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编辑出版活动只有蕴蓄创新才有价值。创新是编辑价值的综合、全面映现。创新力也是编辑及出版单位的生命力。编辑创新本质上是更加能动、自觉地追求编辑出版的目的性和规律性。编辑创新主要包括:出版策划创新,编辑选择创新,编辑风格创新,出版物形式创新。编辑创新对编辑知识、技能、人格结构提出了综合性要求。编辑出版工作者必须培养起自己的创新知识体系、技能本领和思维模式结构。  相似文献   

2.
编辑出版活动本质上是一种项目,具有目标明确、时间性、社会性和非重复性等特点。实施项目管理可以创新编辑出版业的运行机制、创新编辑出版企业的组织结构、创新员工激励模式和管理模式,是提高编辑出版质量的有效手段。编辑出版业中实施项目管理需要运用专业的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具体而言,要确立项目负责人,选择好项目小组成员,做好项目控制,注重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数字媒体时代对编辑出版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文章分析了目前许多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网络编辑方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与产生原因,以岗位的应用性和知识的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引领,以编辑策划与数字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实践教学目标,构建基于“学科竞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实践课程”三位一体的网络编辑应用性复合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胡虹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9):117-118,122
鉴审的基本语义是编辑对于稿件的学术专业性质、价值判断,以及编辑个人主观偏好、情感、非理性因素等综合一体的心理活动和实践行为。可简单地归纳为四个方面的范畴:认知、取舍、编辑、推送稿件的编辑实践行为模式。编辑鉴审力既来自编辑自身,也来自编辑力量之外的外部因素,它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因素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归根到底,形式规范与价值规范的矛盾冲突和选择是问题的主要基点。无论矛盾如何交织,学术性、专业性、社会效益永远都是编辑出版工作者奋斗的主旋律,要根据编辑个人自身的实际情况而灵活地加以选择和调适。  相似文献   

5.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设立以培养应用型网络编辑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编辑出版学专业,试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讨论,提出编辑出版学专业三维一体培养模式,并对这种模式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当前,出版专业教育存在人才培养与行业实践相脱离的弊端。应根据出版业的发展需要,从四个方面改革编辑出版专业教育:完善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编辑出版课程体系;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实行校企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7.
读者接受与编辑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系统研究是整个编辑学建设的系统工程。近年来,编辑系统原有的三元序列“作-编-读”更新重组为“读-编-作”的趋向已日渐明显。对读的本接受过程进行深入考察,将会对编辑出版工作带来新的启示。读本接受过程,实质上是本蕴含的化价值的实现过程,这种实现首先是在读“心的层次”上展开的。尽管社会科学本和自然科学本,其“解读空间”大小有别,但由于读“期待视野”的不同,均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解读的差异性。就学本而言,其意义的生成不是单方面由作创造的,而是由读和作共同创造的。考察读的本接受过程,对编辑工作的启示主要有二:一是编对本的选择。编应根据时代需求、社会需求、读需求选择先进本、原创本和精品本。二是编对编辑手段的选择,包括对编辑技术、编辑辅以及编辑组构方式的选择。具体采用何种编辑手段,应从引导读接受的角度出发,视本的思想性、时效性和可读性而定。  相似文献   

8.
将设计引入编辑出版体系,对设计与文化、编辑与设计的关系进行再度认知,这对编辑出版的与时俱进具有全新的意义。设计作为一种文化与编辑在目的指向上具有一致性,设计是编辑价值的体现,编辑与设计的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9.
鲁迅对图书编辑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他编辑出版的图书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对中国古籍的搜集、整理、汇编。第二类是“从别国盗火”,对外国作家、美术家作品的选编、翻译。第三类是对中国新文学作品的选编。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的编辑失范指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的编辑主体产生的违反行业规则和出版程序、降低编辑出版标准、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表现为失察、懈怠、势利和徇私等.治理编辑失范,必须加强学术期刊编辑的自律意识教育,完善审稿用稿机制,建立编辑责任制和追究制.  相似文献   

