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全员运动会是一项集竞技与趣味、团结与协作为一体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的多层次多样式的运动会。"参与对象广、比赛项目多"是全员运动会的显著特点。参与者从传统运动会的少数人竞技、多数人观看逐步转变为学生、教师、家长一起参与;参赛项目从竞技为主转变为以集体项目为主,适合大多数学生参与;评价方式也从以往的只注重名次转变为对结果与过程表现等方面的多元评价。一、兼顾全体快乐参与科学实效  相似文献   

2.
<正>全员运动会是以运动会为载体,全体学生参与的一种学校集体活动,它是学校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开展全员运动会对于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健身习惯,增强学生体质等方面有积极意义。在初中阶段组织全员运动会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一、项目的普适性全员运动会是全体学生参与、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活动,在设定运动会项目时  相似文献   

3.
全员运动会是开展学校运动会的新模式,通过实地观察及调查,全员运动会具有全员参与、项目多样、因地制宜、校内外开放等特点;与以往学校运动会相比,竞赛的理念从锦标夺冠向快乐参与转变、竞赛形式从个别参与向全员参与转变,运动会规模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在中小学开展全员运动会模式是可行、实用、有意义的,应该给予大力支持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一、全员运动会的实施要求1.加强宣传,全员参与学校全员运动会的开展以“面向全体师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师生健康”为活动宗旨,充分发挥“校园之声”“晨会”“学校电子展屏”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全员运动会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促使师生、家长达成共识,积极参与其中。即便有个别学生因身体等原因无法参加比赛,也应鼓励这部分学生作为记录员、裁判员、通讯员、引导员等,  相似文献   

5.
<正>"全员运动会"是指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大家共同参与的运动会,是推进校园体育改革势在必行的一个重要项目。它能实现"变体育运动为健康活动、变竞技运动为娱乐活动、变少数参与为全员参与"的三个转变,使学生从"观众"变成"主角",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名学生受益。全员运动会参与人数多,项目数量多,比赛的裁判工作成为运动会顺利开展的关  相似文献   

6.
<正>一、全员运动会的组织实施学校运动会是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生活的重要形式,笔者所在学校自建校以来每年坚持举行冬春两季运动会。毕节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降水量较为充沛,因此,考虑降雨对比赛的影响,运动会通常安排在雨水较少、气温宜人的4月下旬和11月中旬举行。一般冬季运动会为全员参与,春季运动会一、二年级要求全员参与,三至六年级要求各班先进行运动会前的全员选拔,再择优参加校级比赛。  相似文献   

7.
<正>一、九年一贯制学校全员运动会设计思路笔者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91个班级,4000多名学生。九年一贯制学校有着“管理一贯”“课程一贯”“生源一贯”的特点。学校一般规模较大,学生人数较多,而运动场地相对不足,需要基于校情、学情进行全员运动会的设计。(一)保证全员参与,关注个体差异为保证学生的参与度,技能类项目以全班学生集体参与为主,如韵律操、队列展示等;趣味类团体项目每项的参赛人数基本达到班级学生的50%,  相似文献   

8.
<正>一、"全员运动会"的基本理念(一)全员参与性,让每名学生都有运动体验全员参号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全体参与,而要理解为全校人员的共同参与,甚至家长和社区相关人员也参与其中。这种参与,可以是参与运动,也可以是参与组织、筹划和宣传,要充分利用"全员运动会"这个舞台,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更要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的资源,融入到"全员运动会"中,让亲子活动为"全员运动会"增色,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亲情,体验运动带来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正>一、"全员运动会"项目与体育课所学项目相结合每一学年学生在体育课上基本可掌握68个项目,如,低年级的障碍跑、仰卧推起成桥、立定跳远,中年级的50m跑、篮球运球、投掷垒球,高年级的投掷实心球、足球运球、耐久跑等,学生已经在体育课堂上掌握了以上项目,而且器材和场地等方面都是现有的,可以保证"全员运动会"开展的需要,这也是"全员运动会"与体育课所学项目相结合最大的优势。实施策略:"全员运动会"项目应与体  相似文献   

