家庭各有自己的特性,如何使家访取得预期的效果,还须注意家访的技巧。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把握。一、把握家访的最佳时机班主任走马上任,需对全班同学做一般性的了解,这时的家访极受家长欢迎,因为他们也藉此机会  相似文献   

2.
“家访”是班主任进行家长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家访不但能和家长沟通情况,密切家长与学校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家校结合共同教育好学生,那么,对于青年班主任来说,如何做好家访工作泥?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家访———班主任工作的法宝。家访又可以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家访还可以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亲近感。因此,家访也有时机、方法、技巧等,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家访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与家长真诚相待,就会得到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成功的家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家访时态度要诚恳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针对这样的家长,我们在家访时,首先转变家长的这种不正确的观念,通过真诚地交谈,使他们…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的心理世界是复杂多变的。他们有着各自的理想和梦幻,也有着各自的烦恼和困惑。他们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心、理解和帮助。家访,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重要纽带。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家庭的教育情况,探讨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方强 《班主任》2007,(9):25-26
家访是教师、家长、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通过家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分析研究孩子的状况,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学生健康成长.欲使家访取得最佳效果,家访也要注意方法,在此,笔者试用"轻重缓急"几个词概括家访时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也有助于达成共识,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容易在教育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一、整体策化,实施方案开学初,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初步制定家访实施方案,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每学期每个学生老师家访不少于三次,分别是期初、期中、期末),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则按计划进行。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学校与家庭的…  相似文献   

7.
家访三式     
一提起老师家访,很多学生心里就会发怵,因为他们往往认为这是老师与家长背着他们进行的一次联合行动,所以以一种不信任不合作的态度,希望老师尽量不要来自己家里家访。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大多数教师会郑重其事地把家访当作教育工作中的重头戏来抓,事先作一些精心的准备,比如家访的具体时间、学生的家庭背景、谈话的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从教几十年,类似的家访我也进行过许多次,家访的确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构筑了一架桥梁,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但是总感觉到一味地进行这样的家访有时会成为一种形式,自己感觉累,家长感觉累,学生也感觉累。家访仿佛成了一副想甩又甩不掉的重担,  相似文献   

8.
韩文续  孟令兵 《文教资料》2005,(23):186-187
家庭访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家访,是班主任和学生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是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之间信息沟通的主渠道。老师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家里的一些表现,获得对学生整体而全面的认识,还可以向学生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以获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近几年来尽管各个学校的领导人、分管负责人都努力倡导老师们进行家访,然而老师家访的次数却逐渐减少,究其原因才发现:老师要进行家访,必须首先面对四大“拦路虎”。一、“误解”虎!老师们最害怕的拦路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在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  相似文献   

9.
家访是班主任常用的工作方法,但由于学生居住分散,家长又比较忙,给老师的家访带来诸多不便。班里召开家长会,越是差生,其家长越不参加。而家长会大多数都是要针对差生解决或说明一些问题的,往往形成“拉锯战”,老师越找家长越不来,家长越不来而老师越要上门找,针对这一问题,我采取了由“家访”变为“校访”的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成功的家访应注意3个问题,一是选择恰当的家访时间,师生矛盾激化、学生家庭关系紧张时不宜家访;二是老师、家长和学生三方都在场,避开学生的家访往往引起学生的警觉和猜疑;三是家访之前应做好充分的材料储备工作,防止无的放矢的空谈.在此基础上完成5项任务:①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②如实反映学生在校表现;③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④征求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意见;⑤共商教育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利用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和家长配合教育好学生是至关重要的。但要取得家访的预期效果,笔者认为,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家访的计划班主任对学生的家访应列入班主任的工作计划中,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确定家访的时间。比如农村的学生就应避开农忙季节,城市学生避开上班时间。另外,对学生的家庭要有大致的了解。如家长的文化修养、年龄、家庭的经济状况,以便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家长交谈。  相似文献   

12.
家访是实习生实习家长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它可以沟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各种联系,但是我们有些实习生上点后不知怎样进行家访,家访时往往停留在做“表面文章”上,达不到家访目的。那么,怎样进行家访呢? 首先要确定对象。一般来说,每位实习生可在实习期间走访三五个学生家庭。家访的对象最好要具有典型性,要优先考虑那些急需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配合进行教育的学生家庭,比如“两极生”,有明显变化的学生等。一方面,这些对象对同学们做好实习班主任工作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与典型对象的接触,更有利于实  相似文献   

13.
家访的功效     
家访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为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适宜有效地教育学生,必须赢得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学生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前一阶段的教育和家庭影响造成的,如果不了解这些原委,匆忙地实施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通过有效的家访,可以与家长进行深度沟通,争取家长和学生更多的理解,为解决学生的困难和问题找到更合适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家访,能让老师亲眼目睹孩子的生活、学习环境;家访,能让老师和家长面对面地交流与沟通;家访,能让孩子和家长感受到老师心中装着学生,这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鼓励……家访的重要性,每一位班主任都心知  相似文献   

15.
邓燕华 《班主任》2002,(4):16-17
家访是老师与家长保持联系、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有责任心的班主任是不会忽视家访的作用的,但在家访过程中班主任往往会遇到一些尴尬。一、心怀戒备,不冷不热教师家访为的是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共同寻求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大部分家长对教师的家访是欢迎的,可也有部分家长心存  相似文献   

16.
走上工作岗位后,几乎年年都担任班主任。作为班主任,对所教学生进行家访是必不可少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是啊,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感受到家访很重要,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起到齐抓共管的作用。我们老师在校内看到的学生的缺点,往往是一种表象,通过家访我们可以找到形成这些缺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金开峰 《成才之路》2011,(17):70-70
一、教师要选择好家访对象和家访时机作为班主任,在时间条件都具备的前提下,对全班同学应进行普访,若条件不具备,就要注意选择家访对象,而不能乱点鸳鸯谱,随意、盲目地家访。否则,就会浪费时间与精力,达不到预期目的与效果。教师进行家访要注意选择时机,如学生在家生病,通过家访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还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问候。又如在学生取得成绩、不断进步时,教师进行家访既有利于促使其进一步发展,又能让家长感到高兴和鼓舞,对孩子充满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18.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国家大力提倡班主任要常走访家长,做好家访工作,让家长与老师配合,共同管理好学生。是的,自从我当班主任十几来,深有感触,家访是班主任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谈几点自己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19.
在电话、网络等通讯手段日趋便利的今天,我已经习惯了给家长打电话、发短信,或者直接在网上建立QQ家长群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对学生实施教育。但今年寒假,年级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住校学生进行的家访让我意识到:家访作为连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纽带,是电话和“伊妹儿”无法取代的。家访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和家长内心真正的需求,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家访四要点     
通过家访,班主任可了解学生在家中情况,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与家长交流协商教育学生的方法。在获得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的同时,形成融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寻求如何管理好学生的有效途径。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怎样才能使家访取得较好的效果呢? 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访谈有的放矢。班主任工作忙,对每个学生上门家访的次数与访谈时间不可能太多,而每次访谈的主题和内容又应作充分准备。一方面要靠平时留心观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即思想和学习状况、兴趣爱好、个人特长、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