11.
立足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时代背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以精准扶贫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可被纳入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之中。精准扶贫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存在三对矛盾关系:一是精准扶贫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体系矛盾, 二是其他教育对象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客体矛盾,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不同对象之间的矛盾。可以从依托国家的政策性保障、引入精准扶贫的教育理念、融合职普教育、引入多元化的教育供给方式以及深化产、教、学相融合等方面来解决这些矛盾,促进各类教育对象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化。  相似文献   

12.
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各有其轴心原则,映射在教育之上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诉求:政治领域的轴心原则是平等,其教育诉求为实现教育公平;经济领域的轴心原则是效率,其教育诉求为提高教育质量;文化领域的轴心原则是自我实现,其教育诉求为学生自由发展。不同的教育诉求互相角力,导致教育改革矛盾重重。由于文化被赋予变革的先导功能,因此可以从文化领域入手,将其作为推进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这有助于教育回归人本,实现每一个学生自由全面发展,进而促使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教育自由相辅相成、互动共生。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o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ctual chang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Iceland. It attempts to relate previous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changing education and give some reasons why it may sometimes be less effective than expected. Educational change is inspected from thre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ansion of participation in education; secondly, from a perspective that involves probing the nature of educational problems; and, finally, from a perspective which demands a birds-eye view of the educational debate in order to expose inconsistencies or contradictions that may not normally be appreciated. The data brought forward, related to the first perspective, suggest that governmental intervention is not clearly visible and intervention by central authorities does not account for educational expansion. Two examples related to the second perspective suggest that if the problems at hand are not appropriately analysed, policies to deal with them will not be effective. The third perspective brings forward a number of contradictions inherent in major educational goals and it is argued that if these are not addressed properly the impact of any policies involving them will be lessened. It is concluded that educational research may fruitfully inform educational policy from the perspective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4.
菲律宾历任政府都十分重视实现教育平等和公正,促进教育公平被视为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菲律宾的教育公平是指任何人都享有平等的、与其兴趣和能力相适应的受教育机会,而不因其社会背景、经济条件、种族、文化和个人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促进教育公平就是要清除阻碍,让每个人都享有学习知识、培养个性、融入社会、顺利就业的受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法》着眼于解决基础教育的现实问题,强调通过降低学校之间存在的教学质量的不平等性和各类背景不同的学生之间在学习成绩方面的差距来保证每个学生都合格,并以此来达到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水平的目的。但是,这一看似较为现实的教育发展目标,由于要同时解决教育的质量和平等性问题,存在着目标所要求的管理体制与现行体制之间的矛盾和目标所要求的测评技术与现有技术之间的矛盾,对学校教学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教育发展目标对促进教育的发展的作用不是完全能够由超前性所决定的。调和目标的超前性和可行性之间的矛盾,对顺利实现政策目标、保证政策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素质教育,必须解决四个矛盾:“教育机会均等”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矛盾;大班额环境与个性化教学之间的矛盾;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与学校领导教育观念、管理方法落后的矛盾;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与素质教育对教师要求高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解析教育领域内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反思,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地位和适用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教育关系总的可以分为教育民事关系和教育行政关系,现实中出现的许多涉及教育的矛盾和纠纷可以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找到合适地解决方案,但是最终的解决和政府在教育领域内的角色转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流动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是由多个利益关系"交叉点"和多个矛盾的综合反映,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农民工自身的因素,还有教育制度、户籍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制约。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统一协调、共同努力,首先从观念上转变对流动儿童的歧视态度,还要在制度建设、办学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以保证流动儿童基本的受教育权利,满足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实现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近代教育行政学家,李建勋在其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的相关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以贯之的集权化、民主化和专业化的教育行政学思想。集权化所强调的是教育行政机关的独立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民主化所追求的是不同层面对教育行政的积极同情与支持,专业化所要实现的是科学而高效的教育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20.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he whole person with complete personality and the ability of free choice. Its educational principles are: to create a safe environment, to learn how to study, to let students participate, to facilitate students'learning desire and the fusion of cognition with emotion. The idea that education should be students-based embodied by these educational goal and principles has great implications for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