10.
<正>一、现状与发展趋势(一)现状为满足学生需求,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等已是必然之势。"全员运动会"是全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内容之一,也是反映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思想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相对传统的校园运动会,"全员运动会"更重视全体学生的参与,改变过去中小学运动会中"极少人在跑,大多数人在晒太阳"的情况,与传统的校园运动会相比,"全员运动会"更能保证每名学生都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10所普通高校运动会开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河南省普通高校高度重视学校运动会的举办,但是学生整体参与意识不强;项目设置专业化和竞技化程度较高,学生参与难度较大;学生整体参与人数少,与全员参与和全民健身差距显著;大学生对运动会参与动机积极向上,运动会现有竞赛评价考核体系不相匹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校体育》2021,(4):40-42
<正>"全员运动会"作为一种全新的学校运动会模式,已经成为许多学校改革学校运动会的首选。"全员运动会"分为2种:一是以袋鼠跳、跳长绳、"两人三足"等趣味体育项目为主的趣味项目全员运动会;二是以篮球、排球、足球等运动项目为主的全员运动会。为了让全员运动会更好地展示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过程,考察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状况,发现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在课堂教学、大课间和运动会等上存在的脱节问题,进而解决全员运动会"展示哪些技术,如何展示技术"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15年开展概念全新、内容全新、形式全新、效果全新的“全员运动会”以来,“体育须全员参与”和“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对于传统运动会的“少数人在跑、多数人在晒太阳”的内容和形式,广大的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早就厌倦甚至是深恶痛绝了。那么,什么是“全员运动会”,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和实施“全员运动会”呢?在以往的体育运动会改革中,  相似文献   

14.
"全员运动会"是我校为了充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锻炼意识,并结合我校"做主人"的教育理念,在原有春季运动会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运动会。本届运动会以全员性、趣味性、集体性、特色性及师生、家长共同参与为特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运动会中,确保学生人人有项目,个个动起来,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人意识,共同展现张家湾镇中心小学的风采。  相似文献   

15.
<正>有幸拜读了朱红琴老师在《中国学校体育》2018年第10期写的文章《探索"短时高效"全员运动会的设计策略》,读后收获颇丰。一个近2400名学生的学校在一个仅200米跑道的田径场上完成全校参与的全员运动会,对于设计者来说做到了精细设计、高效组织,值得学习与借鉴。在文中,朱老师从活动背景、竞赛规程、设计策略三个方面对"短时高效"全  相似文献   

16.
<正>策略1:与学校运动会相结合现今许多学校召开了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运动会,不仅达到了让学生全员参与的目的,而且可以准确、快速地得到数据。但美中不足的是,测试运动会过后,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甚至应付,影响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对此,可以借助全员运动会的思想,每两年开展一次体质健康测试的全员运动会,但每年传统的田径运动会都抽取2~3个体质测试项目放在运动会中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比如,在每年的田径运动会前  相似文献   

17.
<正>校园运动会作为学校层面的大型活动,既是对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的集中检验,也是学生展示、交流、运动兴趣培养、运动魅力体验、体育意义领悟的良好契机。全员参与校园运动会是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之一,也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与安全的意识及良好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笔者学校在每年春、秋两季安排校园运动会,以全员体育健康日的形式,让全校学生在小学阶段享受12个不同内容的亲子嘉年华,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学校以"全员运动会"为载体进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全员运动会"的开展,从体育教学理念转变到课程设置改革,从学习最新活动项目到全员参与的集体项目,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使每名学生在收获快乐和健康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提升。一、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全员运动会"召开前,通过广播讲解运动会的由来、奥运人物及运动会团队精神等内容。各班级通过收集和布展历届奥运风云人物形成班级文化走廊,  相似文献   

19.
<正>一、正确认识"全员运动会"正确认识"全员运动会",区分其与竞技运动会的不同,是有效落实"立德树"根本任务的前提。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由于面向的群体不同,参与对象也就各异。"全员运动会"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其目标是通过体育(包含学校内的一切体育行为),培养身心健康的人,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它强调运动是手段,健康是目的,全员参与是学校运动会的显著特点。没有师生广泛参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就不能得到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20.
<正>全员运动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盛会,在设置比赛项目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身心特点以及校内外的教育教学资源。相比传统比赛,全员运动会在项目选择上应倾向于学生熟悉的、简单易行的大众项目,这其中既要有竞技性的个人项目,也要有突出的娱乐性、趣味性的集体性项目。究竟该如何设置"全员型"运动会比赛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思考。一、倡导学生自主选择与构思比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